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水磨啊,水磨……

2020-09-21抒情散文刘彦林
一条落差极大的涓涓小溪,以柔中带刚的强劲气势穿越磨坊下的渡槽,并推动木轮向前转动。那水坠落深潭时撞击出哗哗的水流之声,如生根一般深入记忆的沟回,无时不拍打着心灵的堤岸……每当回想起这一幕景象,记忆的门扉便紧随童年时光打开。那年我刚七岁,暑假

一条落差极大的涓涓小溪,以柔中带刚的强劲气势穿越磨坊下的渡槽,并推动木轮向前转动。那水坠落深潭时撞击出哗哗的水流之声,如生根一般深入记忆的沟回,无时不拍打着心灵的堤岸…… 每当回想起这一幕景象,记忆的门扉便紧随童年时光打开。那年我刚七岁,暑假未至就被母亲领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是我的故乡,也是母亲的家乡,更是父亲随着爷爷举家迁徙时带不走的一腔浓情。当时,母亲想赶在割麦前抵达,结果去得太早。在开镰前的闲暇日子,母亲又领我去几里之外的二叔家——那个名叫刘家沟的村子,据说几乎没有一个其他姓的人。那里,是父亲的先辈栖居了几代人的“家园”。 二叔是父亲的亲哥。他家的新房,就盖在先前老屋的旧址上。家门前,即是一条清冽的河流。河边的土坎上有座老式房子,下部有水流从木轮上流过打击出节奏铿锵的水声。询问母亲,才知是一座水磨。由于第一次见到,对它如何加工面粉很是好奇。母亲三言两语告诉了我——那溪水冲在木轮上的方格里,推动木轮转动并牵引立轴旋转,木轴上面安装着的两扇石质大磨盘,木轴带动石磨旋转,就可以磨出面粉。之后,又领我走进光线昏暗的磨房内,让我目睹磨盘将小麦吞进圆形小孔,又在迟缓而沉重的转动中把面粉送出磨盘。原来,水磨就是如此让粮食转换成供人们食用的面粉的?! 在离开二叔家前的几天里,我总爱站在距水磨不远的地方,看着念渠里的水流从上游飞奔而来,通过小渡槽的归结和整合后迅速冲向磨轮:有时,水流推动磨轮吱吱呀呀转动着,像背负重荷的老人粗重的喘息和浑身酸痛的呻吟;有时,水流不必把磨轮推动,经过磨轮的阻碍形成一道小型瀑布,水花四溅,如珠似玉,跌落深潭时激荡起圈圈波纹,把叮咚的琴音一波波传递,让一个孩童的耳廓里充盈着纯美的天籁,又在记忆的田地上点播下诸多的奇思和猜想。而这样的水磨,在返回外婆家的沿途,我又看到了几座,而且和我跟着二叔去人迹罕至的高流沟看到的相仿,无一例外都是面容显露着苍老的神情,黝黑的木板墙如出一辙的满脸风霜和伤迹遍体,而更多的时候都静默着等前来磨面的人…… 几年之后,当我十二岁时,又跟着母亲,以及同去的父亲、姐姐去老家。在记忆中闲置了五年光阴的那几座水磨里,我再也没有发现磨主人升腾起的袅袅炊烟,更没有看到有谁把粮食背进磨坊里去。不用细究,水磨已经足够苍老了,它是遭到了人们的冷落和遗忘;更不用说,是现代化的电钢磨,把曾经的老主顾对水磨的恩情、感激和宠幸掠夺得不剩分毫。及至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那一年,我独自一人沿着父母令我走过的老路,去老家看望年迈的外爷、外婆和二爷他们,这也是我至今与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更是诀别。所到之处,熟悉的几座水磨全都没了踪影。原来,我想从水磨身上探寻更多过往的,然而这一愿望落空了,也没法弥补了。水磨们,竟然比时光苍老的更快,撤退的更快,消失的更加彻底而决绝…… 那几座水磨,我初次和它们相见时,已经是沧桑涂满脸庞。它的诞生比,要我要早上好多年;当我正值壮年时,它却抵达生命的末路,把自己的往昔,连同木板搭建成的身体,逐渐揉碎在水流清洗过千百年的河道中,道这就是不可逆转的宿命?水磨的生命轨迹,应该说既是一种无言的暗示和提醒,又是一句直白的哲理和告诫。可是,读懂水磨无言之语的人又有几何?老水磨啊,我可以举起虔诚的右手对天盟誓,我绝不会让你比我的生命更早离开我的灵魂栖息的疆域的! 而对于水磨,如何把玉米、小麦等粮食咬碎成面粉,有关的细节我一直都是在测度中,一次次于脑海里模拟着的。补上这一课的,是在九十三岁丢下我们而去的奶奶那儿。大约是1985年前后,父亲给家里买来了一合小石磨。重不过二十斤,磨盘直径大不过脸盆。上磨盘侧面安有光滑的木把。奶奶左手推动木把,右手将玉米粒接连扫进磨盘中的小孔里。随着咯咯叭叭的破碎之声,两扇磨盘的合缝处就淌出玉米粉碎的屑末。看着奶奶把玉米变成面粉的过程,不仅脸上带着惬意和欣喜,还让我嗅到了面粉内藏的甜香,更如感受到了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的宽慰和熨帖。当然,我也效仿了奶奶劳作的流程,让一粒粒玉米瞬间粉身碎骨,并出脱成人们需要的细滑的面粉,我也在体验这一乐趣的过程中,享受到源自生活的朴素情怀和美好的心境。后来,在奶奶清理磨盘时,我看到一道道旋转有度,而且凿刻精细的石头的纹路——那才是咬碎粮食的牙齿——有着好看花纹的石质的牙齿,却有着看不见的锋利、尖锐、坚韧和力量。下面的磨盘中间的小木楔,才是稳固两扇磨盘摩擦关系的关键部位。那时,我突然明白:先前在老家见到的水磨,就是水流推动的那扇磨盘和另一扇固定的磨盘互相“摩擦”着,才把一个村庄的人赖以生存的粮食磨成面粉的。那功劳,不可轻易忘怀,确切的说有奔流而下的水流一份,也是两扇磨盘纠缠不清而“势不两立”的结果。只不过,吃着它磨的面粉的人长大了,又老去了,而水磨上的木板也腐朽了,连那一个个磨盘,也把自己磨损的越来越清瘦,越来越失去啃咬粮食的刚性了。 水磨,的确是年老了。像一位耄耋老人,被水流慢慢带到生命的垂暮之年。这种归宿,多少让人心生伤感。去年五月初,跟随朋友去悟真山观赏千年红杜鹃的途中,在游龙的沿川村和山寨社,又见到了两座让人心生倒塌之忧的水磨,依然是相似的木板墙,似曾相识的大木轮,静默在阳光的抚摸中泅渡时光。引水的念渠、木渡槽,也没有水流经过。通过木板墙的裂缝,也没有看到应有的大磨盘。眼前的景象表明,水磨一定是弃用有些年月了。看来,一切进入老年的事物,都不可阻挡地遭遇拆除和瓦解,最终被流放于风霜雪雨的摧毁之下。遗留在墙体上的“农业学大寨”,尽管斑驳,但痕迹可辨,又表明此处存在过的一段有关的时光留下的烙痕。水磨的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时光相比,短暂的让人不敢画上对等的符号;人类的生命,和奔流不息的河流相比,更如箭簇过隙那样瞬时。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真是“无可奈花落去”啊。包括老水磨在内,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不也是在这样的境遇中被迫离开我们的吗?此种时刻,真让人心生难断的不舍和牵动肝肠的怀念。而且,水磨以不可阻挡的消亡,以它自己的方式教导我们,对生命要更加珍爱,对人生要更加看重,对时光要更加敬畏…… 老水磨啊,即使是“曾经沧海变桑田”,我依然相信你会亘久地在我灵魂的高地上,不停歇地转动磨轮,粉碎诸多的幽怨,让稔熟的生活之味时刻充盈着我不想荒芜的心田,不愿虚度的人生……

[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3-10-23 09:5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