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父亲的手稿或务兹稼穑

2020-12-14抒情散文薛林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9 编辑

  父亲的手稿或务兹稼穑(约2260字)薛林荣父亲今年六十有二,一生在乡下教书、务农,教书复务农,退休后因反对母亲继续种田,生气不能止,打电话叫我仲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9 编辑 <br /><br />  父亲的手稿或务兹稼穑
  (约2260字)
  薛林荣
  父亲今年六十有二,一生在乡下教书、务农,教书复务农,退休后因反对母亲继续种田,生气不能止,打电话叫我仲裁,颇有告状意,我闻之肃然身负使命感,特回老家一趟,就农田耕作事和稀泥、抹光墙,搏二老慈颜大悦,分歧渐弥,不觉大有成就感。但目睹父母渐老,身板难挺,鬓角斑白,遂又暗自神伤,乃作此文以抱愧耳。
  父亲年轻时在甘肃陇南徽县小河铁厂做工,因文化程度高,又会珠算,很受工厂器重。后祖父以家中无劳力故,召父亲归里。父亲思忖再三,乃弃工从农,回乡后受聘为民办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转为公办。但父亲对徽县小河铁石念念不忘,家中每陷困顿,辄称倘处工厂,遇良机可干大事,妻小不会受此贫寒。我初不解父亲意,后见一位副市长年轻时也在小河铁厂当工人,时来运转,三两步即呈腾达势,便豁然明白父亲蛰居乡下之心境。当父亲再次念叨小河铁厂时,我便应允父亲,择机陪他去徽县看四十年前工厂旧址,以弥他寻根之愿。
  父亲从教四十三年,亦耕亦教,也算尽了天职。他的学生,语文成绩在全县罕有其匹。愚笨如我者,也在父亲的调教下略通为文为人之道。父亲珠算技法炉火纯青,常在算盘上表演“一剪梅”、“李烟桂卖水”等民间算式,惜乎我只觉其妙,却难以意会贯通,只懂加减,难解乘除,无以承嗣矣。父亲音乐天赋如有神助,他去学区培训一月,闲时摆弄大会议室闲置的脚踏风琴,手指过处,自成曲调。他在去公社的路上捡到一把单音口琴,边走边吹,边吹边学,回家时已将毛主席语录大半吹遍。学校五个年级的音乐课都归他带。所谓音乐,就是唱歌。他将儿童歌曲用毛笔誊写于大白纸上,粘于竹竿,并悬于黑板,反复领唱,歌声如炊烟飘在村子上空,路人为之驻足。他会拉二胡,会弹三弦子,会吹笛子,会压一种琴键呈圆形、标有数字且错落如楼梯、声音清亮晶莹的无名的老式箱琴。每逢春节社火出村,负责社火的人首先要请他坐镇后台。他随手拨弄成调的那些声音难以进入正音大曲,但父亲一生以此为乐,也以此为荣。
  父亲退休后给自己买了一台电子琴,有多种音色、多种节奏类型的那种电子琴,以供闲时自娱。负责挑选电子琴的妻子说,你爸也真怪,年纪大了却像个小孩似的。我瞪她一眼,并纠正说,咱爸!也难怪,在专门学音乐的妻子眼中,最高档的电子琴也是玩具。
  父亲年纪越来越大了,年轻时对于音乐的那种悟性也越来越差,他认真地弹,似乎在回忆在学区开会的日子,回忆那条淌着一路口琴声的山路。我认真地听。他的琴声单调、含混而模糊,一个简单的乐句也会扯成两三段,显得曲不成调,上气不接下气。那些黑键和白键正在迷糊父亲的思维与反应。父亲很失落。但我仍然笑着对正弹《花儿与少年》的父亲说,爸爸,你弹得真好!
  父亲的琴是弹得很不好听了,二胡也拉得没有章法,但他的三弦子仍然弹得很好——那是一种声音突兀而有力的乐器,在很短的音节中会闯过一个蛮阔的音程,浑厚、质朴而灿烂。我们姐弟四人常常远远地看着,惊诧于他的手指有如魔杖,不知会继续摆弄出怎样悠扬的声音。
  父亲手上的那些乐音已随风飘逝,但他的毛笔字仍然刚健。父亲的毛笔字没有系统训练过,看上去难归门户,但每一笔有来历,每一画有交待,却是几十年修炼来的,一如他的为人处世。他手书的对联,四十多年来遍布高洼村每户婚丧嫁娶的门楣。他用毛笔书就的歌曲每年厚达一拃,而所教大楷、小楷课的示范字被几代学生临摹。他从不认为所写的那些大楷和小楷是所谓的书法,书即书之,弃即弃之,毫不疼惜,而当我意识到要收藏父亲的手迹时,他的眼睛已花,手抖不能禀笔,停书数年,书法已过了意在笔先、笔随意走的年代。我急了,甚至要去揭裱一户人家上房所贴父亲手书的《陋室铭》,那是父亲正当壮年时一气书成的一幅字,笔墨圆润,结体宽博,可见父亲胸中丘壑。我常去那户人家闲谈,其实是为了看父亲的书法。父亲见我真心喜欢,于是答应重拾笔墨,以飨我愿。
  有一年秋天,父亲因心脏病住院,每日打吊针之余在我宿舍用我改文章的毛笔醮了蓝墨水临帖,临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我马上笔墨侍候,他矩行规步几天,终究觉得临帖拘束,于是率性而写,不计工拙,拉拉杂杂手书数十页,我视若至宝,连同他在旧稿纸上随手揣摹笔划所写的废稿一并收起,并于父亲出院后订为一册,请我的忘年交、那位凌晨二时叫我去办公室看昙花的刘少荣先生题了“务兹稼穑集”五字,悉心珍藏于书房,始觉心头块垒此刻消融。是年冬,又请篆刻家为父亲治印一枚、闲章二枚,春节回家时,趁父亲为村人书写春联兴致正高,拿出准备已久的撒金瓦当七言对请父亲随意书写,又得父亲墨宝数帖,激动不能自已,自此觉得作为父亲的长子渐次称职。
  父亲悬腕执笔的手越来越不稳了,他还不习惯在高档宣纸上书写。他的字,写于黑板、麻纸、白纸、软匾(一种敬神用的红布做的无框匾额)之上时神采飞扬,而写于宣纸之上则稍嫌凝滞。但这是父亲的手稿和墨迹,是我的精神之根。我在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文化修养更加深厚的父亲,其实我是在寻找父亲身后的另一个父亲,一个从甘肃徽县小河铁厂出发,走得越来越远的父亲,以期描画我心目中的父性图腾。
  但我知道,我真正的父亲在眼前,这个越来越孩子化的老人,越来越需要我的照看。我总是担心他在家里被电打了,走在街上被车撞了,或者被哪个小朋友欺负了,要不就是被街上打麻将的那些小老头欺负了。担心他生病了乱吃药,或者干脆不吃药。担心他夜里梦魇,担心他的心率出了问题——他住院的那段日子,我晚上惊醒四次去看他腰间动态心电图的心率指数。可是他更多的时间在乡下,我的担心有些自找麻烦。当我每次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都取笑我偏心,只记得父亲不记得她。我心里说,不,妈妈,有些时候,爸爸就是您,您就是爸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