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长城内外的故事

2020-11-08叙事散文空穴来风
长城内外的故事绵延的明长城从农场的边缘处擦肩而过,为农场在长城以北的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并不大的一片“领地”,这也就使我的记忆中有了许多关于长城内外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农场在长城以北的土地并不多但却很肥沃。有人说,这里的土地肥沃是因为这里的
        长城内外的故事
  绵延的明长城从农场的边缘处擦肩而过,为农场在长城以北的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并不大的一片“领地”,这也就使我的记忆中有了许多关于长城内外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农场在长城以北的土地并不多但却很肥沃。有人说,这里的土地肥沃是因为这里的水好。也有人说,这里的土地肥沃是老一代农垦人用汗水换得的。可那时的我们,并没去真正体会这些话的含义,我们也只是将所有能集中起来的注意力都用于对这片土地的尽情“享用”上。

  从场部到长城脚下,大约要走十多里的路途,可这十多里的两侧,大都是戈壁荒滩,并没有什么让我们特别感到兴趣的景致。每每在徒步来到长城脚下的那片土地后,心里都会有许多别样的感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番宣泄后,心里总会是甜甜的,而这也就为何时能再来留下了浓浓的期待。

  在长城根以南的盐碱滩上,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并不多,但这并不多的耕地却被一排排整齐的沙枣树所庇护着,每每也能透出盎然的生机。这里往往是我们每次去长城的第一站,也是在这里,我们开始最先触摸着长城须发。春天,是沙枣花开的季节,一排排、一片片的沙枣树上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让长城脚下的这片土地,到处弥散着甜甜的清香,而每当在这个季节从长城回来后,家中的四处也总会插满从长城根带回的沙枣花,那种沁人肺腑的香,会很久地留在每一个角落。夏天,所有的一切又如同是约好了一样,披上了统一的绿,或长或短,或方或扁,可不管形态如何,生机总是一样的。秋天,这里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色,成排成排的沙枣树渗出的是点点的火红,那大块大块的条田,泛着的是成片成片的金黄,沙枣树下,尝着新鲜酸甜的果实,看着翻滚着麦浪和游弋在中间的收割机,虽并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收获,但也能从中品尝到许多最原始的实惠。冬天,长城内外的那片土地与农场所的盐碱滩一样,会整齐地被一大片的银白色所包裹,很容易让人忘记这里曾经是那样的荒芜,这恐怕也是我至所以喜欢长城下的这个季节的原因所在。每当初雪降临,这里的一切都会被洁白所笼罩,不管是明长城的残垣,还是长城以南以北的土地,都会静静地躺在银装素裹之中,躺在千里冰封之下,由于很少会有人在这个时节光顾这里,这里大片的雪在长时间内都会少被人的脚印所玷污。当然,这雪也并不是能左右所有的一切,就在雪的压迫之下,顽强的草根也会用自己倔强头顶,撑起一片生存的空间,并最终等到自己生命复苏的那一天。

  说是长城,但当时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道望不到边的残垣,也正是如此,也就很少有人去真正领会她的伟岸,而流传更多的除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铮铮誓言外,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之类凄婉的故事传说。为了出行的方便,人们会将长城的残垣拦腰斩断。为了放牧的宿营,在长城残垣的两侧也就自然多了简易的洞穴。我还记得,最初的长城顶部,有许多的地段还是比较宽敞的,我们爬上长城的顶部,有时也还真能找到一些自我的伟大。后来,那段长城不再那样宽,也不再那样平了,中间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时断时续。再后来,那段长城能看到的部位在不断减少,而长城根部的土堆则越来越大,也许有一天,人们只能从那长满野草的土堆中去感悟长城的伟岸了。

  按当时农场耕地的分布情况来说,农场在长城以北的耕地并不多,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的土地却是异常的肥沃,这也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从电影中看到的北大荒变粮仓的豪迈。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助工帮农”旗帜的引领下,当时我们的身影也就更容易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掰玉米是那时我们最乐意参加的一项劳动。劳动时,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会拿一枚提前准备好的特大号的铁钉,每人都会守在一行放倒了的玉米前,待任务明确后,所有的人都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将手中的刺向玉米的顶部,再将中间金黄的玉米从中掰下,然后将其抛向统一的地点。特别是在劳动的初期,伴着清晨太阳,伴着飞舞着的玉米,说笑声会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可能是年纪尚小的原因,这种气氛并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说笑声会越来越小,有时还会完全消失在疲劳中。这时,带队的老师会不失时机地提出让我们休息,连队里的大人们也总会在这时为我们送来早已熟好的玉米,分到手里的玉米虽不多,但也足以让我们兴奋。一边啃着香喷喷的玉米,一面爬上不远处的长城嬉戏,一天中的心情在此刻才达到了极致。一声哨响,我们只能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看到面前尚有许多的活还没有干活完,刚才的心情刹那间便化做乌有,好在有老师的鼓励,有大家的同心协力,劳动任务也总还是能完成的。待所有的劳动结束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很小的笔记本,在笔记本的首页,也总能看到连队大人们对我们劳动的肯定。除此之外,个人和学校不会再有什么实惠,但我现在却更能体会到,劳动的目的也就是为此。

  很多年过去了,我竟再也没有去过那段长城的脚下,那段长城和那段长城脚下的土地已经成为什么样子,自己更是全然不知,自己只能更多的在记忆中去搜寻那段长城留下的故事。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曾来到了那段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做采访,不同的是,面对农场的人员在不断减少的现实,这里的土地大多数已被农场放弃,而这些被放弃的土地,自然也就让附近的农民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农场当年的喧嚣,也只能成为一段尘封的记忆。然而,更让人揪心的却是那段长城,当年自己曾有的那些担心,在许多地段已经成为了现实。我想,再有若干年,我若再来到这里,怕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记忆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