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撕开的疼痛

2020-12-07抒情散文杨献平

撕开的疼痛■杨献平陈旧的乡村小学横卧在马路边,背后不多的杨槐树枝叶茂密,随风舞动;偶尔经过的车辆扬起白色的灰尘,沿着木质窗棂,苍蝇一样蜂拥教室——我喜欢的张爱坐在后排,论辈份,我还得叫她姑姑——这令我沮丧和气馁——有几次拐弯抹角问母亲——
撕开的疼痛
■杨献平   陈旧的乡村小学横卧在马路边,背后不多的杨槐树枝叶茂密,随风舞动;偶尔经过的车辆扬起白色的灰尘,沿着木质窗棂,苍蝇一样蜂拥教室——我喜欢的张爱坐在后排,论辈份,我还得叫她姑姑——这令我沮丧和气馁——有几次拐弯抹角问母亲——肯定的回答让我霎时间暗无天日,隐隐觉得了人生当中某些固有的悲剧成分。我不死心,又问了一块儿光屁股长大的同村同学杨晓民——是日,落日熔金,远山苍茫,大地上的事物摇着夏天的丰裕身体,正在被更为庞大的阴影缓慢吸收。    坐在村边核桃树上。晓民说——尽管你还得叫张爱姑姑,但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了。晓民这番话,让我看到了希望,尽管夜色已经浸到了泥里,但内心依旧光明灿烂——我得承认:我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天性中对异性的情感异常自觉——第一眼看到张爱——我小小的心灵就忍不住颤了一下,轻微得隆重。在此之前,对于女生,我也和其他男生一样抱有排斥的心理——可以整年不说一句话,偶尔还互相咒骂——没有一点怜香惜玉之心,更缺乏男生应有的风度和涵养——但随着12岁的来临,这样的相互排斥甚至对立情绪顷刻烟消云散(女生们也似乎腼腆和羞涩了许多,在校外偶尔相遇,脸上也总飞起红晕)而这些,我始料不及,也不会深想——时间在生命中刻下年龄,天性让生命欲望适时勃发(似乎就在这时,张爱也再不是从前那个鼻涕擦不干净,头发乱蓬蓬的女童了,大大的眼睛当中似乎装满月光银子,白皙的脸蛋让我想到传说中仙女和狐妖。)    夏天的早晨——阳光还没有开始炎热,清风沿着太行山南麓的皱褶山峦,掠着树叶和露珠——我像往常一样,唱着《妈妈的吻》一蹦三跳,往学校走,到张爱村上路口,她正好从下面冒出来,她看到了我,我也看到了她,四只眼睛碰撞的结果是:她的脸蛋迅速烧红,我的心脏雷霆一样响亮(从那一刻起,我天性当中的某种欲望乃至梦想真正被开启了:电光石火,突如其来。)    这场遭遇彻底改变了我的习惯,也诞生了一个梦想(世俗而高贵,精神而又功利)——再也不穿脏兮兮的衣服,学会了用香皂洗脸……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想起一个人;不管上课还是下课,都渴望距离一个人近些,再近一些。紧接着,一场暴雨突然而至,电闪雷鸣,敲打大地,老师倒背双手,在教室转了几圈,抬脚出门——几个坏小子突然跑过来,一把抱住我,把我下身仅有的一件花短裤(母亲亲手做的)当场脱下,挂在教室的门吊上——那么多同学睁眼看我,哄堂大笑——主要是张爱,就在距离我不足一米的地方,我一览无余,还没真正开始发育的私处恬不知耻地悬挂着——我哭了,从指缝儿看张爱——她脸色通红,捉一只蓝色的铅笔,脸几乎贴在作业本上,一溜黑发正好挡住了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大致是晓民的泄漏)——我喜欢张爱的事情就在学校传开了,男同学经常开我玩笑——我感到羞耻,但又无话可说。接下来的初秋天气,黄叶遍野,草木萎枯,粮食和山果的香味无孔不入。下课了,我们照常追逐玩耍,数百条腿在窄长的校院万马奔腾——而我却再不像从前那样,哪里热闹到哪里去,总是在靠近张爱的地方——哪怕只我一个人,他们都疏远我,只要张爱在——再孤独也是繁华的。    又一年,张爱14岁,我13岁——正在玩耍之际,还是脱我短裤的那几个同学,冷不防将我推倒在地——把靠墙而立的张爱抬起来,面对面放下——我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看到脸上最细微的地方,那种美,激越而嘹亮(距今二十多年了,这个情境还在,我时常想起,总是会微笑,觉得美。)没过多久,秋天在时间中展开,地里的粮食纷纷离开秸秆,从父母乡亲的手掌和脊背上,颗粒归仓。满山遍野都是果实成熟和腐烂的气味,秋风打扫着人间的庭院,到处都是植物的破碎肢体。     每年这时候,村里总要唱几天戏——评剧或者河北梆子,黑夜的蚊虫围着戏台飞舞,在专心看戏的父母之外,我放弃了以往的嬉闹,整个晚上都坐在戏台一边土堆上,看众多人中的张爱(我至今不知道她当时是否真的能听懂咿咿呀呀的戏文,从神情看,她很专注,跟着古代的人喜怒哀乐,白净的脸蛋上面镶嵌着乌溜溜的黑眼睛。)她也知道有一个人在看她,但她绝不知道——她在一个人心里,远比庞大的历史在舞台上的浓缩情景更精彩。我目不转睛,透过帆布戏篷的小窟窿,张着一只眼睛看——她也时不时看看我——我坐在那里,不怕潮湿的地面,蚊虫爬满全身,即使吸光全身的血,也在所不惜。    转眼就是初中一年级,中间隔了一条5公里的马路——我和张爱仍在一个班,我仍旧时不时回头看她——张爱也看我,眼睛里依旧汪着令人陶醉的清水和月光。我没有想到的是:暑假之后,张爱辍学了,我沮丧莫名,放学回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像一个贼那样,站在马路上朝她家看,看到了,心脏发疼;看不到,心脏更疼。    没有了张爱——少年的内心开始荒芜,那么多的无端惆怅蜂拥而起,遮天蔽日(我至今不知道张爱为什么辍学——但这个事实让我平生第一次觉得某种残酷:它是无形的,巨大的,具备了刀子甚至摧毁的力量。)晓民再次看出了我的心思,坐在旧年的核桃树上,给我说了好多话,都是劝慰的——我嘴里嗯着答应,心里却还是一片疼痛(我平生第一次讨厌时间,渴望回到——哪怕我丧失成长的权利,哪怕像一只卑微而顽强的老鼠——至少可以在夜晚,趴在黑暗的屋梁上端详她)而时间——生命的刻刀不依不饶,迅速而果决地推举着我。张爱隐身于村庄之后两年内,我心如死灰,隐隐作疼。但形体上仍旧狂躁——与男同学频繁发生战争,不是打架就是骂嘴。令我难堪的是:13岁了,我还尿过炕,恰在冬天,拿出来晒又不好意思,晚上冰冷得无法安睡——到15岁,张爱的影子淡了,像是水面隐没的一根水草,风中的一枚花瓣。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人可以替代和超越张爱(现在想起也觉得奇怪:那么多女同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会进入我的内心;那么多漂亮面孔,为什么只有那一张让我魂不守舍,死心塌地?)     再一次的懵懂行为导致了我一生的伤痛:如果说张爱给我的疼痛是刀片切割,那么,后来的曹菲给我的疼痛却是凶猛野兽的咬噬,乃至雷霆般的打击和摧毁——初二时,和一个皮肤白皙的女同学同桌,不用扭头就可以看到她的脸,还有微微隆起的胸脯,甚至连她耳背后和后脖颈上的茸毛都清晰可数。但只是偶尔看到,落在心里也像平静的湖泊,不泛一丝涟漪。     我喜欢的曹菲坐在教室最前排,聪慧的女孩子,门门功课都好——我至今还记得,走进中学校门的那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背后的村庄沉浸在蓝空和绿树之下,一柱柱炊烟像是一只只柔绵的手掌,从大地升起,摩挲着万物乃至神灵的头顶——我们扛着杌子,背着碎花布书包,很早就站在中学校园。曹菲的家距离中学近,来得晚些,看到她(清楚记得:曹菲那天下身一条不算黄军裤,上面是一件红得冒血的的确良衬衣,面孔白得连上帝都忍不住想到说美,尤其是那双眼睛,圆而大,就像两颗大葡萄,长长的睫毛似乎一面竹帘。)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好女孩!只是当时,我全身心都在张爱身上,即使发现了美也只能凌空赞美,偶尔流一下口水(我不觉得自己很卑鄙,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人与人,尤其异性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相互发现美、热爱美、制造美和开发美,而不是熟视无睹,充眼不看。)两年后,我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像当初热爱张爱一样热爱曹菲了——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突兀而又奇幻。     曹菲是娴静的,内在、聪慧和美。上课,我一直看她的后脑勺——马尾辫总是黑黝黝的,翘上去再弯下来,曲线就像薄云背后的月亮(然而曹菲对此一无所知,或者知道装糊涂——女孩子的矜持或者说传统所赋予的美德在我看来都有些虚假)放学了,她要回家吃饭,我早早站在学校右边的山冈上,靠着一株不过十年的核桃树躯干,与夏天飘飞的蝴蝶、蜜蜂和微微摇动的茅草、黄菊花一起,看曹菲融合在众多的同学之间,然后再慢慢分离出来,独自一人,从巨大的河滩上轻盈飘过,隐没在炊烟的村庄。冬天大雪纷纷,我也站在那里看,有时候雪下得大了,我会抽时间,挖干土垫路面——所有这些,曹菲根本不知道。

    曹菲唯一知道的是我夹在她语文课本里那张纸条:“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就像一条犍牛跑进丰美的草原。”(这句话过去了20年,再次重复,心仍旧疼,火烧一样,眼泪不由自主落下,打在白色的键盘上)我平生第一次说出的“爱”——单纯而脆弱的词语,包含了一颗苍茫、蓬勃而又惶恐的心。我没想到的是——曹菲竟然把它交给了老师,我脸红,沮丧、绝望就像洪水。当班主任在讲台上义正词严的时候,我深深埋下脑袋,真的像一只人人喊打的老鼠。    秋天的落叶变成了春天的花朵和野草——我从一个地方出发,一个人,穿过闹市和村庄,身披工业的油烟和煤炭的尘屑,乘车到白塔镇,又步行近20公里的路程,到达曹菲所在中学。此时,天色向晚,参差不齐的村庄仍旧沉浸在真实而虚妄的忙碌当中——我站在大门前,举着灰尘的脑袋向内张望——我想看到她,但不想她看到我——爱情使人卑贱,尤其是暗恋者,心怀的梦想也只能是阴暗的,一触就破。     黑夜来了,我身体沉重,腹腔啸鸣,学校的灯光次第亮起,暗色的天幕上星星,用一种暧昧且嘲笑的眼神看我——夜深了,曹菲也没有出现,一个人的回路上,卡车呼啸,尘土飞扬,一个少年,贴着路边,穿过暗夜的玉米、谷子和油菜花——后来,人人都知道我在暗恋曹菲了。一天中午,奶奶说:平儿,再不要给人家曹菲写信了。我怔了一下,没吭声。转身到对面的一个堂嫂家,她也问我,再不要给曹菲写信了!我愕然。再后来,听与曹菲同村的一个女孩子说:曹菲说她很理解我,将来她一定会嫁的很远——我欣慰而伤感。当晚,我做了一个梦,主角还是曹菲,她坐在烛光当中,美丽、妩媚极了……醒来,我梦遗了,新鲜的精液味道铺天盖地,弥漫了整个房间。    我不死心,托同村的一个堂兄给曹菲捎去一封信,没几天收到回信——翻来覆去,还是我写给她的那封,只是背后多了一句话:“从此我们不认识!”我站在地边上,脑袋嗡的一声爆炸了,摇摇晃晃就要摔倒——那时,也是傍晚,夕阳烧红的云彩就像一堆燃烧的木柴——拖着双腿回到家里,一句话没说,拿了一根绳子,爬上背后的山冈,站在一棵比我年长的核桃树下,系好绳套,扯开嗓子大喊——悲愤的声音在沟谷跌宕,像是半夜枭鸣——悬挂的绳索在黑夜中打着优雅的旋儿,椎圆的绳套似乎一张嘴巴,用诡异的笑容,引诱着我的头颅。    最终,是我自己拯救了自己。1991年冬天,踏着泥泞,乘坐列车,走州过县,到巴丹吉林沙漠的第一天晚上,就给曹菲写信,第二天晚上又写——我一直在等回信,但时间不等(一晃就是十多年,那些信早就烂进泥土,或者再生几次了。)再一年,回到故乡,听说曹菲嫁给了本村一个人——我吃惊,也觉得正常(包尔生说:“所谓的无杂质的纯粹幸福并不是幸福。”我想曹菲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她聪慧,世事洞明,深谙人性,应当没有错——只是自己暗暗发誓说,这辈子我一个人过——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守住梦想。)24岁那年冬天,我又一次回到村庄,父母正在为我的婚事发愁——不知道他们的儿子能否找到媳妇。母亲先后请人到张爱家提亲,但她父母不同意,她也没做任何表示——我知道后,忽然想到:如果张爱能够答应嫁给我也好,至少我可以实现最初的那个梦。    在西北——躺在沙漠的床上,看着满天的星斗,心里仍旧隐现曹菲的影子,忍不住喊出她的名字;也曾想——如果曹菲和上帝允许,给我一个为曹菲洗澡(洗脚)、梳头和捶背的机会;除此之外,我还想看着她的眼睛说出自己一生的心事和梦想,看着她安然入睡,抱着她安静地度过一个夜晚。——赫拉克力特说:“一个人怎能躲过那永远不灭的东西呢?”对我,所谓的“永远不灭”的应当就是曹菲了。    26岁那年秋天,与家里介绍的一位女孩子订婚,有一次酒后,忍不住生理冲动,狂浪的情欲一发不可收——但我守住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承载另一个人,就不要给她更多的伤痛(笛卡尔说:“良善是世界上分布最均匀的东西之一。”尤其在农村的传统环境中,一个女孩子婚姻生活幸福与否大抵来自身体。)她给我做了好多鞋垫——手工的,绣着好看的花朵和鸳鸯,爱与富,平安和健康。再后来的一位女子,比我大3岁。在她家里,很冷的初春,青蛙还没有鸣叫,夜晚的冷丝丝入扣,沁入骨头。我第一次和女孩子接吻,那么热烈——舌头像蛇,缠绵得似乎天堂,也第一次将自己交付与她,红色的鲜血和温暖的包裹让我觉得了精神乃至灵魂的快乐与神奇。    但总是想起曹菲(反复总结失败的原因:一是家境问题;二是个人少年时代的轻狂和叛逆;三是我让曹菲看不到幸福的曙光……除第一条外,都是我自身的原因,不能怪她。)再后来的一个女子——很像曹菲,连身材也是,两只眼睛也很大,但没有曹菲明澈——她送给我好多礼物,请我一起吃饭,有一次,坐在我的床上,眼神迷离,两腮绯红……我看到了,知道了,犹豫了——但还是送她回家,站在路边,我像一只挂在树枝的风筝一样,内心波涛滔天,樯倾楫摧。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但我必须这样——尼采说:“所有的人,正如我自己,都被某种谜一样的欲望推动着。”——我也掉进了这样的一个怪圈,在情感甚至精神领域当中,被自己制造的“谜”捆束了,钳制了。     直到1997年8月,我看到了自曹菲之后又一次令我砰然心动(第一眼就决定与她同生于世的女孩子。不巧的是,先前的那位女孩子也知道了,专门去了她家,说出了我和她的事情——但没使我们发生改变。)当年冬天,巴丹吉林沙漠寒风刺骨,不厚的积雪经年不消——有一个晚上,我俩站在黑夜的街道上,使劲拥抱,在风中,眼泪流了出来。当年腊月,一场大雪为我们清扫了人世间的灰尘,用干净的环境和空气为我们的订婚仪式鸣锣开道——我很高兴,也很伤感(终于有喜爱的女孩子嫁给我,跟我一辈子了。)春节后,我们去了一次附近的额济纳旗(看到了冬天的红柳和胡杨,还有汉朝使臣苏武放牧的羊只的后裔——两个人在枯了的胡杨树上攀登照相,在红柳丛中追逐。)     次年初秋的一天,大地摇黄,秋风席卷,巴丹吉林沙漠尘土飞扬,我要到上海上学,未婚妻送我,在酒泉的夜晚,坐在“鲤鱼门”餐厅吃饭,喝酒,在宾馆说了好多情话——再后来的清晨,我趴在她怀里哭了。踏上51次列车车厢的时候,我又哭了,眼泪汹涌,怎么也止不住,先是站在窗前,把脸使劲贴在玻璃上,眼泪肆意横流。驰出好远,我还看到,未婚妻高挑的身影仍在祁连山下的酒泉车站哭得浑身颤抖。     上海是庞大的,空廓的,那种繁华就在身边,但总觉得很远。我心里只有一个人——未婚妻,总是盼她的电话,每次都很迫切,站在全分队唯一的电话机旁边,心急火燎,惴惴不安,要是一周没有未婚妻电话,就心神不宁,无所适从。有一次闹别扭,躺在四个人的房间,我怎么也睡不着——我确信她是我爱的人,也是我发誓要同生在世,死后同穴的人——然而她提出了分手——上海永远都不黑的夜里,梅雨淅沥,犹如我内心的泪水,冲刷焦躁不安的大地。我反复走出来,越过众多同学的睡眠,站在雨中,仰望苍冥,从拱桥上面看到黑暗的深渊。    1999年5月,未婚妻一个人来到上海——细雨淅沥,我到上海站去接,住在四平路学校招待所。进房间,我就使劲抱住她,哭起来——同学唐小平、徐超刚一起陪着我们到杨浦大桥、青年森林公园、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和浦东开发区,晚上坐在五角场一侧的火锅店吃饭。最美的时光——有一次黑夜值班,另一位同学替换我,让我好好抱抱未婚妻——2000年8月1日:中国的建军节,我们结婚了,母亲和弟弟不远千里,来到巴丹吉林沙漠(母亲对这里盛产的李广杏、葡萄、李广桃、哈密瓜、白兰瓜、黄河蜜、西瓜等赞不绝口,并且百吃不厌。)——参加我们俩的婚礼,还看到了亲眼看到了潘长江、佟铁鑫、陈思思等人的现场演出。     2002年,烈焰熊熊,大地焦灼,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一个人出现在我和妻子之间——妻子柔绵的肚腹被尖锐的刀子划开,将他取出来——我们的儿子,又一个我们,精神与血脉的延续(听到消息,母亲很高兴,说她终于有孙子了。)我也很高兴,时常看着儿子,想起20多年前的乡村生活——爱与痛,梦想与耻辱,黯淡与辉煌……多么像一场梦啊——乡村日复一日,每次回去,我都想一个人四处看看,从熟悉到熟悉,从新生到消失(时间真是优秀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每次都很想看到张爱和曹菲,但总是遇不到——偶尔的一次,也还错过了,至少相距3米远。    时间迅即得叫人发懵(就像故乡夏天的瓢泼大雨——淹没甚至销毁曾经的一切,花朵开了一遍又一遍,野草长了一层又一层——它们终生一次,再来的时候,它们已经不是它们了——我想我也是吧。)那么多的旧事,悲情、悲哀、耻辱、失败、光荣与梦想,无论时光如何迢遥,尖利锋锐,也无法剔除我内心疼痛(但我没有怪谁、要求补偿的权利)——朋霍费尔说:“与精神上遭受苦难的人相比,通过生命冒险所经受的苦难是微不足道的。”    但对于个人,这些苦痛却是持续隆重,贯穿一生的。这些年来,在异乡的生活,忙碌疲累之余,最大的心灵折磨就是疼痛(期间,也时常有“或许我什么都没做”的感觉——是时间,让我觉得可怕和空虚;是人,包括自己,让我看到了生命和灵魂旅程当中的某些可能和不可能。)但有一点值得幸运,我从来没有把那些疼痛和耻辱,上升到仇恨——尽管也有过一时的迷乱和激越,但都很安静,缺乏功利的诱导和争夺。(“真正的幸福是幸和不幸的适当混合。”(包尔生)我什么都没有丢失,反而在这种混合之中看到了另一种人生轨迹。)这些年,先后多次与妻儿一起回到曾经的乡村——它还是原来的样子,一些人新生了,我不认识;一些人不见了,我没看到,而我爱的人们还在——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常常以此自慰——在巴丹吉林,很多一个人的夜晚,我时常拍着自己那颗喜好肇事的心脏喃喃自语:一下一下的心跳,连贯的动作,我的那些善良和真实的疼痛,是不是就像人类所渴望的幸福那样:神圣和美妙,快乐而健康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