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离家37小时,邂逅哈尔滨》

2020-12-10抒情散文微雨含烟
《离家37小时,邂逅哈尔滨》“五一”节长假,没打算出门。五月一日清晨,迷迷糊糊地从被窝中被老公的电话揪起:“起来,咱们上哈尔滨。”天!上那儿干吗?我居住的小城树才刚刚绿,哈城可能还是一片荒凉。老公下班回来,看我刚起来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马上
       《离家37小时,邂逅哈尔滨》
  “五一”节长假,没打算出门。五月一日清晨,迷迷糊糊地从被窝中被老公的电话揪起:“起来,咱们上哈尔滨。”天!上那儿干吗?我居住的小城树才刚刚绿,哈城可能还是一片荒凉。老公下班回来,看我刚起来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马上动身。于是急忙吃饭、收拾背包,到出发的时候刚好用了一小时。九时十五分坐上开往哈城的火车。   从网上查: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那里就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至今保留了众多的历史遗迹。这样的城市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很久以来一直想去这个城市看看。但现在的节气,怕哈城展现的只能是建筑风格及民俗风情,哈城最美丽的季节应该是夏、秋、冬三季。心里虽这么想,还是一往无前地直奔哈城。            1417次列车   踏上去哈城的列车,心也踏实下来,不再想哈城值不值得现在去观赏了。   我座位的方向与列车前进的方向相反。车窗外的景物不停地倒退,一阵恍忽的感觉,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如果时间可以像列车一样倒退,就会有好多的好时光可以再现,那将是多美的事啊。   随着列车的北行,离家的方向越来越远。车过吉林,看到京桃树花开得七零八落,就要长叶子了。这里和我家乡的季节差不多。吉林,这个与我毗邻的城市,从没来过。这里居住着一些因文字而相识的朋友。此刻,我静静地随列车一起穿越她们的城市,想她们些刻或许正在举笔沉思,或者与家人团聚,或者也如我一样穿行在某一城市。再向北,发现树刚刚有了绿意,若是到了哈城……不能想象了。老公有些失望,说不如不去哈城了。我倒是坦然,既来之则安之吧。   “各位旅客,五一节快乐!感谢您乘坐本次列车。”正想着,列车员的声音传来。一位女列车员挎一篮袜子站在车箱中央。火车上,列车员兜售各种东西已不足为奇了。一来方便旅客,二来创收,一举多得。巧的是,昨天在单位刚听同事说火车上卖一种用钢刷都刷不破的袜子,没想到今天就让我遇到了。   列车员煞有介事地举起一把钢刷,真的在袜子上狠刷了几下,举起来,袜子不破不起毛,还真是如她宣传的样子。身边的人立刻掏钱抢购。我看看老公,知道他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不买。我们只是笑笑。   火车继续北行。这是一列从山东荷泽开往哈城的列车,列车员全部是山东口音。想到山东的姥姥,想到母亲,心里热乎乎的。到了午饭的时间,列车员推着餐车喊“盒饭,五元”,没几人买。大约过了一小时,列车员又推着车过来,盒饭的价钱已降到三元。当第三次推来时则变成两元一盒了。天,这盒饭贬值的真够快的。但总比卖不掉馊了好。侧面对座位置上不知何时上来一位老大爷,头发、胡子均白且有些长,很久没剪的样子。他着中山装,很旧,上面有不少油渍,身旁放着一个很脏的玻璃丝袋子。我的心一动。这是一位看起来很面善的老人。餐车就要推过去了,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撩起衣襟,用满是皱纹布满老茧的手摸进裤兜。他抖抖索索地掏出一沓纸币,没有五十元以上大钞,只是一些散币。他用唾沫蘸着手指数了一张两元的票子买了一盒饭。他开始快速地吃着,偶尔用呆滞的眼神观望一下周围的旅客。我看到他嚅动的喉结及瘦削的脸颊,内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另一位列车员走来,他在老人面前停下。大概是被老人的面容及装束勾住了脚步。打量了半天,问老人到哪下车。老人支吾了半天,列车员也没听清。又问了几遍,终是没听懂。末了,列车员告诉老人终点站是哈城,要他在那下车。不知道老人什么时候下的车,当我把视线从车窗外拉回的时候,他的座位已是空的了。           圣·索菲亚教堂   下车已是下午三点半了。转了好几家宾馆,终于在“大都汇”交了押金。时间有限,匆忙和老公拿了地图出发。   第一站来到有名的圣·索菲亚教堂。远远望过去,墨绿色洋葱形的屋顶顶着硕大的十字耸入云端, 幽深的窗棂,赭红色的砖墙及成群飞翔的鸽子把这座20世纪初修建的历史性建筑烘托得肃穆庄严又不乏生机。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始建于1907年3月,是参与中东铁路建设的沙俄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四年以后,人们又在木墙外部砌上一层砖墙,形成了一座砖木结构的教堂。到1923年,圣·索菲亚教堂进行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落成。重建后的圣·索菲亚教堂以肃穆凝重、宏伟壮观、典雅脱俗的拜占庭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俄国人在哈尔滨修建的十余座名称各异颇具规模的教堂中,圣·索菲亚教堂是最负盛名的了。这座高53.3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的教堂,是亚洲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当年,每当礼拜日的清晨及日落时分,十几座教堂骤然响起祈祷的钟声,使得东方古国的塞北名城哈尔滨笼罩着浓重的欧洲宗教气氛。1986年,市政府将圣·索菲亚教堂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圣·索菲亚教堂,经历了20世纪复杂多变的历史风云,不仅体现了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素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还兼具着展示新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之路的光荣使命。它的内部不仅陈列着各种基督教的用品,更有哈尔滨市发展图片展、沙盘展及建筑展。当夕阳西下,落日余辉斜照在洋葱形屋顶,教堂窗棂处不停飞翔的鸽子,游人频频举起的相机与赞叹,为这座严肃的教堂增添了生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进入教堂里参观,只是围着圣·索菲亚教堂用DV摄下了一组镜头。此时广场上空播放着“神秘园”之《夜曲》,悠扬的小提琴在广场上空回荡。仿佛回到100多年前的午后,虔诚的人们举步而来,风琴拉响,教堂中唱起圣诗……教堂广场中不停飞起又飞落的鸽子,不时停落在游人身边。许多游人捧着米粒喂着这些和平的天使。教堂侧门处刚巧有一对新人拍婚妙照的外景。淡粉色的婚纱,高挽的发髻,新娘娇俏的容颜更是为教堂添色加彩,吸引着前来参观教堂的游人。

           中央大街   与圣·索菲亚教堂仅两街相隔的便是哈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央大街”了。我们一路打听步行至中央大街时已是日落时分。大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街道两侧各种商店、酒吧、影楼等服务场所林立。整条街道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它的建筑风格了。据资料所载: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它们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这让我的DV有了用武之地,不停地瞄准那些青铜雕塑、雕花围栏、圆形屋顶……   中央大街原名“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为“中央大街”沿袭至今。关于中央大街的历史,得从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说起。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国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顿时显得华贵起来,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   当我们一路观看着这条充满异国情调的步行街时,一阵悦耳的音乐声传来。仔细听才辩出是孟庭苇的《往事》。循着声音过去,原来是一称作“维纳斯”的影楼在招揽生意。遂拉着老公凑到近前。虽然我们早已走过了红地毯,可那美仑美奂的婚纱照对我的吸引至今也没有减退。音乐来自影楼的巨大玻璃橱窗中。一位身材不算高大的乐手吹一横笛,笛声悠扬地回荡在大街上。在婚纱背景的映衬中,一位身着礼服的女孩全然忘我地一边弹琴一边歌唱。歌声仿佛起飞的鹭鸶,以优美的弧线牵着你的心飞扬于天空。这样一条买卖兴隆忙碌的街道街道,因这悠扬而空灵的音乐也变得浪漫起来。我用DV抓拍了这一组歌唱的镜头。若不是时间限制真想停在那里一直听下去。   大街中间一组排列整齐的照片吸引了游人。原来今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五月一日正是俄罗斯文化节开幕的日子。由道里区与俄罗斯俄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中俄摄影展,在中央大街盛装展出,500余幅反映中俄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友好合作的珍贵照片,使游人一饱眼福。因为天色渐晚,我们只匆匆看了下便继续前行。
中央大街另一处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俄罗斯商品行了。来在这个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不去看一看俄罗斯的商品,回去怕肠子都要悔青的。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迈入店铺。店铺中的商品琳琅满目。有俄产的望远镜、木偶娃娃、八角风光镜、俄式披肩、巧克力……看得直眼晕。间或有看中的东西,看看价钱,天!这种艺术品若是只作观赏,不是俺这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可总得有点什么作为纪念吧?于是匆匆挑了一款十元的八角风光镜(因出门急,没带镜子。呵,女人嘛,不能离了镜子)作为旅途纪念,这才转身出门。些时街上已是灯火璀璨了。           戴维营酒吧
   
  在一处小餐馆匆匆吃过晚饭,与老公牵手走在陌生的街道上。此时的哈城灯火灿烂,各种霓虹灯牵引着眼球四处打转。我们来到著名的果戈里大街。这条街其实是酒吧的集合之地,酒吧的名字起得也有异国风味,如:鹿岛小镇、果戈里酒吧、太阳石等。这些酒吧分立在一条小河的两侧。此时各处的灯火亮起,小河中倒映着红的绿的灯盏及店牌,梦幻一般很是好看。我突然想看看这里人的夜生活。便提出去酒吧逛逛。老公听了直说“一把年纪了,上那干嘛?”我便以体验生活回去好写东西为由进行软磨硬泡。末了,实在不行便又说“结婚这么多年你还没带我去过酒吧哩”为由令他举手投降。   我们在果戈里大街转了两圈,因为时间尚早,许多酒吧还没有客人。我们便在街上又晃了半天,一边打听旁边店铺中人哪家酒吧比较优雅又实惠(人在外地,人生地不熟,自己掏钱旅游,当然既要经济又要惬意),最后在一小店职员的介绍下来到“戴维营”酒吧。   听这名字就够浪漫的吧?我们携手走进这家酒吧,门口的迎宾小姐热情地欢迎我们。迅速地扫了一下节目表:两小时经典老歌演唱;两小时蹦迪;一小时俄罗斯风情舞表演。划算!就这家了。   我们在服务生的带领下坐到舞池边的位置。叫了一客果盘两瓶啤酒,便环视起酒吧的布置来。斜对座位的方向是吧台,调酒师正舞得瓶子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酒吧的不同角落站着穿着整齐的保安,全部戴着钢盔。老公对我说:“来这家酒吧,感觉特安全啊。”我也这样想。我们座位的前方便是乐手及歌手表演的舞台。此时正有一名键盘手兼歌手的女子唱着一首抒情歌。舒缓的旋律、香甜的水果、加上灯光的迷离,真合了我这爱浪漫的性情。   “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几番苦痛的纠缠多少黑夜掐扎/紧握双手让我和你再也不离分……”一首熟悉的曲子响起,是电影《神话》的主题曲。老公说:“若不是看在今年我们结婚十周年的份上,今天才不来这里奢侈。”天!原来如此。难怪这个一向有板有眼活得很现实的老公今天怎么肯这样“出血”请我进得这奢华的地方。呵,赶紧享用吧。   两小时的演唱时间很快过去。刚才还很安静的客人一下都跑到舞池里晃臀扭胯,不亦乐乎。我们因带了许多东西,不敢下舞池乱晃,便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别人蹦迪。舞池中各种舞姿俱有,看得我禁不住想笑。这些白日里忙于工作的人此刻终于可以释放一下紧张而压抑的情绪了。舞池前方有两名领舞女生,舞跳得舒展大方得体。大约领了几支曲子后便换由另外两名女生领舞。这中间有几名俄罗斯女孩。与中国领舞的女孩比起来,她们舞得更加奔放与热情,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享受。   终天到了俄罗斯风情舞表演的时间。几名皮肤白皙眼睛深深的俄罗斯女孩身着国标舞的盛装,舞起了欢快的舞蹈,顿时口哨声、欢呼声、掌声把酒吧的气氛抬到又一高潮。接着她们又表演了优美的传统俄罗斯民族舞。美丽的民族服饰配上她们白皙的皮肤及娴熟的舞蹈动作,让在座的客人享尽异国舞蹈艺术的风采。接下来还有调酒表演、歌唱表演。我和老公仅花了98元在那里坐了半个晚上,而得到的却远非这98元能等价的。   我们在午夜12时离开酒吧。此时街上凉风习习,行人稀少,我们挎着包包,前后左右乱看,生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出现意外,却是虚惊一场。一路上并没遇上什么匪徒与醉鬼,想这哈城的治安还是不错的。因为路线不熟,加上旅途的劳累,我们匆匆打车回到宾馆便睡了。 (果戈里大街夜景)
             太阳岛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杆,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郑绪岚的《太阳岛》陪着我走过了童年。在阳光明媚的五月长假,终于乘车到达这一闻名已久的地方。这一歌曲中描绘的美丽岛屿究竟披着什么样的面纱呢?   下车后,首选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8米、宽3.5米、厚2米的巨型大石,据说这块大石来自阿什河上游,重达150吨哩。细看它形似芒果,传说是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遗落在此的,可知阴晴冷暖。在大石的正面刻着赵朴初题的“太阳岛”三个大字,让你一来到这里就知道身在何方了。   绕过太阳石,它的背面是一块宽约半米、长约一米的黄色透明有机玻璃(材质不太清楚),上面雕刻着198字的铭文,名《太阳石记》:   癸未孟春,盛世华年。名胜古迹,勃然兴焉,政府辟太阳岛,建生态园林景观。太阳岛乃上古之屿,如璀璨珍珠,点缀松江北岸。林木葱茂,目光明媚,羲和曾于兹浴日,嫦娥亦舞霓裳,故冠太阳之名……   《太阳石记》记录了寻石、运石的全过程,以及该石对太阳岛的重要意义。作者是哈尔滨市文学创作所所长、作家唐飚先生。据介绍,为太阳石作记,是为了歌颂冰城美好的今天,并感谢在寻找太阳石、运送太阳石过程中付出艰辛努力的人们,并给这块“宝石”留作纪念。   再向前就是太阳岛的正门金水桥了。迎接客人的是米老鼠、蚂蚁等卡通形象的工作人员。想着回去让女儿看看她父母亲可爱的样子,我们上前和他们又是握手又是拍照,不亦乐乎。   过了金水桥直向内走,就到了太阳岛的中心建筑“水阁云天”。其面积为1515平方米,采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建成长廊、连廊、方阁三个部分。水石上有二层方阁,立有54个黑色贴面大理石柱。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刚好看到来自俄罗斯艺术团的歌舞演出。巨幅的标语上书写着中俄的友好宣言。他们唱着我们熟悉的《五星红旗》,手中挥动着精致的五星红旗,体现了中俄的友好情谊。来自俄罗斯的姑娘们则穿着精美的民族服饰为我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优美的手风琴的伴奏下,她们美丽的裙角飞扬,加上歌手们热情的演唱,游人们忘记了旅途的疲惫,纷纷上台与演员们握手拍照。我也凑热闹的上台美了一把,和俄罗斯演员们拍了照片才下来。舞跳到最热闹的时候,台下的游人竟上台与俄罗斯演艺人员一起载歌载舞起来,他们默契的配合与演绎得到了阵阵掌声。真正体现了“中国俄罗斯年”的友好氛围。   再向前巡着导游示意图依次来到“俄罗斯风情小镇”、“太阳瀑”、“哈尔滨新友谊园”、“天鹅湖”、“松鼠岛”、“金沙滩”等地。精心种植的树木与花草(我们来的季节早了些,树木都还没有多少绿意)、人工修建的亭台与木屋,无一不向游人展示着这里的整洁、智慧与祥和。特别一提的是我终于见到了梦中的“白桦林”。树干上那些高过头顶的黑“眼睛”仿佛能洞穿你的心灵,又仿佛站岗的哨兵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岛屿。整个太阳岛是松花江北岸与斯大林公园隔江相望的一座岛屿,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与市区仅一水相隔。若是冬天来到这里,则是银装素裹,冰雕雪塑的别一番天地了。   从太阳岛出来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找到一家“美国加洲牛肉面馆”要了两碗面。等待的过程中,两名服务员在聊天中突然冒出一句“愁死我了!”逗得我和老公一起失声而笑。这一句在辽宁小城流行的口头禅居然在哈尔滨也盛行啊。难怪说“东北一家人”呢。都说哈尔滨的“红肠”有名,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秋林商场,一看,好家伙,排队的人比香肠还多!匆匆买了一袋包装好的上了火车。   回程的列车仍是来时的那列,只是序号换成1418次,开往济南而非荷泽。依然有五元的盒饭不到两小时便降到三元一盒;依然有刷不破的袜子卖;也同样要等待漫长的6小时才可以回到我的小城。在轰隆轰隆的列车声中,我们带着哈城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渐行渐远。再向南,树会绿起来,丁香花开满路边。想不久后的哈城,也一定是春花烂漫,春意无限了。            2006年5月6日14:2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