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武七的坚韧

2020-12-14叙事散文武俊岭
一1838年,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冠县柳林镇武庄,诞生了一个异于常人千倍万倍的人物。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一是动乱,1860年,捻军进入山东。冠县的一位叫做宋景诗的伙计组织起一帮年轻人,成立了黑旗军,焚烧了县署。其后,黑旗军对于清廷或战或降,在鲁
  一
  1838年,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冠县柳林镇武庄,诞生了一个异于常人千倍万倍的人物。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一是动乱,1860年,捻军进入山东。冠县的一位叫做宋景诗的伙计组织起一帮年轻人,成立了黑旗军,焚烧了县署。其后,黑旗军对于清廷或战或降,在鲁西纵横驰骋了好多年;还配合捻军于曹州击毙了僧格林沁——黑旗军的事迹,剧作家陈白尘曾于1954年1月写过一个剧本,名《宋景诗》。二是奢侈,此风因大运河水运发达而滋生。大运河两岸的富有人家,肥马轻裘,飞鹰走狗,六博美食,艳妇媚妓,使得无知少年们艳羡不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不慕别人横刀立马的威风,不羡别人妻妾成群的艳福,从二十一岁(1859年)开始,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通过乞讨等许多无所不用其极的办法,为兴学而积下了一定的钱财。他先后兴办了三处义学。他的义行被山东巡抚张曜听说以后,亲自召见。并下令免证义学钱粮和徭役。同时,奏请光绪皇帝,向他颁发了“乐善好施”的匾额。光绪皇帝授予他“义学正”的名号,并赏穿黄马褂。1896年6月5日,他在临清御史巷义塾师生们的朗朗的读书声中含笑而逝,终年只有59岁。师生的哭声如风如雨,市民们也都闻声泪下。出殡时,自动送殡者一万多人。人们遵其遗嘱,归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边。1906年,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这个人就是武七。因其在兄妹中排行为七,故名。清廷在嘉奖他行乞兴学的义举时,把七改为了训字。   二
  武训行乞兴学的念头,源于那次平白无故地遭到的毒打。7岁丧父的武训,在14岁之前,是靠乞讨为生的。他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年纪大了一点之后,他离家为人佣工。雇主因见他是一个文盲,便屡屡欺侮。甚至于一个财主还以假帐相欺,说三年的工钱已经支完。武训与之争辩,反被诬为讹赖,进而又被狠狠地毒打了一顿。武训回到家中,气得口吐白沫,病倒三日,不食不语。   在这三日里,武训肯定是思考了很多东西的。也许他想过去拜武师学艺,然后好与财主算帐;也许他想到过去投奔捻军,用打打杀杀来一除心中恶气;也许他想过去学习经商,在财力上超过那位毒打他的财主;也许……,但他最后决定的行动却是:行乞兴学。   三
  漫长的三十年,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三十年啊。在这三十年中,武训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积钱办学。为了这个目标,他把人之大欲都灭绝了。在他有了一些钱财之后,别人劝他娶妻成家,艺人似的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亲情,更不在武训的顾及范围之内。面对兄长亲友们求助的面孔,他唱道 :“不顾亲,不顾故,要修义学好几处。”   武训积累钱财的艰难写来让人心酸。21岁的他手持铜勺,肩背褡袋,破衣烂衫,在人家门口一站,便高声歌唱,以便讨得几文小钱。他乞讨的足迹很广,山东各地、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他都去过。他将讨得的较好的衣食卖掉,而自己只胡乱吃些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等东西充饥。在吃着这些东西时,他还忘不了歌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在进行这些劳作时,依然是要歌唱的:“接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在给财主当短工时,随时编出歌谣演唱,以冀主人一笑之余,好掏几个赏钱出来。他在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学着牲口的声音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给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得谢金。他还具有表演杂技的才能,立竖鼎、打车轮什么的,身姿十分潇洒。模仿蝎子的姿式往前爬行,也十分相像。他被人当做马骑,以两手、两膝、两脚六个支点支撑,能够往前狂奔数步。更有甚者,他还可以吃蛇蝎、吞砖瓦,以便能够更多地收取看客们的赏钱。他平时的形象十分滑稽:剪掉发辫的大部份,只在额角留一小辫。目的无非是招徕众人,求得施舍。   1868年,武训将分家所得的三亩土地变卖,加上十年行乞的积蓄,一共210多吊钱,全部交给别人代存生息。后来,武训又置地收租,以加快资金的积累速度。到1886年,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个时候,他感到资金积攒得差不多了,便决定创建义学。1888年,武训投入4000多吊钱,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了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四
  如果说武训在穷困的时候,生活上厉行节俭,人们还能理解。难解的是武训成为一个校长之后,还是过分地省吃俭用,继续着以前那样的自轻自贱的生活作风。武训置宴招待老师,他自己不做主陪,让当地的绅士代替。自己则站在门外,专门等候开始上菜时磕头感谢老师。宴罢人散之后,他便吃些残渣剩羹了事。   武训的下跪对象十分广泛。寻找任教老师,他要下跪。请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他要下跪。每逢开学之时,武训先拜老师,次拜学生。平时,他常去私塾探视。对于勤劳教事的老师,他叩跪致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他跪着请求人家有所悔过。对于贪玩的学生,他下跪,流泪无声地劝说:“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   武训的这一套感化措施,还十分有效。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勤奋教、学。“崇贤义塾”渐渐地兴旺起来。武训继续扩大办学规模,于1890年,资助一个叫了证的和尚在临清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还是依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于临清御史巷兴办了第三所义学。   五
  由于自幼便家境贫困,武训有着严重的营养不良的症状。后来,连续几十年的乞讨生涯,颠沛流离,白眼受尽;杂物果腹,残汁充饥;苦难如此,体质也就渐渐地坏了起来。1888年,年过半百的武训办起了第一所义学,按说是该消停一下,喘一口气,恢复恢复几十年的时间所积下的疲劳了。可他不,他在自奉甚薄的路途上行走习惯了。为了二十一岁时定下的那个高尚的目标,他义无返顾地继续自苦、继续自轻。他的生命当中,没有逸乐,没有休闲。他像一只黄牛似的,对于不远处的青草不闻不看,只顾在耕耘的征程上一直地往前走,往前走,直至精力耗尽、仆地而逝为止。   六
  武训的长期奋斗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三处义学,算是成果。清廷的褒奖,自然也不能不算。但这些,与武训的精神所给予后人的巨大影响相比,就显得很是微不足道了。   武训的业绩与精神受到世人的极大钦敬。一百多年来,社会各界名人纷纷题词赞美。全国范围内,出现以武训之名命名的学校多处。还曾一度将堂邑县改为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还在柳林创办了一处武训师范。建国后,电影工作者拍了一部电影,名《武训传》。人们以上的种种行为,包括清廷的奖励在内,都是在肯定武训一生毫无私念、行乞兴学的义行善举的。应该说,这种肯定是正确的。自然,否定的意见也有,那就是电影《武训传》拍出来不久便遭到了错误批判。还有,在文革闹剧当中,武训的坟墓也横遭破坏。但这些下作的行为,是无损于武训的光辉形象的。武训,已经成为了一个无私向善、振兴教育的耀眼的辉煌参照,从而比较出了部分宵小者的贪婪和渺小。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了大快人心的决定——为武训恢复名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