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水的物语之四 : 冰

2020-09-24叙事散文季大相

水的物语之四 : 冰
季大相“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数九歌》中对寒冬季节生动、形象地描绘。如今,寒冬腊月天湖河里的水还会结冰,但结出的却是薄薄的层面,一、两个暖阳的照射,它又复融于水。儿时冰上走,穿行戏耍河两岸的场景,
水的物语之四 : 冰
季大相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数九歌》中对寒冬季节生动、形象地描绘。如今,寒冬腊月天湖河里的水还会结冰,但结出的却是薄薄的层面,一、两个暖阳的照射,它又复融于水。儿时冰上走,穿行戏耍河两岸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回味咀嚼,不经意间,心头便滋生出一种失落感。

我的儿时岁月是在大集体年代度过的,那时,人们生存的耐受能力,可以用“超强”两字来形容。因为“穷”字沾身,乡村里夏秋季赤膊、赤脚的人比比皆是,虽形象不雅,倒也能较轻松地将日子打发过去。进入冬天,许多人身上依旧是单衣薄衫的,浑身皮肤青紫,牙齿与嘴唇打颤的声音清晰可闻。即使穿件棉衣,也是油垢垢、污渍渍的,看不清布的颜色。北风怒吼,寒潮来袭,冷气肆无忌惮地钻入肌肤,摄取人的能量。床上的棉被,又窄又薄,没办法,芦柴席子底下铺上厚厚的一层稻草,这在增加热量的同时,也成为有利于跳蚤繁衍的温床。跳蚤咬人,除了瘙痒外,还会鼓起一个个的小疙瘩,挺折磨人的。围着火盆烤火,是农家普遍的取暖方式,大多数人家使用的是泥巴打的火盆,盆底放点锯木屑、稻壳、麦穰子等,以保持火脚不熄。加之经常使用豆秸、花生藤、柴禾烘火,家家户户的房间墙壁、屋脊,到处都被烟熏火燎得黑乎乎的,人不心挨上去,衣服一大片污渍,甚至吃饭时,屋脊上冷不丁地落下一团黑灰,刚好砸入碗里,让人食欲全无。

那年月保暖条件差,甚至泡热水脚也是奢侈地享受,好多大人、小孩手脚被冻坏,特别是脚后跟,裂开大大的豁口,又因为少了热水泡脚的滋养,脚后跟积蓄出厚厚的一层污垢,与裂口处翻卷出的渗血珠的皮肉相映衬,红黑相间,行走时,一张一合,像婴儿的小嘴在蠕动。不过,人们已习以为常,谁也不会将手脚的冻裂口当一回事儿。不过,晚上睡觉时,大多数人都要遭受一次折磨,那脚后跟溃烂的皮肤与鞋帮粘连在一起,使脱鞋子成了一件考验人意志力的事。一天晚上,我的脚后跟一块约拇指指甲大小的皮肤与鞋帮粘连在一起,轻轻地一拽就钻心地疼,自己护疼,好长时间也没有将脚上的鞋子脱下来。见状,二姐走过来说:“让我看看呢……”嘴里说着,两手抓住鞋尖和鞋跟,猛地往下一拉,“啊!”立时,痛得我一声惨叫。鞋子是脱下来了,但脚后跟也被扯下了一块皮,血肉模糊,痛得我一夜碾转反侧,无法入睡。

冬腊月天,万物萧瑟,生命也缺少了颜色,行人拢着手,佝偻着背,匆匆奔走,在脚步中才感受到一丝生机在轮回。那时,寒冷的日子,大人们是闲不住的,要参加生产队挑河泥等劳动,还有水利工程,都是出力气的苦力活。难得有一个清闲的日子,大人们总爱习惯三五成群地挨坐在草堆旁边,晒太阳、侃大山,或者依草而卧,懒洋洋地在太阳底下美美地睡上一觉。除了玩斗鸡等游戏外,往日微波荡漾的河面,因为结着厚厚一层冰冻,则成了孩子们戏耍追逐的乐园。冰层真厚,背阴处甚至冻结至河底,使河底的淤泥与冰层之间没有一丝水的液体阻隔,即使是暴露在阳光下,冰层也厚至一尺左右,河南岸和河北岸的大人、孩子来往,很少有人绕道走大路,而是直接从冰面上穿行,节约了不少路程。尤其是孩子们,宁愿将时间花费在冰面上玩耍,也不情愿去绕道多跑几步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事实亦是如此。池塘、沟渠……只要有水结成冰的地方,基本上都能看到人的身影。小沟渠里,几名儿童围聚在一起,在冰面上敲出呈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小洞,玩起了玻璃球;大池塘的冰面上,一群少年,甚至还有青年人,依次排队,等候王二叔提供的滑轮板,滑轮板是用四个废旧轴承分两个一组,分别钉在两块木板下面,轮板上面钉有前后两根细绳索,人站在轮板上面,拿绳子将脚与轮板牢牢地绑紧,然后手抓一根约一米长的细竹竿,朝冰面一撑,“呼”地一声,人便随着轮板窜出去,在天然的溜冰场上酣畅淋漓的尽兴玩耍,旋转、跳跃,甚至还有人翻起“空心筋斗”来,博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人在冰面上玩耍,潜在危险还是有的,只不过习以为常,并没有去注意而已。我曾亲历过一次冰窟大营救的场景。那是一九八一年的初冬,一场寒流来袭,原本流动的绿色液体,一夜之间被冰封成固体。背阴的小沟渠里结成了厚厚的冰,但大池塘里,冰层厚薄不一,肉眼就能瞧出端倪,这毕竟是第一场寒潮,来得还不够猛烈。再说,厚厚的冰层,也是水波遭受寒潮侵袭而一层层的薄积成厚的。十一岁的阿郎,早晨起床后就率先跑到家门前的池塘里,在冰面上玩耍起来。阿郎父亲尾随至岸边,厉声呵斥道:“快上来,冰还未结厚呢!要掉下去能把你小命送了……” 可阿郎依仗自己人小体轻的优势,不但没有理会父亲地招呼,反而调皮、逞能地倒在冰面上耍起了“就地十八滚”,急得他父亲站在岸边只跺脚,又不能上前去硬揪他上来,因为此时的冰面还承受不住一个成人的重负。

突然,池塘的冰面上传来“咚”的一声,我和几个站在岸边观望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地向声响处望去,冰面上已不见了阿郎的踪影。接着,又听到一声“咚”,阿郎父亲奋不顾身地跳入冰窟,去救阿郎。此时,阿郎的头不时地冒出冰面,不停地呼喊:“救我……”“不要慌,我来了。”阿郎的父亲一边回应,一边奋力地向他游过去。冰面“咯吱、咯吱”地裂开缝隙,成了障碍,阿郎的父亲在池塘里受阻,前行速度缓慢。眼看阿郎呼救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急得他父亲双臂齐舞,拼命地拨拉横挡在身前的冰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听到我们一群小伙伴的呼救声后,宝二叔赶到,看了看池塘里的情形,他并没有立即跳入冰冻里救人,而是跑到阿郎家门前,猛力地将他家的一间棚子撞倒,扛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迅速跑到池塘边,将木棒扔进池塘,人随之跳下水,抱着浮起的木棒向前推行,冰块纷纷向两侧翻滚,使人得以顺利前行。很快,宝二叔就游到了阿郎的身侧,将他抱起,又借助木棒破冰,回到了岸上。因受惊吓,加之在彻骨的冷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阿郎昏厥了过去。众人七手八脚地换下了阿郎身上湿漉漉的衣服,身上捂盖两床棉被,用庄上唯一的老陈家的一辆跑运输的毛驴车送到县医院抢救。这一住就是半个月,花掉了三百多块钱,阿郎家的一窝猪仔卖掉,才勉强支付了他的医疗费。一次,阿郎与我们一帮伙伴在池塘的冰面上玩玻璃球时,被他父亲瞧见,训斥道:“你就不知好歹,上次全家人花了几个月养的一窝猪,全跟你泡汤了。还不上来滚回家去。”阿郎自知理屈,灰溜溜地爬上岸,耷拉着脑袋尾随在父亲身后回家。

俗话说:冰冻响,萝卜长。说的是胡萝卜的生长习性。小时候,冬腊月里的雨雪天过后,屋檐边密密麻麻地挂着尖长的冰凌,亮晶晶的,形状像一根根胡萝卜悬挂在那里,甚是壮观美哉。几个小伙伴聚拢一起,站到大板凳上,从屋檐边摘下冰凌,塞入嘴巴咬一口,“咯喳咯喳”地咀嚼起来,享受冰棍的滋味。如被大人看到,一声暴吼,“要死了,这天吃冰冻块,就不怕心被冻僵了。”见状,我们赶紧扔掉冰凌,扮个鬼脸,作害怕状,扭身逃之夭夭,另找一个地方继续玩耍。

近年来,我曾多次在寒冬腊月天到乡村的池塘、沟渠边转悠,向那薄薄的一层冰面上,扔一块小泥巴,“咚”泥巴冒个泡儿直落水底。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儿时在冰面上戏耍的场景,在家乡真的已不可再复制了。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1-7-10 07:3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