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0-10-24叙事散文霓裳羽翼

麦田里的守望者 自幼生在乡下,玩着泥巴、扯着猪草、顶着黄头发、背着破书包、啃着黑面馍长大,少女时代却有幸出去求学,在几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度过青春岁月,回到家乡的小城已经十数年,城市生活的各种滋味已经忘却,青春的梦想已经风吹烟散,而今不算功
麦田里的守望者
自幼生在乡下,玩着泥巴、扯着猪草、顶着黄头发、背着破书包、啃着黑面馍长大,少女时代却有幸出去求学,在几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度过青春岁月,回到家乡的小城已经十数年,城市生活的各种滋味已经忘却,青春的梦想已经风吹烟散,而今不算功成名就,也如父母期望的般离开了让他们辛苦一生却仅足温饱的黄土地,作了吃公粮的“城里人”,前后算来,进城生活已经二十多年,然而我的心里,依旧怀念我的黄土地,怀念我劳作过的田野,怀念那麦浪滚滚的麦田... ...
而也许是由于大脑记忆神经发育的迟缓跟不上生命的历程,还是由于童年生活的惨淡,对于人人口中津津乐道的童年我却没有多少印象,我青春的记忆好像只能追溯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生活。因为我觉得只有那时的时光才是我生命里真正记忆的开始。对于别的记忆,我已经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忘却,而只记得那些原野中劳作的辛苦和单纯的快乐。
每到暑假,忙碌得脚板朝天也干不完农活的父母,总是眼巴巴的等着我们一个个在外求学的孩子早点放学回家,好为他们帮一把,而这些干不完的农活中,给麦田除草是其中一件虽然不用付出多大劳力却也耗时的活,地里的草除的干不干净可以说关乎几年的收成。所以春种秋收都指望不了我们帮忙的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等我们暑假放假正好可以赶上除大草,这样既缓解了他们的劳作,也可以解放一下我们疲累的脑神经。
而远在外地上学的我就成为他们最盼着回家的孩子,因为,从小体弱多病、不善言辞的我,不像妹妹那样会花言巧语讨好他们,放松他们郁结的心情,也不会干家里大多数活计,对于除草这样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活干起来却是十分细致利落,比干惯的大人还要顶用,尤为可贵的是就算没有大人的催促和监督也会踏踏实实的干到昏天地黑。而一直离父母的怀抱最远的我,也总是盼着早点回家,不是为求得父母的怜爱,而是一方面为了可换取他们的支持,让我将老师同学都认为不赖的学业继续下去,一面也是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因了这样的原因,我自觉承揽了家里抽草的活,每天天一亮,不用父母催,就早早上路,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面前是麦浪起伏的田野,放眼四望,远远近近是各色庄稼构成的一副自然美景,看着清风吹过时空气里划出的一道道若隐若隐的痕迹,听着鸟鸣虫奏,一时间视野开阔,心情愉悦,竟是从未有过的快活。
在麦田里,我 一边“马不停蹄”地干活——这个比喻有点自嘲可也十分贴切——一边任由自己想入非非,无拘无束,我已经成为天地间最为自由的女王。
一口气干到日到中天,实在热的受不了,就钻到麦田背后的树林里摘摘草莓、尝尝野果,一边解渴一边休息。等到在家的父亲睡过午觉送来简单的午饭,见到我扔到麦田外的草捆就会夸赞两句,很少受到父母赞赏的我就觉得美滋滋地,干活更起劲了。
于是一边和父亲闲聊,听喜欢看书也喜欢和我们讲“古经”的他讲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一边帮他捆好一大捆麦草,有了我们父女愉快的笑声,空旷的田野便不再寂寞。
等父亲背上一大捆草回家,留下我一个人,我就会一边回味父亲的夸赞,一边美美地设想今后的生活,觉得已近黄昏的田野是那样美好,风吹过麦田划出的波浪那样优美,而站在麦田里只休息过不上一小时的我宛如一个驾驶着轮船乘风破浪的船长般威风凛凛,更觉得干了一天活已经肿了的手脚也立时消了肿,变得更加轻盈灵巧了,于是不顾身体的疲惫和天色将晚的寂寥一直干到眼睛分不清麦苗和杂草为止。
当一个假期过到一半,而父亲从我劳作的地里背回的麦草推满了大大的院落时,母亲看我时一贯严厉的眼神也就渐渐地变得慈善,经常对我吐出厉言冷语的嘴唇边也就浮上一些笑意,间或我还可以听到她背着我对姐妹们夸赞:“看不出她干活还踏实,以后还是少让她在家里待,放到外边干活和她爸一样。”而这样的赞美和评语对我不啻一帖福音,于是,每年的假期最盼的是暑假,因为那样,不善言辞也不屑在家里和别的女孩一样嘈嘈切切的我就可以亲近自然,放肆的放飞我的思想,憧憬我梦想中的美好未来。因此,那些年月里,虽然我的生活因了和家人疏于交流的原因而艰辛苦涩,但是我的精神生活却十分惬意自由。
至今,离开那样的田园生活已经十多年了,虽然老家的土地依旧,可是那个曾经堆满了麦草的院落少了我们年少时的笑声,变得寂寥了很多,一直以来为生活劳作不止的父母已经垂垂老去,曾经满院子让我们追着跑的鸡儿狗儿的声影随着家里人口的锐减也渐次消散了;父亲挺直的腰板已经弯曲,曾经无比明亮、神采奕奕的双目已经昏花,总要对着走进大门的人仔细瞅上半天才能分辨清楚;母亲要强的性格已经变得无比柔顺,利落的腿脚也已变得蹒跚,大门外的等待不再是为了让我们回来帮着干活,而只是为了夏天等我们回去欣赏她种的鲜花,虽然那些鲜花的规模和风姿已经不似当年的辉煌、冬季等我们的回去过年、最好能陪她象既往般的守除夕夜,吃大年饺子,可是她的力量明显减弱,因为她揉好面却只能等我们回去后才能包成饺子或者包子,多少年来母亲每到除夕夜就点燃在佛前的面灯总是按照子女乃至孙子女的人数点亮并在佛前虔诚地祈祷,而第二天一大早母亲第一件事总是先去灯前看看昨夜的灯花谁的最亮,那就是这一年来谁的运气最好,母亲将此作为为儿女祈福的标志,总是认真的告诉我们谁的灯花最大最亮,谁的灯花事两个头的,说明谁在新的一年里会万事大吉,谁会好事成双,而以前一直对此报以嗤笑的我们,已经学会了收敛自己的表情,也学会了发自内心的相信母亲的楔语,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母亲有生之年唯一可以带给儿女安慰祝福的一份心意啊!
麦田依旧,只是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在自己耕种而承包给了别人,每年只收很少的一点承包费。我们也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回去看看,不知道我曾经洒下过无数汗珠的麦田里,野草是否还象以前一样疯长;而母亲唯一可以种植的鲜花和一点青菜,也许还有力量的父亲帮忙才能完成翻土、培土、点种的工作,盛开的鲜花,往往等不到我们回去看已经就凋谢了,多数时候我们只能从母亲电话里的描述中听出它们曾有的辉煌,以及带给母亲的一点安慰与希望。 而我每年夏天,乘着儿子放假,还可以抽出时间,带着相机,赶上花季,在田间地头,在即将开败的鲜花从中,给我的儿子,给我的父母,拍几张像,一面是留住父母日益减少的时光,一边是记录儿子成长的足迹。
如果再有机会,我情愿,我仍会回到麦田,回到院里开满鲜花、长满青菜的家园,和兄弟姐妹一起在麦田里抽草,笑语喧哗,而不是孤身一人独享清静;更情愿,守在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在宽敞的院落里铺上帐篷晒上粮食,翻拣虫子和秕麦子,并带着满足呵斥边上不时偷食的猪鸡;更情愿,让我的儿子在清风送爽、寒雪笼原的山上奔跑,呼吸自由清醒的空气开心的玩耍而不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时刻提防着坚硬的地面会磨破他的脚丫,在苍白刺目的灯光下弄花了他原本明亮漆黑的双目... ...
2007.12.28凌晨1:50写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