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乡关何处是

2020-09-17抒情散文荒漠逸行者
我越来越悲哀地感受到,故乡正在慢慢消失,至少是我的故乡如此。我没有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浩荡和磅礴,他只是在特定的环境,看不见自己的故乡发出的千古浩叹,而我所感受到的,是故乡作为地里坐标和精神家园,从地图上抹去的悲切。故
我越来越悲哀地感受到,故乡正在慢慢消失,至少是我的故乡如此。我没有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浩荡和磅礴,他只是在特定的环境,看不见自己的故乡发出的千古浩叹,而我所感受到的,是故乡作为地里坐标和精神家园,从地图上抹去的悲切。
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灵魂的归宿。它不只是地理的标示,更是精神的图腾。所以,一个人刚落地,就被烙上了故乡的胎记,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磨灭掉的。无论故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落后还是发达,是山川还是水乡,它都是唯一的,是流淌在血脉中生生不息的烟火。哪怕你离开故乡多远多久,梦中时常显现着故乡的人情风貌甚至一草一木。所以,越是在外面奔波辛劳,越是对故乡的山山水水魂牵梦萦。因为故乡,我们才有了精神和灵魂的依靠和寄托,我们在尘世的奔波才有圆心和轨迹。
于是,我常常抽空,回到故乡去看看。那些熟悉的田野、树木、山峦,那些熟悉的泥坯房、老井、羊肠路,还有生生不息的乡亲,以及亲人,都是故乡留给我的无比宝贵的财富。每次小憩两三天,总是在甜蜜或是忧伤的回忆中,倍感亲切和慰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亲切逐渐被无奈、失落甚至悲凉所代替。因为,故乡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正在日渐趋向于支离破碎。也许,过不了多久,它只会留下山川河流,村庄就会消失,人也会迁移,那它必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我肯定回不去,即使回去,也只能是凭吊!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抛开政治的背景和因素不说,仅仅从故乡在一个人心中的地位和变化来看,那种悲凉无奈,是痛彻心扉、力透纸背的。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蔚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美好不再,海边捡贝壳、瓜地刺猹的乐趣不再,美丽的“豆腐西施”变得尖酸刻薄,天真活泼的少年变得麻木迟钝,这一切,留给“我”的,是悲凉无助的绝望和窒息!灵魂的家园面目全非,漂泊的心灵孤独无依,虽然二十年来时时记得,但已经有“厚障壁”把自己和故乡割裂开来!
但我还是觉得,鲁迅毕竟比我还要幸运。即使有这样的“厚障壁”,故乡的面貌和人物都发生了变化,但他的故乡毕竟还在,故乡的人毕竟还在。换做我现在的境遇,我的故乡那美丽的“豆腐西施”,也许早就在进城热潮的冲击下,不甘寂寞,离开家乡,到某一个城镇混日子去了;那些“闰土”兄弟们,为了搭乘时代的末班车,也会卷起铺盖,背井离乡,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用汗水甚至鲜血,为别人生活的地方涂抹色彩,而只将苍凉无奈的背影,留给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也可以说是村庄吧,总是感觉人气很旺,鸡鸣狗叫,牛羊成群,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美好的气氛。就算是有的人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年底回来,村子里也会热闹一个冬天的。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在外面谋生,渐渐的,不再回来,甚至是举家搬迁。村子里一年的绝大多数日子里,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牛羊消失了,炊烟消散了,那种沉寂和空旷,感受不到一丝的活力和生机,只留下窒息和压抑。好多田地,也在日趋荒芜。许多人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对脚下的土地渐渐失去了热情和耐心,总是渴求离开自己出身之地,能够在外面——别人的故乡,寻找到理想的乐土。所以,一旦相中某一个地方,那种一去不复返的决绝,饱含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暗喻着与传统的决裂。有许多的人,自己的祖先甚至父母长眠在故乡,自己离开的时候,还说有时间一定回来祭祖。本来,祭祖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哪怕到了天涯海角,根系是扎在故乡的,祭祖扫墓,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寻根,将家族、血统的历史一脉相承,解决“我从何处来”的疑惑,指明我们人生的来源和去向。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走了之后,不知何种原因,再也没有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见有人祭祖扫墓,不知道他梦中是否梦见自己祖先的坟茔早已荒草凄凄,甚至于漏洞百出?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是,村上张大爷祖籍陕西,后来流落至此,成家立业。他弟弟年老之后,身后无人,便投亲于他,本想百年之后,每逢年节,有人烧纸上坟,也算是烟火不断。谁想老哥俩都埋在村子附近大山之后,张大爷的四个儿子先后远走他乡,每年年节,老哥俩的坟上也不见烟火,也许之后老哥俩在九泉之下相依为命吧!
自然,虽说是村庄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但也有人,铁了心不愿意离开故土,还是在自己出生的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默默挣扎。这些坚守在家乡的人们,无疑是那些游子最后的亲情、乡情的牵挂和依靠,也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和根系的牵连所在。只要有他们的存在,在外漂泊的人,就算是忍受不了思乡的煎熬,回到故乡,至少还有一个去处,也算是能够心安理得了。问题的关键是,那些主动出走的,也许得了风气之先,早就在所谓的乐土安营扎寨了;留在家乡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却不能够安心地留在祖先耕耘过的热土,沿着一脉相承的道路生活了。他们面临着被动搬迁的艰难抉择,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原来耕种过的山地,放牧过的山洼,因为退耕换草,被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围起来了。为了保护生态,他们要按照规划,异地搬迁,要将他们生活的村子,开辟成“无人区”。我们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说,就从一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和消失,带给村里人的万分不舍而言,那种抉择确实是撕心裂肺的,不到万不得已,决心难下,故土难离。个中滋味,不是一张红头文件描绘的宏伟蓝图能够冲淡了中和了的,只有在那片土地耕耘过,那个村庄生活过的人,才会有最真切的体会!真是“都云农民痴,谁解其中味”呀!
所以,我不是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杞人忧天,我只是作为村庄曾经的儿女,远离故乡的游子,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情丝缠绕其间,而为故乡的即将消失,感到万分的悲凉和无助。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那我们漂泊在外伤痕累累的心,还会有什么地方安放呢?何况,我的祖先,我的父亲母亲,都埋葬在故乡的大山深处;好多的乡亲,也埋葬在那里。故乡的消失,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找不到最初的家园;对于逝者来说,最后的家园,也将会荒芜!这种孤独,是贯穿了生死两界的,是隔开了人生轨道的原点的!我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只是我们还需要血脉的传承,还需要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来支撑我们的前世今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