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凉友相伴月明中

2020-10-27抒情散文范廷伟
扇子是人们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每当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季节,胡同口、树荫里、月光下,城里乡下悠闲的老头们,品茗下棋;老太太们照看咿呀学语的稚童,聊天啦呱,手摇蒲扇,清风徐徐,凉爽宜人,非常惬意。至今想起来小时候玩折扇的情景来,还是仿佛历历
  
  扇子是人们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每当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季节,胡同口、树荫里、月光下,城里乡下悠闲的老头们,品茗下棋;老太太们照看咿呀学语的稚童,聊天啦呱,手摇蒲扇,清风徐徐,凉爽宜人,非常惬意。至今想起来小时候玩折扇的情景来,还是仿佛历历在目,那确实是童年记忆里的一道优美的风景呢!   那时见到的扇子多是大人们手中的蒲扇,它们大都产自于南方。我们很是纳闷这种扇子的来历,父母告诉我们说,这是南方一种蒲葵树的树叶,经过人们的简单加工,用来以障日引风,就变成了手中所拿的这种蒲扇。常见的大蒲扇一般是一尺见圆,价格低廉并且扇来风大又凉爽,很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炎热的酷暑伏天使用扇子不但能清热消暑,还可驱蚊,手臂不停地摇动扇子,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劳作后的父母们中午在树荫下聊天,晚上在月光下乘凉,乖巧的孩子们躺在大人们的怀抱里,由着父母们轻摇蒲扇驱蚊纳凉,惬意地走进甜美的梦境中,去和牛郎织女的孩子捉迷藏,去月宫中喂嫦娥姑娘的玉兔……到了读书的时候,那种有山耸立有水流淌的竹制的纸质小折扇,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最珍爱的宝贝。棱角分明的竹制小扇结实耐用,纸面裂开以后可以进行粘贴修补,那种果树形状的纸质圆扇,虽然造型别致样式新颖,却耐看不耐用,记得有一种黑纸面的竹制纸扇,扇面较大价格稍贵些。前两种小扇的利用率要相对高一些,人们喜爱的直接原因就是在扇面图案的背后,有一片闲置的空白,这是我们苦练书法并经常题词的一面,多是写上“五六两个月,小扇不出借,虽然是朋友,你热我也热,”或者“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等以及另外一些“小扇有风,拿在手中,谁要来借,不中不中。”等在民间广为传诵的、与扇子有关的顺口溜。这些关于扇子的零星记忆,是我们美好童年记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在我们的纷繁记忆库里偶尔闪现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始终是精神上的愉悦,记忆里的温馨和情感上的满足。
  成年后,我们懂得了很多关于扇子的丰富知识,懂得了中国扇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懂得了扇子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扇子最早出现在殷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加工制成,称为“障扇,”因“扇”字里有个“羽”字,故有“羽扇”之说。《诗经•;尔雅》中谈道:“以木曰扉,以苇曰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以后开始用来取凉。据说扇子有一个别名叫做“凉友,”源于一句“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的古诗。扇子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扇子也因为南北地域的不同差异,和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草根阶层、男女老少的身份各异,使用的扇子也不尽相同。从最初的羽毛扇,到宫廷内的装饰,从周昭王聚丹鹊毛羽为扇以示尊贵,到诸葛亮被人视为智慧象征的羽毛扇,以及大家闺秀的团扇、绢扇,再到现代人常用的折扇、大众化的蒲扇,酒店、宾馆、家庭墙壁上的扇面装饰画,花圃花店的扇形花盆,配上一棵叶面肥硕的君子兰……这些与扇子有关的人事与物品,都能受到人们格外的青睐。我们由此可以说,扇子的历史就是祖国浩瀚历史的一个伴生物,它伴随着众多的历史人物,演绎出了一个个的传奇故事。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了保护师傅唐僧等人到西天取得真经,三借芭蕉扇,与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斗智斗勇,最终踏过火焰山,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也有扇子的功劳;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胸中自有百万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子第64世孙孔尚任的《桃花扇》讲述明朝末年,“复社”领袖书生侯朝宗,因性格刚正耿直,痛斥奸臣阮大铖而赢得秦淮名妓李香君的倾心爱慕。侯朝宗题诗扇上赠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八年间时势动荡,几经反乱,当香君得知候朝宗已变节投清时,严词斥责,撕碎桃花扇,入庵隐居,断绝了与候朝宗的一切来往。连电影《刘三姐》中地主老财莫怀仁的狗腿子与刘三姐对歌,也酸腐迂笨地摇着折扇唱上几句,最后树倒猢孙散……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关于扇子的也有很多,如汉时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风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筴笥中,恩情中道绝,”一位美丽的少女,将一轮明月形“合欢扇”赠与她的心上人,她惟恐暑热渐消之后秋风将至,收藏起来的合欢扇会阻隔了两个人婉约动人的爱恋。   扇子,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遮阳纳凉的工具。现在蝶舞蜂飞的绢扇,在一些大型的文艺演出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演出道具,那些漂亮的女演员们,在灯辉霞彩、翠羽明珰中蹴腰舒袖,扬眉回眸,将她们的醉态曼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扇面入画如诗,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后来在文人书画圈内逐渐形成了以在扇面题诗作画为核心的扇子文化。《晋书•王羲之传》中,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妇人“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人们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方能慢慢咀嚼出其中的艺术意蕴来。现在很多扇子制作精美,加上名人题诗作画后,成了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现在的条件好比以前好得多了,很多平民百姓人家里都已经装上了电扇、空调。但城里的乡下的老大爷、老大妈们总是爱到胡同口、树荫里、月光下轻摇蒲扇乘凉纳爽,品茗赏月,自由自在地谈论着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茗外清风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他们喜欢在这水汪汪的月色里静听光华的脉脉流淌,尽情地体味着往日的幸福,回味着逝去的青春时光,享受着一生艰辛劳顿后的解脱与静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