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记得当年

2021-12-23叙事散文昨日时光
汉中师范学校创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称陕西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南郑师范学校”,1958年始用今称。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1982年以后。82级是汉师招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是一个优异而又独特的群体……


汉中师范学校创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称陕西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南郑师范学校”,1958年始用今称。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1982年以后。82级是汉师招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是一个优异而又独特的群体。

起点

仿佛有意配合470多名新生迟来的入学礼,1982年的秋天,汉师的桂花到了十月还未谢幕。星子样的金黄挥洒蓄积已久的芳香,迎接着溪流一样从秦岭巴山的沟壑间汇聚而来的莘莘学子。青砖拱顶的门楼高高耸立,古旧的木大门“吱纽纽”缓缓打开,一棵真木合抱的桂花树忽然矗立在眼前。

满校园氤氲着桂花的馥郁芬芳,新生入学时的面试就这样开始:

“新同学,欢迎你到汉中师范来学习。请问毕业后,你愿意做一名小学老师吗?”

“愿意。我愿意到汉中师范学院来学习,毕业后做一名小学老师。”

“纠正一下,是汉中师范学校,不是汉中师范学院。请问,你毕业后还想报考高一级学校吗?”

面试的老师脸色白皙,态度和蔼,始终面带微笑。同学们后来才知道,他叫毕林,北京人,毕业于北师大。毕老师好客气,哪用得着说那么多“请”,还要同学跟他一样说普通话。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有点刁,让同学们思忖半天。说“不想”吧,会被认为没上进心,于是很多同学回答“想”。

“对不起,你下去好好想一想,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不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大学生。”

那些回答“想”的同学,在“下一个”的叫声中不情愿的退了下来。他们扛着行李到陌生的校园里转一圈,再到桂花树下坐一会,然后回复毕老师:“我不考。”签了意见书,顺利入学。

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命运对一个师范生的严肃拷问。有的同学手在发抖,仿佛在签卖身契。82级绝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都是初中时的佼佼者,上中师对我们来说真的有些亏。刚入校那会,很多同学情绪低迷,心灰意冷。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同学们很快振作起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教室、宿舍、阅览室、桂花树下,甚至半夜昏黄的路灯下,都投射下了我们刻苦攻读的身影。

接下来,命运的拷问不再那么严肃,她向我们展示了少有的宽容。毕业后,我们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地进修学习。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电大、夜大、走读、脱产学习等多种途径拿到了第二、第三学历,起点很低的师范生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尖兵,个别同学还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唐清涛,男,汉师82级(5)班学生,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在厦门大学任教。

刘均,男,汉师82级(7)班学生,兰州大学化学系硕士,留学加拿大读博士,现居加拿大。

……

当年人才匮乏,85年中师毕业后当小学老师的只有一少部分,很多同学被充实到中学当教员,如今一部分已成为名师,做了小学老师的更是各个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共同为家乡汉中的基础教育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部分同学改行了,如今做了乡镇领导,个别同学还升到了副县级。当年的师范生像种子一样撒向秦巴大地,为汉中的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低起点却做出了大成绩,这是新时代丑小鸭的故事。英雄不问出身,我们没必要讳言自己的第一学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次填到履历表中的学历一栏都感到很难堪,如今我们却想大声说:“我们是师范生!”

感谢母校,感谢命运,是你们给了我们人生的起点,正因为这个起点很低,才促使我们踮起脚尖,往高处不断攀登。设若我们有了人人羡慕的高起点,我们反而会丧失了进取的雄心。桂花树做证,在你一年年浸淫的芳香里,有我们奔跑的青春。如今,桂花树还在,它生长缓慢,似乎还是二十八年前的老模样,只是不见了身旁的阅览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教学楼。桂花树的新枝已伸进二楼的教室里,在此间学习的学弟学妹们日日与桂花亲昵,该是何等幸福!


筑路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醒来的巨人以蹒跚的姿势飞奔,很多事都猝不及防。

新生之所以推迟一个月入学,是因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配套,学生的住宿、学习、活动场所等都成问题。全校女生住在校门西侧的一幢两层木板楼上,非常拥挤,也不安全;位于校园北面,和太湖石巷仅一墙之隔的一栋三层宿舍楼也容不下全校的男生,部分新生就被安排在教学楼旁的几间平房。一栋三层的教学楼,三个年级的学生全在那里上课,非常吵闹。食堂只有一个,一千多人集中在几个窗口买饭,非常拥挤。最可怜的是学校空地很少,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拆了西边的几座平房院落,把它们平整成操场。那时候经费紧张,学校动员我们义务劳动,平整操场。

1983年的春天,我们是在不间断的义务劳动中度过的。每个班轮流劳动,利用课外活动、晚自习等时间平整操场,清理并搬运建筑垃圾。那时候没有大型施工机械,劳动工具都是些很粗笨的洋镐、铁铲、榔头、土筐等,劳动的地点先是在西操场,后来转移到东操场。西操场是几个院落的废墟,烂转碎瓦堆得到处都是。我们分组劳动,划分区域,将劳动任务落实包干到每个学习小组。同学们用手刨,用土筐抬,硬是将一片废墟变成了可以踢球操场。在亲手平整出来的西操场上跑步、踢球、散步、读书,感觉特别舒心。1984年元旦前夜,全校学生集中在西操场,召开盛大的篝火联欢晚会。操场篝火飘摇,头顶星光灿烂,胸中激情燃烧。男女同学手拉手一起“阿细跳月”,有人高声朗诵王蒙的诗:“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用青春的金线编织你们……”那是我们终生难忘的青春记忆。

平整好西操场,我们开始砸石头,准备筑路用。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到处坑坑洼洼,雨天遍地泥泞。砸石头是件危险的差事,有同学受伤了,流着血还坚持砸。我们把砸好的石头堆成整齐的梯形堆,等待学校的检查验收。接下来,和沙浆,倾倒混凝土,配合工人师傅筑路。很快的,环绕校园的一条水泥路修好了。走在平坦洁净的水泥路上,我们感觉很亲切温暖,路基里的小石头,哪一块没被我们抚摩过呢?83年冬天的某个周末,学校放了露天电影《保尔·柯察金》。看到“筑路”那一节,我们无不被保尔顽强的意志所感染。要是早放几个月,我们筑路的劲头会更大的。前人筑路,后人行走。正是有了我们82级的艰辛付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才有了更好的住行条件。和母校一起成长,亲身参与它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为母校筑路,也在为我们自己的人生筑路。

路边有两棵银杏树,就在那棵桂花树的旁边。当年第一眼瞥见它们的时候,每棵都有脸盆粗,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每到深秋,银杏叶金鳞一样挂满枝头,秋风吹来,黄叶飘零,走在这样的小路上,诗意满满,我们还在正对着它们的窗口画过水粉写生画呢。那是学校新建的男生宿舍楼,刚入校的时候还没开工,第二年就住进去了,原来的宿舍楼住进了女生。从那间窗口望出去,学校的大多数建筑一览无余。楼下是两排教工宿舍,再往南就是篮球场,和西边的操场遥相呼应。

篮球场也是我们82级亲手建起来的。那地方原来是个深坑,一下雨就会积很多水。我们先是运来土把深坑填上,再把松软的土层夯实,最上面那一层要撒上三合土。用筛子筛,用铁锨和,再一层层撒上去。最后一道工序,是我们排成整齐的队伍从它上面踩过来,踩过去。很好玩是吧?可谁知道我们又付出了多少艰辛!很多同学手掌磨起了茧子,汗水湿透了衣背,满身泥灰,洗一把脸又去上课。没人抱怨,也没人提要求。学校给我们每人每天补助四两饭票,算是一种补偿吧。

待我们离开母校的时候,汉师的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经过25年的建设,汉师的面貌又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那两条路没有变,东西操场的规模没有变,那桂花树、银杏树,它们不会行走。当年的宿舍楼、教学楼还在,尽管它们早已空荡荡的。祈愿飞速的流逝的时光,请你不要带走25年前的旧物,请给学子的记忆留一个下脚的地方。

欢愉

时下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做得最好的还是当年的汉师。

从职业培训的角度来说,它要求未来的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画一幅流畅的简笔画,弹一首优美的风琴曲……每个学生除了学好文化课外,必须选择至少一样业余爱好专门发展。很多同学选择了美术、书法或者音乐,还有同学选择了篮球或者武术、体操等项目。学校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数学竞赛、篮球比赛、语文知识竞赛、口头作文比赛等,还经常举行书法展、绘画展、摄影展、放露天电影等。这些活动开阔师范生的眼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才多艺,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他们都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独当一面,或者身兼数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同学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觉学习,各方面的特长都得到长足发展。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每到周末,同学们就去琴房练琴。校园里流淌着悦耳的琴声,还有“伊伊呀呀”的清唱。爱好美术的同学在教室里画画,对着同学写生。每到星期天,老师带他们去郊外写生。既提高了画艺,又在大自然中受到陶冶。他们中的佼佼者毕业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还在西操场边的平房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些同学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仍然坚持画画,最终考上了美术学院。其中的张君同学后来考入西安美术学院,现为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文艺晚会是才艺集中展示的舞台。每到节旦,学校都会举行大规模文艺汇演。校园里人头攒动,晚饭后同学们端了凳子,集中在饭厅兼做的大礼堂里,翘首盼望着演出。大幕拉开,演出还没开始,下面已经掌声雷动。每个班都登台献艺,师生同台演出。吹拉弹唱,相声戏曲……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请屏住呼吸,抑止住狂跳的心,演出高潮马上来了。只见胡迈校长走上台,冲台下的师生们深深的一鞠躬,然后抬起头,将满头的银发轻轻一甩,接着就用他那特有的宽厚洪亮的男中音开始唱了:“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还没等到胡校长唱完,惊雷一样的掌声早已将他淹没。他不得不停下来,微笑着冲大家挥挥手,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接着又唱。

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校园不乏快乐的元素,角落里仿佛至今还回荡着同学的笑声。那时候上学免费,每个月虽然只有16.5元的生活费,但足以让我们吃饱肚子,汉师的伙食闻名遐迩。每到最后一节课,校园里总会起飘荡起米粉香。终于下课了,“叮叮当当”的敲碗声四面响起,同学们高喊着“米粉肉,米粉肉”,朝食堂方向冲锋陷阵。三毛钱一份米粉肉,两毛钱一份回锅肉,三分钱一个盐酥饼……这些价廉物美的食物,是它们养活了我们渐渐长大的青春和梦想。

离别

1985年6月27日,星期四,雨。这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汉师82级毕业了。

毕业典礼在大礼堂举行,气氛庄严肃穆。宋主任主持仪式,胡校长的重要讲话至今仍在耳畔回响:“我宣布,汉中师范学校82级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今天毕业啦!”

犹如一声枪响,一群栖息在汉师这棵大树上的快乐生活着的鸟儿,就这样全散了。大家各奔东西,觅枝而栖,从此后又有了新的伙伴,新的大树。时间就像我们脚下路,走着走着就会在某一节点上分出岔路。没有永远的同路人,也没有永远的独行者。与不同的人分分合合才是生活的本质。

同学们回到各自的教室,聆听班主任老师的最后一次教诲,在各自的毕业纪念册上签名留念,然后和老师同学一一道别。往日的生活在这里画上句号,快乐的、辛酸的,所有的荣耀和屈辱,友谊和误会,……都将成为幸福的回忆。同学们在这一天显得特别友好,目光粘连,难舍难分。栀子花开得正肥,浓郁的香味渲染出的却是止不住的忧伤。天空中下着雨,泪水和着雨水一起恣意滂沱!

校园里随处可见送行的场面,老师送同学,男生送女生。汉师三年,很多班级男女生之间基本没有什么交往。离别的时刻,往日非常敏感和禁忌的男女生关系却迅速升温。男生发扬绅士风度,主动帮女生把行李提到车站。路头遇见了,认识不认识的,女同学主动跟男同学打招呼,男女同学互送照片留念。接连两个晚上,女生们都到男生宿舍去玩,打扑克、说闲话,一直玩到很晚才散去。

像种子撒向大地一样,467名同学散布到汉中市十一个县区的各个角落。听从命运的安排,我们在脚下的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5年的时间,整整一代人的长度,当我们的儿女蹿过我们当年的身高时,蓦然回首,才发现命运回馈给我们的,已经太多,太丰硕!

刚毕业那几年,我们一边工作,一边为了一纸文凭继续拼搏,活得挺沉重。再后来,我们结婚生子忙家务,疏离了同学情谊。儿女稍大些后,我们又重新开始联络。同学情是一坛酒,经过岁月发酵后格外醇香。同学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82级是一家。谁说不是呢?82级是我们那段青春的证明。

——还有陪伴我们三年,给我们知识和灵魂的恩师,请允许我们在心里默念你们的名讳:

宋汉文、汪家兴、王亭兰、肖劲草、姚宝成、张志成……


记得当年芳草绿,欣逢今秋桂花香。2005年4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汉师并入其中,升格为公办专科普通高校。82级学子在远方遥拜母校:风雨汉师,一路走好。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0-8-31 23:0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