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对自然与生活的模拟与升华

2020-12-14抒情散文张卫平

大理扎染,对自然与生活的模拟与升华我们从明媚的阳光中看到,水,浸透了取自自然中一种叫做板兰根的植物身上产生的原料,从洁白的绵布上漫过,又被清风晾干了,苍山洱海间的美丽形象,就无法掩藏地留在了柔软的布匹身上。而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洱海洁净的
大理扎染,对自然与生活的模拟与升华
  我们从明媚的阳光中看到,水,浸透了取自自然中一种叫做板兰根的植物身上产生的原料,从洁白的绵布上漫过,又被清风晾干了,苍山洱海间的美丽形象,就无法掩藏地留在了柔软的布匹身上。而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洱海洁净的水的深处,也一直将蓝天白云和苍山之上的黛绿与斑斓倒映其中。
                         --题记   从广阔的外面世界,我们又回到了庭院,回到了沉静于生活中的内心。回到一双灵巧的手上。
  在如此斑斓的色彩之间,我们不竟想到了历史与文化中饶有趣味的一面。   在历史上,作为乌蛮首领的细奴逻虽然强悍,但他必需在娶了张乐进求这个白王的女儿后才可以建立南诏王国。大理扎染,是两个民族之间风格各异又相互协作关系的承载物。这,当然也是对南诏政权结构的一种诠释。
  大理之美,美在荡漾的歌声和入梦的画意中的自然山水;大理之美,更美在诗歌与传说般迷人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当我们已置身于这个阳光明媚的正午,犹如是田园中的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就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美,不仅在山林之幽静绚烂,流水之清澈跳跃,更在表达着一种种生活外在美的典型的器物之上,比如说,服饰,以及曾经长时间作为服饰构料的扎染布。   这种漫长的,富有地域色彩的纺织与染制文明,成熟在青山绿水间,孕育出了这种对绚烂生活浓墨重彩的抒情缩影。白族扎染,那是朵朵杜鹃与山茶盛开在苍洱之间的家家户户,那是古城中流水旁的街巷中,被种种艳丽的色彩涂满。美丽与激情,以凝固的形式在宁静的高原小城和它周围的村镇中展示出来,与一个民族的性格与习俗,是如此的合体。蝴蝶泉边的歌声,将我们吸引到因一股泉水的流淌而聚集起来的周城古镇。这是一个八千户人家围坐在一棵大青树下、青石板铺就的巨大村庄,是一个由女人展示民族勤劳、智慧和无穷想象的宽广舞台。女人是大青树下的主角,她们轻灵地穿行在阳光、流水、作物和色彩之间,家家的染缸浸染着水色天光,户户的庭院中摊晒着花草气息。   被称为扎染之乡的、近万人的巨大村落周城,将千年的斑斓穿在了现实的大理身上。   因此,周城,不愧为城的命名。   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使命,周城的女人们,它们快乐的使命,就是织染出一匹匹扎染布来,装点好远远近近的人们的生活。
流水清风,古榕老巷,场景优美得像水粉的画面。现在,不要打扰她们,让这些美丽和曾经美丽的女子,铺开一块块原质的棉布、麻布、甚至还没有上色的丝绸吧,现在它们向上只有风的味道,风的颜色,而这些女人们,就要将身心都展开了,在风中画上她们和她们祖先心中的图案:展翅的飞鸟、游动的鱼群、四季绽放的花朵、以及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它们和生命在一种动与不动的状态间。然后是一针一线地扎缝起来,一针一线总关情,将一份份想象浸染进一种叫板蓝根的植物配制的蓝色汁液中,布上的花蕊,在酸涩气味的土靛染料中吸吮得无比饱满,并用急切的心态准备阳光下最为灿烂的开放。   女人们也会在这时有一个短暂的离开,在庭院里或田野间充满如常而又新鲜的等待,色彩已经深入土地,就像她们种植的果木与蔬菜也在不停地向上生长、准备开花与结果。第七天,色彩延伸进蓝天中浮动着的变幻的云彩,将整个大地中的土壤都浸染成鲜艳的蓝。这是那种如同等待出嫁一样的喜悦啊,湿润中还有几分沉重的不舍。让她们在风和阳光中将一匹匹扎染布展开吧,在蓝色的背景之上,镂空的白、渗透的青、以及那些点点的绿、粉、红或者黄,已经包容了简单而复杂的生活中所有的情绪。它们渐变,但是无一例外地色泽分明,清新素雅,在潮湿而温暖的风中,它们展开在庭院和原野里,召展着对手的欢呼。这是用心描绘的另一种苍山洱海,另一种可以带往远方的白云蓝天。
  而在盈盈的水之一方,在山的那面,在跳动的火之底层,彝族扎染,开满枝头的朵朵山茶含笑在南诏发祥地巍宝山周围彝家的村村寨寨。南诏乌蛮的直系后裔,另一个与火与虎共舞的山居民族,讲述的是另一种色彩的故事,奔腾、跳跃、热烈、铺张,并带有强烈的粗犷和山野气息。在同一种文明发展的源头与分支面前,在一种数千年不变的图腾的遗传密码面前,我们被仍然活着的历史逼视着,从表面看见了什么,并且不得不走向深处。   粗朴然而精致的大理巍山彝族扎染布,贴满了已经逝去时光的抽象图案。面对如此的图案,他们也许已无法再详细地说出什么来,但在夜晚,在野花含苞待放的时分,他们仍然会梦见那一切,梦见祖先腾挪的身姿,梦见一支已经失传的歌谣……
这是他们的过去,也是他们的未来。
  这种将对山水与生活的理解表达在一个平面上延伸的日常艺术,勿须辩解地以精美绝伦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这里人们的真正生活的文化底层。它是如此的独特,从饮食起居到信仰崇拜,抽象又具象;它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从远古洪荒到恢宏时代,漫长又短暂;它是如此的迷人,从合婚嫁娶到节庆狂欢,凝固而又自由。一切都在这里,并且也让一切都来吧,无论是在苍山的晴天丽日下,还是在洱海的烟雨蒙蒙中,山与水永远都是可以孕育一切的。在如此的背影前,让我们像是一抹轻轻的、淡淡的、但是却永远抹不去的笔触,随身心飞飏,融入这一幅幅温存而热烈的民情风俗画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