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故乡人物系列] 老村长

2020-09-24叙事散文张谋
我对老村长并不熟悉,这主要源于年龄上的落差,他的二儿子和我同岁,是我小时候最要好的玩伴,所以我对老村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是熟悉的,我几乎天天都进他们家,我和他二儿子建娃形影不离,上学放学都要走在一起,上个厕所也要叫上对方。每天吃完饭,我总是
  我对老村长并不熟悉,这主要源于年龄上的落差,他的二儿子和我同岁,是我小时候最要好的玩伴,所以我对老村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是熟悉的,我几乎天天都进他们家,我和他二儿子建娃形影不离,上学放学都要走在一起,上个厕所也要叫上对方。每天吃完饭,我总是要先去他家里叫上建娃一起走,所以见到他的时候最多,也都在吃饭的当口,他一般端个大老碗吃饭,蹲在墙根,背部紧紧地贴在墙上,蜷起身子,那样子像个卷曲着的超大虾米,在我的印象里,他似乎从来不坐凳子。他端的那只碗粗糙,但宽大,厚实,端在他手上正好和他的人般配,他人高马大,怪不得能当上村长,那块头就能把人唬住。他在村子里的威信很高,说话嗓门特别大,像是高声喇叭,他站在村东头吼起来,村西头的人都听得见。老村长的脸色是古铜色的,想必他必是经历了很多苦难的日子,脸上的肉总拧在一起,给人一种恶狠狠的感觉。
  背地里,村里人都叫老村长大保存,村子里还有另外一个年青人的名字也叫保存,所以村长就叫大保存,一来他年龄本就大,二来他是村长。除了这种叫法,还有一部分人叫他建娃他爹,这种叫法当然是因为他的儿子叫建娃,爹是地方上有些人家对父亲的另一种称谓,有的直接叫爸,有的也叫大,因地域,祖上传叫不同而异。
  我跟老村长有过几次不深不浅的接触,这源于我在村子那会他一直都当着村长,还有我和他儿子是玩伴,再怎么也要碰上头的。我和他儿子建娃是最好的一对玩伴,他是知道的,因为整个村子在我和建娃那一茬人断代了,我和建娃年龄上下没小孩出生,我们只能找彼此玩。有一次,我去建娃家找建娃玩,走到建娃家门口,看到他家门口的那棵核桃树上有几只鸟,于是,我伸手摸出口袋里的弹弓,装上一颗指头蛋蛋大小的石头子就朝树上射了出去,射完后鸟飞走了,石头子在大树上撞上树枝掉了下去。我怀揣着弹弓低着头就推建娃家的门,是那种对称双开的木板门,我推开时和迎面出来的建娃他爹撞了一个满怀,他气冲冲正往外冲,他斜顿了我一眼,就大跨步走出了家门,然后吼了起来……我进去后,建娃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刚才那弹弓子是不是你小子打的?建娃带着疑问,我嗯了一声,不知道怎么了,我打弹弓惹着谁呢。建娃先是笑了,然后捂着嘴轻声地对坐在厨房的母亲说,把我爹叫回来去,是毛毛打的(毛毛是我的小名),别让他在外面乱骂人了。她母亲会意的笑笑,就出去了。边往外走往笑着对我说,没事,没啥事。搞的我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建娃告诉我,他爹正蹲在院子里的墙根下晒着太阳吃面条,冷不丁一颗石头子从天而降,不偏不歪正好掉进大老碗里,把汤水都溅到了脸上……建娃他爹知道是我们小孩子玩的弹弓子,放下老碗,就冲出去咆哮了,我听了,吓得伸了伸舌头,拖着建娃赶紧开溜。后来,再次见到建娃他爹时,他恶狠狠地瞪两眼我,然后说,弹弓那东西很危险,不能乱玩,伤着人咋办?以后得收好了。说着说着自己倒觉得这事好笑,笑了起来。
  老村长读的书很少,具体读到那种程度我不得而知,我只是记得他总是写错字,而且字写的特别扭,我上学那阵子学习成绩好,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去他家时,他就让我帮他写社员的名字,我当然乐意效劳。他有时会取笑自己书读的太少,识字不多,写个什么老是出错。其实,在他们那一代人里,他己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那时候上学,一学期就五毛钱报名费,但还是没有多少人上得起。在那个时代的土壤里,也只能长出像他这样的材料。我和建娃将要初中毕业时,建娃他爹很高兴,他说要是在古代,我们就都是秀才了。虽然当时我不懂得他说的秀才是什么东西,但我知道他特别希望我们有文化。
  我爷爷过世的时候,按照本地的风俗,要找外人帮着抬丧,但这种事一般人家不愿意参与,怕给自家人带来晦气。老村长当然打头阵,带上父辈们挨家挨户的敲门,有的人装作没听见,不开门,有的人开了门,却说最近身体发病,腿脚不便。面对这些推脱,老村长当然忍不住发火了,他当着其中一家人的面,就站在人家家门口,吼了起来,他说,谁家没有个难事啊,你们不帮是吧,那你们以后等着,我要是还当这个村长,我要是还在,你们家到时有什么事了,可别来找我,什么人吗。这一吼于情于理,虽然是在训斥,带有说教意味,但在旁人眼里,这种作风无疑是风风火火的。人们在背地里议论起时,都说他这种行为过激,不给人家留面子,但反过来想一想,顿觉得他是对的,谁家没有个难事啊,要是事情临到自己头上咋办呢?自然对他的作风称许,心里多了几份敬重之意。老村长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却是个性情中人,在待人接物上从来没有让乡亲们戳过脊梁骨。
  如今,老村长己经下世了,但我总时不时的想起他,我觉得他就是村庄的一杆秤,平衡着村庄的此起彼伏。更是这一块土地上的风向标,这块土地上的人身上多少都沾有他的习气。 [ 本帖最后由 张谋 于 2011-10-22 10:0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