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又到桂花飘香时

2020-11-08叙事散文若荷
又到桂花飘香时○若荷八月的乡村,正是秋雨缠绵的季节。一场小雨淅淅沥沥敲打一夜,清早出门,空气温润,秋高气爽。只是这个季节花事不繁,春光走远,初夏的花儿,早已顺其自然地逐一凋落,在那院墙以及各处棚架上坠满了瓜果。地里的庄稼开始收割,豆夹已被主
           又到桂花飘香时              ○若荷   八月的乡村,正是秋雨缠绵的季节。一场小雨淅淅沥沥敲打一夜,清早出门,空气温润,秋高气爽。只是这个季节花事不繁,春光走远,初夏的花儿,早已顺其自然地逐一凋落,在那院墙以及各处棚架上坠满了瓜果。地里的庄稼开始收割,豆夹已被主人收获摊在路边。绿肥红瘦,花朵的生命仿佛被这个季节一下隐匿了一般,剩下的,也只是树枝上枯卷了的树叶,伴随风的扬起纷纷飘零,现给世界的是一片单调萧索。   意外的惊喜,惟有桂花。   天心月圆,地上月半,八月未央,恰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偶尔走进某家小院,蓦地被一股浓郁的香气吸引了,目光循香而去,原来是一株桂树,墨绿色的叶片与叶片之间,瓒着米粒一般数不清的金色花蕾。那花呈饱圆状,小而隐秘地躲藏于叶片底下,就好像一群花的女孩儿在捉迷藏。她们先是隐了身,却又由不得,想让你注意,所以一边拿眼偷偷地瞧你,一边故意露出些潜身的破绽。   我是喜欢桂花的。我所住的这座小城叫蒙阴,蒙是取自蒙山的蒙字,阴是背山而居的意思。自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喜欢栽培桂花树,2007年春天,当地农民还在沂蒙山下发现一株千年桂树,尽管已经生长千年,却能够于每年中秋前后花开纷繁,桂冠硕大,十里飘香。也许受前人的影响,这里无论是乡村农舍,还是机关大院,院子里无不是载种着几株桂树,或种在地里,或养在缸里,方式各一,株不相同,有丹桂、银桂、金桂、月桂,多得不容你来细分。   有一年,父亲从战友那里带回一株桂花树,很小,葱苗一样大,让人看不上眼的可怜巴巴。然而,在父亲的精心侍弄下,只有几年,那株桂树,便枝繁叶茂地绽放了桔红色的花朵。桂花虽然属名花品种,却并不娇气。桂花开时,似乎并没有多少预兆,人们一般对它们不太注意,何时挂蕾,何时开花,在养花人的眼里,似乎都无所谓。他们忙着自己的工作,只是偶尔才站在树旁,看看桂花叶子上有没有招了虫子,枝干有没有弯曲窜枝疯长,顺手给树整整形、浇浇水、施施肥罢了,然后又去做其他的事情。只有每当花儿开了,香气袭人,循香望去,才知道那些花儿,早已随着季节的来临,掀起一帘的幽香。   我有一个同事,就养了一株桂树,据他讲是银桂,或者也叫四季桂,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因之得名。冬天带回家放在地窖里,夏天拿回来放在办公室,摆在背阴的地方,朝启暮合,花朵一层一层地开,花瓣一层一层地落,周围的空气无不尽染,整个楼道四溢芳香。我们经常因为喜爱而动手抚弄一下桂花的叶子,或把鼻尖凑到密密的花瓣跟前。这样的亵玩对于花的主人来说,原是十分可恨的,然而他是养花高手,深谙莳花之道,每当看到我们去亲吻他的桂花,也只是从容不迫地一笑。   桂花虽是名花,却从不以外貌吸引人,只以芳香而著称,而受人喜爱,明代大玩家李渔品花说:“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因而桂花又有“独占三秋压众芳”的赞誉。我小的时候长的瘦弱,由于营养不良,至长成少女身体,也很是缺少女孩子的颜色,在同学们面前就显得自卑了些,于是父亲就以花为例,给我讲述人生道理,我由此记住了桂花原来是这般的好,不哗众,不取宠,只默默地生枝散叶,吐蕊开花,散发出人间难得的芳菲。明白之后,就想,既然长得不美,那就散放生命的“花香”吧!从此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对于劳作之事毫不懈怠。笔耕也是为生命积攒“花香”的吧?于是又多了一项业余爱好,用笔下流淌的心灵文字,超渡生活的窘困和苦难。相比之下,桂花的花香毕竟是有限的,而生命的“花朵”只要努力,就可以自在盛开。由此我更加喜爱桂花了。更欣赏桂花的品格:寂寞当空,馨香渐远。   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前3世纪,那时的典籍里就有桂花出现了。屈原在《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由此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桂花已成为美的化身,成为最受崇尚的花木了。因为喜爱,便有了古人借桂花咏诗作赋以此叙怀。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也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偶尔很有兴趣地去拾几颗花瓣。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于是咏诗一首:“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秋日桂花盛开,阵阵醉人的奇香扑鼻而来,想,当年白居易独坐窗前,饮酒作乐,赏桂觅香,吟下这首诗时,心中不正是“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的吗?   自古以来,说起桂花,人们常把桂花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不少令人向往的神话,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是在民间广泛流传。据说月亮里有一座广寒宫,嫦娥仙子就寂寞的在里面住着。宫里长着一棵桂花树,树身高达500余丈,玉皇大帝怕宫里容纳不下,于是就命人去砍。此人姓吴名刚,是一个曾经触犯了天规的。但是,天上的神仙都具有不凡的能力,那么月宫里的树,自然也具有一定的仙力了。只见那树在吴刚的斧下随砍随合,怎么砍也不能伐倒。从此,吴刚也就只好长期过着“金风玉露伴素月”的生活。千万年过去了,尽管吴刚每日伐树不止,而那棵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其实,这正是玉皇大帝给吴刚的惩罚。   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如果月圆之夜好生去看,遥遥的,是能看见月宫里的嫦娥、吴刚、桂花树的,而那时候的月亮,想必也是等到一年之中最大最圆最亮的时分----中秋节,单等那时,池阁瑶台,曲径回廊,满庭流溢桂花的芳香,天上人间,可说是花香遥寄,普天同乐。另外,“桂”又是“贵”的谐音,我国古时有把“桂子”暗喻“富贵”之意,古人梦见折桂,便以为是科举及第,因此又有“折桂新荣”一说。提起“折桂”一词,便又想起一个典故:郭沫若幼时上私塾,先生责备学生偷吃了庙里的桃子,便以联为问: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即刻对答: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那年去杭州,至西子湖畔,累了,便随同伴毫无目的地游荡,不觉被一处幽静庭院吸引,跨得门去,踏上一条通幽小径,一缕奇香突如其来,抬眼望去,原来误进一片桂花林中,花呈银白色,细碎的花瓣随着风来风往,在头顶上纷扬如雪,簌簌地落了一地,我们的身上头上也不例外地沾上几颗。如果仅是七八株的桂树,在我们北方人的眼里,已经甚为壮观了,更何况眼前的桂树不止是七八株,而是间隔两米半就有一株,沿路向前延伸着,再加上这乱香满天的飞花,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赞美了。据导游介绍,杭州自古盛行种桂,有把每年的中秋佳节前后定为桂花会的传统,桂花会期间,大家赏吟桂花、买卖桂花、吃桂花糕、喝桂花酒、品桂花茶,至今延续不断,热闹非凡。   掐指一算,那天正是古历的八月初九,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只可惜我们不能在杭久留,已经决定晚上返程,很遗憾的。因憾,而致众人游兴大增,有人咏起古人为桂花所提诗句,有人想起家乡的桂花糕,感怀之际,我信口跟导游调侃了几句:“不能等到中秋,那么,到中秋那天晚上,我们就可以‘举头望月亮,低头思桂花’了。”当即,导游和同伴,都一哄而笑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