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雾(外一章)

2021-12-23叙事散文南山菊
雾中看柳一场雾突如其来。心里怀念晴天的灿烂或暴雨的酣畅。怀念,原来是因为失去。雾让世界变小,变安静。大雾的那天,没有人看到,我站在河边,看水看柳树。站在第四棵柳树下,向北望去,望到几株新栽的树,再远处则白茫茫一片,这段距离有多远呢?我突然想……
   雾中看柳
  一场雾突如其来。心里怀念晴天的灿烂或暴雨的酣畅。怀念,原来是因为失去。雾让世界变小,变安静。大雾的那天,没有人看到,我站在河边,看水看柳树。
  站在第四棵柳树下,向北望去,望到几株新栽的树,再远处则白茫茫一片,这段距离有多远呢?我突然想到一个词“百步穿杨”,一百步有多远?迈步去量,一步,两步……一百步,百步之后,回头望来处,已看不清楚那棵柳树。晴天与雾天的差距,就是这么直接了当,树还是那些树,当大雾来临,任凭你是神箭手,也休想百步穿杨。
  雾没有要消退的意思。河水依然安静地流,貌似没有脾气。正值秋天,它也在慢慢老去吗?以一种安详之美。就像一颗颗鹅卵石,最初的棱角,最终的圆润。圆润是一种圆满。躺在河水温存的怀抱里,一粒石子与一颗珍珠,本没什么不同,就像爱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饰平庸为高贵。
  一条宽阔的河水,在面前,可惜没有荷花可赏。只有柳树。沉默的柳树。把影子慷慨地赠与河面,它的心思,埋藏在深深的泥土下。多皱的树干是沧桑,柔软的树枝是繁茂,猜不透它究竟是老人,还是少女?是五柳先生的化身,还是昔日泛舟湖上的柳如是?
  晴天的柳树,已看得絮烦。雾中的柳树,沐浴在乳白的水气中,添了一丝朦胧与妩媚。看着这些柳树,想起了梅树。喜欢梅花,自小学课本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雪与梅相映,是人间一股冰清玉洁的浩然正气,一段馨香流转的传奇。那么“梅兰竹菊”中的梅,是白梅,红梅,还是腊梅?红梅开在早春,占天时算第一;腊梅开在寒冬腊月,迎风傲雪,骨骼清奇,应居百花之中压轴之位,是花中第一树。
  可惜北方无梅,也许为补偿这份缺憾,北方的河边遍地生长柳树。柳树临水而居,笑看春来秋往,也一样活得风生水起。我不知道画家丰子恺的画,能否比得上齐白石的虾,还有徐悲鸿的马?但他写的柳树,我非常喜欢,因为他写出了柳树的魂魄。他说柳树是最“贱”的树。所谓“贵”,是像牡丹那样,需要人精心侍弄,需要“值钱”肥料养的花木,而柳树偏偏最容易活,不需要人特别呵护,也不需要拔草施肥,自己就轻易成活了,成荫了,成材了,此为“贱”。
  他写的柳树的第二大特点是,万木生长花叶都努力向上,争先恐后地争高,唯独柳树例外,枝条低垂,俯视大地,此为“不忘本”。倘若把文章类型比作花木,那么,那种面向底层,反映现实的,应该就是这一类吧?
  当然,爱哭的孩子招人疼,哭是撒娇,是聪明。即使不善以哭泣撒娇,那么会笑也可以,“嫣然一笑百媚生”,比如桃李。偏偏腊梅不会,它开在寒冬腊月,无缘蜂蝶;柳树也不会,它没有漂亮芬芳的花朵。柳树并不在乎,只管自娱自乐。风来了,随风起舞。河水当作一面镜子。柳树自己不知道,它的身影被写进了诗词,与美人为伍,所谓“杨柳细腰”,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天然生成一段曼妙,亦自成风景。
  “女人是水做的”,河边总是流传着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比如秦淮河畔的顾横波,使得龚鼎孳一见倾心,为其写下一首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后来,他们结成秦晋之好,夫唱妇随,成为封建时代少有的忠贞爱情的代表人物。朴实无华的柳树,竟然见证了这般温馨的爱情,岂不是它的荣幸?
  一场雾,隔离了尘世的喧嚣,一个人在河边漫步,赏柳,那些远去的旧事,恍若隔世。走得累了,坐在河边石凳上小憩,不知何时,对岸的柳树露出窈窕身姿,大雾已经悄悄散去……
  
  
   书   那天去书店,看到两位作家的书,第一位是女作家萧红,看到这个名字,我想起这个传奇的女人的一生,一个总是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嫁给后一个男人的女人。在爱情与婚姻的路上,她似乎总是在不停地错过,一直到死,都没有遇到一个温暖的归宿。

尽管她的身边一直不缺乏男子的呵护,但是,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男子对一位青春女子的倾慕。于是,那些倾慕在最初温暖了她,最后却无一例外地在现实中碰得粉碎,锐利的碎片如刀锋,扎进她的心灵,使得她的人生之路,滴着鲜血,使得她的青春,迅速凋零。她是一位成功的女作家,可惜,不算是一位幸福的女人。
  也许,这就是宿命。几乎没有几位卓越的女作家,是婚姻幸福的。苏青,因为婚姻不幸,才有其成名作。张爱玲,受过情伤,才能写出那般深刻的爱情小说。再远些说,一代大词人李清照,在短暂的幸福之后,备尝孤单寂寞与颠沛流离之苦。
  手里拿着萧红的书,翻了翻,我又将它插了回去。目光在那一排排作家的书籍中搜寻,自己也不知道要找谁的书?对青春唯美的爱情小说,已不感兴趣,因为早已过了那个年龄,对那些陌生的漂亮的新作者名字,不屑一顾。我喜欢看老作家的书。女作家中我最喜欢张爱玲,她的书已经看了不少,我想再看看男作家的书。
  老舍的书,被我买回家。尽管,看到他名字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划过一阵痛疼,我想起了他的惨死。在一片湖水中。但是,他的文字,风格竟然如此平和。从那些字里,我读到很多人的故事,读到人生的艰辛,也读到他的一份睿智与从容。
  让我不解的是,这样一位洞彻人生的大作家,一位智者,为何最后走了那条路?如果是小小的屈辱,如果是暂时的压抑,我想,他不应该承受不起的吧?一位作家,在社会的漩涡之中,比一般人,会更坚强,还是更脆弱呢?我无从得知。但是,一位视文学为生命和使命的人民作家,处在一个疯狂的年代,尊严被随意践踏,陷于群体的诋毁与侮辱,看不到未来与光明,也许,一片湖水的宁静与清澈,是他的天堂吧?
  在那样的时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如今,为何再也不能出现老舍那样的大家?倒是风闻少年作家以抄袭成名,还有以身体写作的“女性”作家。究竟是这个社会太浮躁,还是文学已走到了末路?写字的人,为写而写;看字的人,看的不是字。
  买了书,往回走的路上,我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不知道,除了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还有谁,会去书店买文学书?我的同事,朋友,业余会去跳跳舞,逛逛街,上上网,旅旅游,有谁还会埋头读书?那么,即使有朝一日,我们这些喜欢写字的人,能够出书,又能给谁读?我们的文字,又有哪些可供人一读的价值?是高超的文字技巧?是奇闻故事?是风花雪月?自恋?励志?想不到有哪种书,能吸引现在的人们?我们的文字之路,又该朝向哪个方向?

头顶上,太阳光一片灿烂,心底却升起一团雾……

[ 本帖最后由 南山菊 于 2011-11-12 09:5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