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过年打秋

2020-12-14叙事散文李有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13 编辑

  打秋,这不是要用拳脚或者棍棒去打秋天。再说,过年时间也不是秋季;加之,想打秋天你也打不了也无法打。打秋,这是故乡的一个方言词,意即荡秋千。打秋,这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13 编辑 <br /><br />  打秋,这不是要用拳脚或者棍棒去打秋天。再说,过年时间也不是秋季;加之,想打秋天你也打不了也无法打。打秋,这是故乡的一个方言词,意即荡秋千。打秋,这是故乡人过年的必修科目。在我印象中,故乡人每年过年都要打秋。
  年三十傍晚,那个以前叫社长现在叫村民小组长的人,就会按惯例地安排村里的年轻人,找来刚割好的驾皮。驾皮是用牛皮割成的细条,故乡人将其缚在牛架子上,以做驮东西用。因为驾皮很坚韧,刚割的驾皮一般是不会断裂的。加之,故乡人常常会用猪油涂在驾皮上,润滑驾皮,以使驾皮保持韧性的同时也具有柔性。因此,驾皮无疑成为了故乡人用来系秋千的理想“绳索”。找来驾皮后,就轮到故乡的“系秋人”登台表演了。故乡人把爬上树去栓好秋千绳的人叫为“系秋人”,这个“系秋人”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担当的,那必须是一个稳妥而且具有栓秋千经验的人。只有“系秋人”系好的秋千,才会又好荡,又安全。
  故乡有一棵千年细古榕,长得挺拔苍劲,它出土部分的根部足有三、四个人合围那么粗。它的枝杈旁逸斜出,每根枝杈都有水桶那么大。这棵千年细古榕,自然就成为了“系秋人”首选的系秋千树。在我印象中,故乡人每年打的驾皮秋都是系在这棵古木上的。“系秋人”小心翼翼地爬上这棵细古榕树后,选择了一根枝杈的一个理想位置,系上驾皮,秋千就系好了。系好秋千后,“系秋人”会捷足先登地先过一把秋千瘾。这叫“试秋”,以此证明驾皮秋经“系秋人”检验后已安全了。“系秋人”“试秋”后,故乡人才争先恐后地开始尽情地荡秋千了。
  每每过年期间,故乡的那棵千年细古榕树下,常常人头攒动。那些人,都是观看和等候打秋的人。而系在树上的秋千,也带着站在秋千里的人一起前后快幅地摆动。那棵千年细古榕,枝杈间就开始欢快地舞动。荡秋千的人随着摆幅的增加,不时发出满足的欢呼声。观看的人,看到兴头处,也时时发出声声喝彩。由于是过年,大家的穿着格外干净。红红绿绿的鲜艳穿着,自然十分惹眼。大家的心情都是十分欢快的,不论是打秋的,还是观看打秋的,脸上都露出欢喜的神情。此时的画面中,如果正好有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孩在打秋的话,那么,随着摆幅的加大,摆速的增加,肯定就像一团火在前后欢快地摆动。而围观的人,也就因为这团火而目不转睛地进行欣赏了。
  打秋一般是年轻人的活计,老年人很少参与其中,就津津有味地观看。年轻人们就这个下来,那个上去,纵情地荡。荡累了,就当观众;待休息好了,就又去荡。故乡人把喜欢荡秋千的人叫做“秋虱子”,故乡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秋虱子”,沾上秋千,就快乐得忘乎所以了。
  也难怪故乡每年都要系驾皮秋,也难怪故乡的年轻人那么热衷于打秋,毕竟,打秋那可是故乡人过年的一个传统的娱乐活动。故乡的打秋传统源于何时,为何人所创,已难以得知。一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想着打秋,忙着打秋,也没有人去刨根究底。大家打完驾皮秋,不想打了或者想换换胃口,还可以去打打“亚花车秋”。“亚花车秋”也是故乡打秋中除了驾皮秋以外的一个种类,那是在两根矗立的巨木中,一个可以作圆周转动的轴承载着一个呈轮子状分布的秋千,人就坐在圆周的木棍上系着的绳索里。打“亚花车秋”的时候,矗立的巨木两边分别站立着一个壮汉,使劲地转动这个轮子状的秋千。轮子飞速地转动起来,坐在轮子周边的人一圈一圈地作着圆周转动。转动得快的时候,就像一个悬空且不停转动的车轮,煞是好看,让观者不禁拍手叫好。打“亚花车秋”的人就紧抱着圆周边的木棍,尽享悬空转动的快感。
  虽然自小在农村长大,每年都能观看到打秋,但我却没有打过秋。也许,在故乡没有打过秋的年轻人就仅我而已了。这不是人家不让我打,也不是我不愿意打,而是我真的不敢打。我有恐高症,一到较高的地方,就感觉晕眩。我不敢尝试打驾皮秋,我怕在秋千摆动幅度大后自己不经意间松了手;我更不敢尝试打“亚花车秋”,我怕一坐上去,刚转动起来,就吓得面容失色。毕竟,生命诚可贵啊。我注定成不了故乡的“秋虱子”,我只能做一个打秋的忠实观众。但打秋也好,看打秋也好,只要快乐就好。过年,图的就是快乐。故乡过年设驾皮秋也好,支“亚花车秋”也罢,其目的就是要让故乡人度过一个块块乐乐的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