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传奇——读张爱玲

2020-12-14叙事散文云影天光
1995年,张爱玲以一个苍凉的姿态作别了成就她又带给她满身创痛的世界。她是世间的绝响,从前不会有,今后也不会再有,她只属于造就她的那个时代。她的一本小说集,取名 《传奇》,而在我看来,她迥异于世俗的一生比她笔下的任何一篇小说都更富于传奇色彩
  1995年,张爱玲以一个苍凉的姿态作别了成就她又带给她满身创痛的世界。   她是世间的绝响,从前不会有,今后也不会再有,她只属于造就她的那个时代。   她的一本小说集,取名 《传奇》,而在我看来,她迥异于世俗的一生比她笔下的任何一篇小说都更富于传奇色彩。   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伦,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母亲是留过洋的新女性。然而,显赫的家庭背景带给张爱玲的,却是数倍于快乐的痛苦,父母失和终至离异、父亲嗜毒成瘾,对子女不负责任,甚至为着后母的面子多次毒打女儿……早年生活的一系列痛楚遭遇,造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也构成了她后来文章繁华中透着落寞的风格。   但是诗书门第毕竟熏陶出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她从小就显现出天才气息,七岁写小说,九岁向杂志社投稿,十四岁写出结构语言俱佳的《摩登红楼梦》。相形之下,她的生活能力却是极差的,甚至连一只苹果都不会削。她有着天才的乖僻缺点,又敏锐的感到“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于是除了发展她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她成功了。二十出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便已出手不凡。其后几年,几近登峰造极,乃至数十载后,更被誉为“继曹雪芹以来最具叙事魅力的小说家”(苏炜语)。别的作家要用几十年甚至一生才能达到的高度,她几乎不费什么力气,用短短几年时间就登上去了。她迅捷的方式,似乎是为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做出的注解。   她出名了,在上海文坛风头正劲。她的作品一版再版,人们争相传诵,一时好评如潮,《金琐记》更是被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张爱玲孜孜地享受着这一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她不会标榜清高,丝毫也不掩藏自己对声名的喜好。她是性情中人。   她同时又是“世俗”的:她爱极大红大绿的色彩,着装力求新意出彩;她爱市井生活,又能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幽微;她陶醉于“及时行乐”,“出名要趁早”,享乐也是如此,都要赶在大的破坏到来之前。   时代是仓促的,张爱玲赶上了。但很快地,破坏也来了,她遭遇了爱情。这段爱情,绚烂短促亦如传奇,在胡兰成笔下是“欲仙欲死”,而她,却一个字都不肯提。这完全可以理解。前者不过是极尽炫耀之能事,在他丰富的情感历程中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者,作为一个感情的受害者,又怎么忍心把伤口重新揭开来看。张爱玲是传统的,也是清绝的,不愿意也不屑于拿自己的私生活作为卖点,去写《我的前夫某某某》之类的书,倒是胡兰成腆着脸,借着张爱玲的名声大出风头。多少人为张爱玲不值啊。   的确, “张爱玲是胡兰成感情生活里唯一的亮点”,但是胡兰成却并非张爱玲生命里抹不去的污点,虽然他是汉奸。张爱玲是何等玲珑的女子,她对感情的态度也迥异于常人。她爱一个人,就不会计较他的过去,他的身份。她的爱,可以超越年龄、阶级、信仰,以至于一切。那爱里只有爱,并不夹杂任何其他东西。所以胡兰成的汉奸身份,于张爱玲,却并不觉得是“污点”,她只管去爱就是了,爱在爱中满足了,她甚至都不需要婚姻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她对胡兰成说“我想你在我这里也是可以来来去去的”,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但是胡兰成的第三任妻子跟他离婚了,于是他们结合了。是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胡兰成在婚帖上写道“愿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然而这一纸承诺竟是一点也靠不住,胡兰成去武汉后,很快又看上17岁的护士小周,并且对张爱玲丝毫不隐瞒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在逃亡的过程中,又与搭救他的范秀美结为夫妻,当张爱玲千里寻夫到温州,质问胡兰成“婚帖上说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时,胡竟说“我跟你是仙境中的爱,跟小周和秀美是尘境中的爱。”好一个无赖,仙境和尘世他都要占有,不肯做出选择。爱玲虽是不同凡俗的女子,也愿天下的女子都喜欢她的兰成,但她终究是个女子,而且是个多才敏感又爱得透彻的女子,便是再大度,又怎能容忍她的丈夫移情别恋?   她到底是爱得太投入,太彻底,最终被这爱所伤,伤了性情,伤了灵气,“风流总随雨打风吹去”,在这一场爱情的暴风雨中,她“自将萎谢了”,萎谢的不只是青春,还有那绝世的才华。此后她的创作不再是“火山喷发”,而是涓涓细流了。张爱玲后来再也没能超越她曾经达到的巅峰。   值得庆幸的是,张爱玲没有在更早的时候遇到胡兰成,否则文坛只能寂寂地空出一大片,等待后来者补上象《倾城之恋》、《金琐记》那样优美的小说了。她抢先一步成就了自己的传奇,过后再看,恐怕也会觉得惊心动魄吧。   晚年的张爱玲,生活几近隐居状态。她闭门谢客,书信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也基本不拆。她的写作几近停滞状态,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搬家,因为她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经年不愈。据她说起因于南美洲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跳蚤,她四处飘零,只为找一个干净的没有跳蚤的地方。不由让人想起她十九岁时写下的一段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据水晶先生分析,她的病倒更像是一种心理症结,一种不能摆脱的“咬啮性的烦恼”。这烦恼,很可能包括她早年与胡兰成生活的不愉快,虽然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暂的两三年,但是正如她所说“长的是磨难,短的人生。”爱的感觉不过是一瞬间,却要用一生来回忆或遗忘,也真让人嘘唏。这烦恼,更多的可能来源于现实中。80年代掀起的“张爱玲热”使得很多人都关注起她的生活来,人们千方百计得想把她看个究竟,甚至出现了窥探张爱玲垃圾的所谓 “垃圾事件”。但张爱玲偏不是那种喜欢被看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她充满了生命的喜悦,而在人与人交接的环境中,她便一刻也不能摆脱那咬啮性的烦恼,于是她只能逃避。长年的居无定所,漂泊劳碌,损害了她的健康,也使她丢失了很多重要的手稿和证件,其中想必也包括《小团圆》。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封笔之作,据说是根据她与胡兰成的情爱恩怨改编而成,但是台湾已有胡的《今生今世》出版,引起轩然大波。张爱玲不得不有所考虑,于是决定修改这部小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直到她去世,也没有改成,手稿亦不知所终,着实令人遗憾。   没有人看过《小团圆》,但是这个名字还是有些深意。中国人喜欢的都是“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为什么叫“小团圆”呢?大团圆是皆大欢喜,小团圆是否喜中带忧呢?张爱玲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喜欢在沉稳的底子上写出人生飞扬的一面,所以团圆里也要带点不圆满吧?按理说,她的小说的结局通常是不会是团圆的(《倾城之恋》是个例外。一座城的倾覆,成就了一对恋人。世事难料,在大的破坏到来之前,如惊功之鸟般的人们便迫不及待的择巢而居了。如果没有这时代的背景,想必他们最终也免不了要分手),这一回竟用了这样的题目,也许隐含着一个旅居海外的孤寂老人的企盼?张爱玲终究还是喜欢热闹,喜欢“团圆”的,“大隐隐于世”,她只不过是想躲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里,俯瞰和玩味世间百态。   然而“团圆”对她而言,意象的成分也许多于现实的成分。以她一贯的性格,应该不会期盼现实中的“团圆”,她宁可在想象中“团圆”千次万次。于是迟暮的张爱玲象世间一切老人一样,爱上了回忆。从追忆锦瑟年华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到追根溯源、回忆故旧的《对照记》,以及这本成为迷团的《小团圆》,张爱玲打开回忆这坛老酒,自饮自酌,直到长醉不醒。她醉倒在中国的团圆节——中秋节前几日,眼见着月亮一天一天圆了,她还是等不及了,匆匆的与她爱的人们去天上团圆了。她终于回归到中国人最大的传统“团圆”,虽然是“小”的,甚至是凄惶的,但也聊胜于“无”吧!   她生在九月,死在九月。死时身边并无一人,遗体数日后才被发现。她一生钟爱月亮,守着窗儿看流光溢彩,不知几度寒暑,终于在月下乘风归去了。但那月亮还是三十年前的月亮吗?还是朵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吗?也许连泪痕都已经干了。   张爱玲的背影渐行渐远了,但她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的传奇似乎并未完结。人类天性中探寻奥秘的愿望存在,传奇就会存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