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玉米堆上的麻雀们

2020-09-17抒情散文青衫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8 编辑

  我以为自己近期不会触碰文字了,直到看到那些玉米。那些玉米堆在父亲和母亲的小院子里。有几只铁栅里已经填满了玉米,靠墙站着,一个个的玉米棒子紧挨着,形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8 编辑 <br /><br />  我以为自己近期不会触碰文字了,直到看到那些玉米。那些玉米堆在父亲和母亲的小院子里。有几只铁栅里已经填满了玉米,靠墙站着,一个个的玉米棒子紧挨着,形成一个圆滚滚的柱状体,让人看了感觉心里很踏实。一些扒了皮的玉米堆在地上,还有一些没有扒皮的在一边,边上是一块用来盖玉米的旧塑料布。从进入院子的那一刻起,它们就以近乎杂乱地状态涌入我的眼帘,让我如此近切地贴近秋天,贴近它的颜色、气味和内里诸般,包括那些玉米堆上的麻雀们。
  母亲没在家,麻雀们暂时主宰了这个院子里的一切,包括秋天,包括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声音。于我而言,麻雀似乎是陌生的。我有理由相信,于这个院子里的麻雀而言,我也是陌生的,像是远方来客,像是隔开了一个季节,我在夏天,而它们已经在了秋天。我站在院子里,站在玉米堆旁,看着眼前的秋天,看着秋天里的玉米,看着秋天里的麻雀,像是隔了一条河。这条河既陌生,又熟悉,在这个秋天的下午,我以一种近乎平静的状态站在河边,像是一枚久违的星子,或是一局残棋,或是一座裂了缝的小桥。我看着它们,它们也看着我,相对无言,像是什么都不必说,像是彼此都懂了,或是根本没必要懂。
  离开文字有些时日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与文字的距离越来越远。这让我隐约感觉有些惶恐。因为矛盾。在以前触碰文字的那些日子里,自己与文字的距离是如此近切,它们以一种超乎常态的形式和质地进入我的生活,影响了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精神状态。那些日子有着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形态,且不只秋天,不只一个季节。那些日子填充着我,一个个紧挨着,像装在铁栅里的玉米,也像散在地上的,扒了皮的或是带着皮的,也像那块旧的塑料布,也像那些蹦蹦跳跳的麻雀们。在某一刻,在某些时日,它们曾经主宰了我的院子,像那些麻雀们所做的一样。
  在离开文字的那段日子里,于我而言,文字变得越来越模糊,它们的形状、排列、意义,美好连同纷争都变得模糊不堪,像是一条断了流的河。河水不见了,像是去了看不见的远方。然而河依旧在,河水的印记依旧在,以清晰可辨的样子写在河床,躺在河底,映入树的眼睛,连同草,连同野花,连同叫不出名字的飞鸟。在那段日子里,我像空了的铁栅,像空了的院子,像空了的河床,像空了的星空,像空了的眼眸和曾经温热的胸腔。
  在那段日子里,伴随文字离开的,还有人,还有与文字相关的人和事,美好连同纷争,温热和凉薄。回眸望去,像是一盘残棋,黑白之间,楚河汉界早已模糊不清,像是起了一团雾,将过往层层笼罩,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曾经执子,把握黑白,我甚至怀疑,在那个空空的凳子上,自己是否曾经坐过,我甚至怀疑,那个模糊的影子是否真正的自己。
  母亲进门了,惊讶于我的突然而至。对于母亲的进门,玉米堆上的麻雀们一点也不惊讶,也许在它们看来,母亲臃肿的腰身、迟缓的动作、粗糙的声音,已经对它们构不成任何威胁。也是,母亲从一进门就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身上,而对那些曾经主宰过小院的麻雀们视而不见,连同那些铁栅、玉米、塑料布,甚至秋天。
  秋深了。母亲从春天一路走来,早已变得不再年轻,早已变得麻木不堪。否则,她对于那些麻雀们的视而不见似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如同我离开文字的经历一样。好在于文字而言,母亲是陌生的,虽然上过几年学,粗识得几个字,略强于睁眼瞎。对于这种陌生,或许是一件好事。不亲近,自然不会远离,不远离,自然不会惶恐。对于这种所谓的好,母亲似乎从未得知,从未体会过。可是在我看来,母亲对于能够识文断字又有一种天然地崇敬,这种崇敬从春天一路走来,化为花叶虫草,细雨斜风,化为汗滴禾下,骨节粗壮,化为得知儿子榜上有名时的喜不自禁、眼窝湿热。
  母亲进门时手里提着四包简装的点心,说是娘家一个婶子没了,晚上发盘缠,她得去吊唁。母亲一边换衣服,一边嘱咐大哥的女儿菲菲晚上做饭的事,说冰箱里有鱼、肉,还有一只真空扒鸡,床底下有芸豆和土豆,想吃别的青菜就去后院贩菜的邻居家去拿。母亲换上一件半新毛衣,然后套上外套,笑着对侄女说嗨,里面穿的好坏谁能看见呀。侄女嘿嘿笑了,像是对母亲的粗线条早已经习已为常。
  母亲走了,骑着电动三轮车,摇摇晃晃出了门。天色渐渐暗下来,玉米堆显得不像在阳光下那样金黄耀眼,麻雀们早早收了身子,隐匿于秋天里的某个角落,团聚或是分离。
  父亲也走了。前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工地上催得急,提前回去了。本来说好的,等他和侄女从天津回来我就回家,一家人聚聚,结果没等侄女回来,他又回了天津,生生错过。这让我感觉有点遗憾。在我看来,没有了父亲的在家,家真的像一只旧碗缺了一大块,没有办法锔上。
  现在倒好,父亲母亲都走了,麻雀们也走了,原本满满当当的院子一时没了主宰,这让我和侄女的回家似乎不知不觉间错了位。虽然这种离开都是暂时的,但是我仍然感觉到隐隐的不适应,甚至惶恐,一如自己于文字的离开。
  晚饭是我和嫂子侄女合作完成的,我炖了鱼,炒了青椒土豆丝,嫂子做了几样菜,侄女撕的扒鸡。我们在厨房里忙活着,偶尔说几句闲话,找盘子,找葱,找刷锅的工具。厨房不大,靠墙一个旧菜橱,一个放刀具板子杂物的板床,一只盛放垃圾的旧脸盆,煤气罐灶,水桶,各种调料。如果父亲和母亲在,我们一般不用动手,打打下手,端端菜就行了。我站在灶前,听任炸过的鱼块在火的烘烤下汩汩作响。我站在灶前,端详着厨房里的一切,那些器具有些年月了,有的甚至超过我的年龄,这让自己在某一瞬间陷入恍惚,像是去了陌生的过往,像是逆流回溯,像是看到了干枯的河床,像是看到父亲母亲从源头一路走来,像是看到躺在河底的陌生脚印。
  我和哥哥喝了酒。酒越喝越多,话越来越稠。后来母亲和弟弟回来了。然后一家人继续说话,说到夜深。母亲说哥哥喝多了,净说些车轱辘话。我也喝多了,早已经记不清说话的主题。我记得一个细节,说起侄女小时候的事,是在放暑假,菲菲大概有两岁多一点吧,躺在八仙桌上,翘着二郎腿,光着胖脚丫,听我给她吹口琴,我逗她,你会吹吧,她说不会,说长大了就会了。这让我感觉很是惊讶……我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和哥哥一样的车轱辘话,灯光下,一家人笑吟吟地看着我,侄女笑得特别甜。
  夜深了,外面安静下来,玉米堆早已经分辨不出颜色,连同秋天。那些麻雀们早已经进入梦乡,进入属于自己的河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