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风静静吹过田野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风静静吹过田野

                    1
     午后,走上老屋门前的一片田野。
     稻子已被割下,田野里只剩下半尺来长的稻们的下半身,秃秃地立着,有些歪歪斜斜,大部分虽经收割机碾压过,依然保持固有的姿态。萧肃、静默,像一群哲人低头沉思。
     这是秋天田野的另一种姿势。以前我怎么从没见过,准确地说,是从没真正感悟过?
     如今,我对于田野的全部印象,似乎基本停留在年少时光里。我的家乡地处皖南,古属徽州,但离徽州还是有些距离的。但那样的粉墙黛瓦、那样的一湾水塘、一畈田以及飘荡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不用想象,即可入梦。
     到底是江南,底色终究差不离。

                      2
     金黄。油绿。灿烂。沉寂。那些停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田野,通过色彩铺陈,通过景象勾勒,使村庄现出诗意的光辉,尽管那时我还小,并不明白诗是什么。
     我固执地以为,只有那时的田野才是活泼、热烈,具备乡村味道的。一年四季的绝大多数时间,田野总是以一种奔跑的姿态呈现,与之相适应的是另一种奔跑的父亲母亲。
     春日载阳,是门前的梨花、桃花叫醒了村庄,还是惊蛰的鸟虫使田野复苏?我只看见,父亲背着犁耙下田去了,牛儿在前,父亲在后。脚印走过脚印,几天以后,那方田便出落得规整明净了,仿佛待嫁的少女,宁静的心房盛开期待。而几只白鹭停留在水中央,那么恰巧。
     插秧时节,村子里热闹起来,大伙儿栽完了东家栽西家。只见田野里一排排人,一行行绿,人移动到那里,绿便跟进到那里,一会儿,秧苗便挤满了整个田野。有时,我们小孩子也想凑个热闹,看着大人干净利落的身手,佩服归佩服,心里还是有些不服输。卷起裤管,扎进田里,水凉沁沁,栽了几棵秧,猛然间看见吸附在腿上的蚂蝗,不由大叫一声,逃之夭夭。
     算了,算了,还是回家写作业去,那才是正事。大人们笑着。
     我的正经事是读书做作业,我的成绩一直不错,是当时村里人用来夸奖的典范。这点,让父母骄傲不已。细算起来,那时我总共至多栽过三五回秧,有几株小秧苗长大成人,那并不是我关心的事。
     但对于割稻,我是欢喜的。金黄,金亮亮的黄,首先是那颜色吸引了我,纯粹,浓烈,较之梵高的向日葵的色彩更为绚烂,更接近田野的本真。看着将我远远甩在身后的父母的背影,每一次挥动镰刀,每一次弯腰起身,都好似一种仪式。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我和弟弟也使劲割呀割, 大家挥镰割稻的情景,像是赶赴秋天的盛宴。直到后来,汗水越来越浓,双手越来越沉重,一屁股瘫坐在田埂上,再也不愿起来……
     也许,每个农村少年割稻或割麦的经历,说到底是成长的一部分。及至长大,不管是选择离开还是不得已接近土地,都与这段体验有关。而爱与忧愁的双色花,田野盛开,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3

     “你们劳作,故能与大地和大地的精神同步。劳作时你们便是一根芦苇,当万物齐声合唱时,惟独自己沉寂无声?你们辛勤劳动,便是热爱生命。在劳动中热爱生命,便是通晓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多年以后,当我读到纪伯伦的句子,心里一片澄明。
     风静静吹过田野,儿女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也许只有大地深处,隐约传来几声沉重的叹息。
     我想,其实我并不懂田野、田野事物,以及上面劳作我的父亲母亲。我只是偶尔打马从田野旁经过,带着几分不值钱的清愁,无力为村庄的改变做些什么。
     只是过客,不是归人……

                  4

     稻子已被割下,新一季的庄稼还没种上。停止奔跑的田野,呼应着一个人的内心沉思。或者说一个人的内心沉思,呼应着此时的秋天。
     它暂时停止了奔跑,这是一段宝贵的时间,等在季节之外,进入沉思。反刍过去的生长,只有这时,田野内心沉睡的词语才蠢蠢欲动。从初萌到回归,从喧哗到寂静,田野的历史,像极了一个人的一生,轮回流转,生生不息。
     ……
     沿着田埂一路走着,依稀听见青草低声耳语,来啦,来啦。
     还是少年时的抚弄我脚踝的那片草么?我问自己。可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走吧,走吧!千万要离开这片田野……双亲的话语字字千钧,我明了将土地进行到底的不堪重负,使他们下定这样的决心。
     走吧,走吧……话语低回荡漾。从此,大地上的些微响动,田野里心灵唱和,离我越来越远。城里的我,除了偶尔的念想,念想渐入暮年的双亲,依然沉重的土地,我的美丽乡愁,仅限于冥想之中。
     而生活,在不断的找寻和背离中,一日,一日,倏忽过去了。

                                                                                                                   (已发《江南晚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