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玉米温暖的村庄

2020-09-24叙事散文赵国宝
屋檐下,台阶上,院墙边,甚至满院里也搭起了架,都是那黄澄澄的玉米棒子。等过了年,玉米粒儿干了,三五家合租一个玉米脱粒机,那些金黄的颗粒,就全用蛇皮袋装起来了。一家至少也收万把斤,三轮儿运到粮食市场,至少也卖万数元。这就是现今的陇中村庄,玉米
  
屋檐下,台阶上,院墙边,甚至满院里也搭起了架,都是那黄澄澄的玉米棒子。等过了年,玉米粒儿干了,三五家合租一个玉米脱粒机,那些金黄的颗粒,就全用蛇皮袋装起来了。一家至少也收万把斤,三轮儿运到粮食市场,至少也卖万数元。
  这就是现今的陇中村庄,玉米的金黄温暖着的村庄。
  再也不是过去的薄田陡洼,再也不是过去的广种薄收。挖掘机、推土机已将坡地改造为一级级的梯田。就这样,大个子的玉米来到了山湾。据说是美国种子,才那样高产,才那么好吃。真的,中秋前后,掰下嫩玉米棒子,煮上一锅,又香又甜,比城里那“真空包装”的好吃多了。说也奇怪,这些“美国种”,很适宜这里的土壤呢,一走进梯田,就长得茁壮,让那些瘦弱的麦子豆子相形见绌。春天,真正是一场“白色革命”,大半的梯田里都铺上了地膜,点种了玉米;夏天,梯田里一块块绿色的方阵在行进;秋风吹来,沙沙声响,真像是披着金甲的大兵们在操戈向前。几场寒霜后,大片的玉米倒下了,玉米棒子堆成了山。种得多的,一年竟产好几万斤。玉米换来了“突突、突突”的三轮车,换来了满院砖房,换来了好日子。
  几年前,村民们还固守着旧传统,惊蛰种扁豆,谷雨种胡麻。一年下来,吃的也不够,别说卖粮食赚钱了。那个时候,乡干部也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种田的时候,乡干部走到地头,开导村民大面积种洋芋,种地膜玉米,村民总是不听,往往会遭白眼后,无功而返。任务完不成,乡上领导批评,工资也领不全。乡干部就哀叹:真是农民意识呀,农民的头脑是榆木疙瘩——却忘了自己的爹也是农民,自己是农校毕业后才当上乡干部的。再说了,“催粮要款”、“刮宫流产”也惹得村民不高兴,逼得急了,村民打干部的事也时有发生。那个时候当乡干部难呀,下乡到农户,不要说混一顿饭,连一瓢水也没人愿意给。
  现在,一切都变了。一年又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了农村里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先是免了农业税,农民种地有了补贴,接着又整村连片推进梯田建设。祖祖辈辈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到今天,全都变成了事实。过去的荒坡陡洼,变成了平展展的梯田;过去一年的产出大半交给了粮站,现在不但粮食是自己的,还领种粮补贴。不好好种田还说得过去吗?外出打工?嗨,把自家的田种上了再去外面混它几个月还不成吗?
  于是,就想办法种好田。乡政府也不是过去的乡政府,不但有扶贫的低价化肥,还有低价地膜;不但提供好种子,还有人专门来到田间地头讲解地膜玉米的种法儿。就这样,农人们将信将疑地,豁出一块地种上地膜玉米。没想到,一种就成功。小小两亩地,竟产几千斤粮食!鸡有吃的了,猪有吃的了,一大堆玉米秸秆,两头牛一年吃不完,那脱了粒的玉米棒芯子,放在火炉里也腾起熊熊大火。这玉米,全身都是宝哇。
  于是,就尝到了种玉米的甜头;于是,就扩大再生产。现在,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一分为三,一分种药材,一分种玉米,一分种洋芋。再也不种那难种难收产出低的麦子豆子了,吃白面到街上去买,有了钱,还怕咋的?
  现在,每一家门前堆着高高的玉米秸秆,看家狗正卧在阳光下熟睡。推开门,满院子的金黄。拆了土坯房,崭新的红砖房里,有了彩电、冰箱,有了沙发、茶几,厨房里飘出了炒猪肉的香味、包子的香味、饺子的香味。不远处的场院里,一群鸡正在啄食主人撒下的金黄颗粒,两头毛色光亮的鲁西肥牛正在反刍玉米饲料。再往远处,一级级的梯田里还留着玉米的秸秆。
  好暖和呀,金黄的玉米的村庄。 [ 本帖最后由 赵国宝 于 2013-3-5 20:48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