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散文/电是村庄的灵魂

2020-10-30抒情散文沈洋
电是村庄的灵魂沈 洋老家的村庄座落在一大山腰部,夜幕降临,村庄就退到了幕后,仿佛从大地上消失。唯有偶尔传出的几声狗吠和老汉关畜圈门的声音。静极了。似乎这万重大山间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村庄。就在不起眼的某一天,夜晚的村庄一下子亮了,家家户户的楼
                                电是村庄的灵魂                      沈 洋   老家的村庄座落在一大山腰部,夜幕降临,村庄就退到了幕后,仿佛从大地上消失。唯有偶尔传出的几声狗吠和老汉关畜圈门的声音。静极了。似乎这万重大山间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村庄。

  就在不起眼的某一天,夜晚的村庄一下子亮了,家家户户的楼枕上都吊着一个电灯泡。那电灯泡发出刺眼的光芒,把个堂屋照得明晃晃的。那屋子不经照,几乎家家都一样,黑乎乎的楼枕,黑乎乎的四壁,黑乎乎的锅儿,黑乎乎的碗柜,好像整个屋子里的家什都上了一层厚厚的黑油漆。熟悉村民生活的人都晓得,那不是村民们不爱干净,村民们也实在没办法,天天在屋子里烧灌木、烧松枝、烧松树疙瘩、烧海垡,那火烟长年不停地熏染,还有什么能不被染黑呢?可这一切在村民看来,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村民们习惯了这种颜色,习惯了在煤油灯下大碗喝包谷酒、大块吃老腊肉、大口吃荞粑粑烧洋芋炒面和荞疙瘩,他们尤其习惯了在黑暗的背景下过那种让他们心潮起伏又难以启齿的夫妻生活。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岁月的堆叠,是一种人间烟火的具体表征,还是一种最纯粹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存和传宗接代的最安逸的存在方式,这充分彰显了一种人丁发达、六畜兴旺的乡村图景。   然而,电通了,一切也就变了。   电站建在我家背后的大山脚下,座落在一道十来米高的瀑布脚下,几个十分不起眼的大石包把它给遮避了,它似乎一点也不被人们所注意,然而正是这种不被注意的背后,却往往隐藏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那是村里的一个小水电站,电站的前面是一条河。那是一条长年有水但冬春季节又常常枯萎得像要断气的一条河。正是这条河,让故乡人破天荒地生发了要修一个小水电站的愿望,并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在山野间实现了这一改变全村人命运的愿望。   常在饭桌上听到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山区群众之所以要生一大堆娃娃,是因为天一黑,屋里就瞎灯熄火的,没什么娱乐,不就只有上床做那事啦!这笑话一摆,总能博得满堂喝彩,笑得个人仰马翻。这笑话有点损山区人民的意思,不过倒也真实而不失幽默地道出了山区人民的苦衷,反映了他们无奈的生存状态。   著名作家夏天敏在他的中篇小说《洞穿黑夜》中,就写了一个一家三代人盼通电的故事。小说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说的是村里的一位老汉进到城里,见人家城里人点上了电灯,就感到十分好奇,那种好奇不亚于格拉斯在《铁皮鼓》中描述的村民当初见到外乡人带到村里的磁铁竟然可以从地上吸起一颗肉眼看不到的针来的那种感觉。盼电灯心切,老汉也就在城里买回了一盏电灯。当他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想在全村人面前炫耀自己的重大发明、以显示出自己见过大世面时,全村人吊得老高的胃口被老汉的无知与荒唐实实在在地闪了一板,一下子迭到了冰谷。类似这样的故事,也听老辈人说过不只一桩。这样的故事听后会引暴一场狂笑,但笑过之后,却又满含辛酸。   电带给村庄的变化可以用“划时代”三个字来形容。就好比在漆黑的屋子里安装了一个小太阳,它不仅能发光,还能发热,让村民们光明而温暖。然而,在黑暗中摸索了无数代人的故乡人对眼前的世界起了疑心,他们怀疑眼前的一切,感觉更像是一场梦。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让村民一下子觉出了生活的不真实,他们从来就没有在这样明亮的灯光下看自己的家。电灯光下,家里的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越来越不像自己的东西。黑得发亮的铁吊锅,黑得能照得进人影的木楼枕,黑得伸手一按,就现出一个巴掌印的墙壁……尤其让村民们不可思议的是,自己这一生从来就没有在黑夜中仔细地看过老婆的脸蛋,老婆的脸似乎从来就没有这样黑过,也从来就没有这样漂亮过。这一切变化让村民们一下子吃惊,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一切变化,归根结底都因为“电”而引发。   村庄开始变了。   在茅草房之间,两根流淌着电的血液的金属,把各家各户串在了一起。那是一条带给村庄光明的神灵之线,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亵渎;那是一条让全村人满面红光的精神之线,它让村民一下子打足了精气神,挺直了腰身;那是一条魔幻之线,在它的魔法之气的熏染下,村民的衣裳更光鲜了,脸蛋更漂亮了,家里的摆设更整洁清秀更现代了。从收音机到录音机到黑白电视再到彩电,都到村子里绕了一圈,录像机、VCD、DVD换了一代又一代。似乎村里的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就像十七八岁的姑娘,说变就变了,就在眨眼之间。   村里的电坏了。村民们这样说。村民们说这话的时候,一脸沮丧,脸色比饿了两天还要难看。那是村里的小水电,坏坏停停是常有的事,一点也不奇怪。干旱时节水紧,自然发不了电;雨季涨水冲破了堰沟,又发不了电;发电机年老失修,说熄火就熄火了;还有种种村民无法预料和想像的原因,都会使村里的水电站在一夜之间瘫痪。   记忆中,村里的停电事件常常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生,真的是停你没商量。谁家讨儿媳妇嫁姑娘,剃长毛办寿席,宰过年猪请疱汤,死老人办丧事,像《霍元甲》这类武打片正在打得火热的时候,总之,越是关键时候越是闪火头。闪得让你气没法消,火没处发,只能干瞪眼、干跺脚。   就在某一天,故乡再次发生了停电事件,而且严重极了。对故乡人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停电。原因是发电机老化,相当于心脏的核心部件出了大问题,修不好了,也就说为故乡人运转了多年的发电机寿终正寝了。村庄再一次陷入了黑暗,一下子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人们又把早已丢在墙脚的煤油灯翻出来,以最微弱的灯光,去点亮村庄黑暗的夜晚。   享受了电灯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一下子又回到点煤油灯的时代,村民们像丢了魂一样。他们不可能一黑就摸去睡了,他们已经对有电的夜生活上了瘾。有电视的看看电视剧,听听新闻,没电视的就听听录音机,再不济,就是几个山里汉子围坐在火塘边喝转转酒烧春耕牌纸烟,谈张家的耕牛村里的寡妇,也是件惬意得不得了的美事。婆娘们也一样,她们也不想再回到天一黑就上床睡男人的生活了,她们一样需要情调,就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凑在万元户家明晃晃的灯光下纳鞋底做鞋垫,拉张家长李家短嘻嘻哈哈乱扯一气,都觉得日子要好过得多。那些正谈恋爱的小青年们就更是烦躁了,他们不可能再之乎者也跟爹妈撒谎,说是去村头的气象站看电视了,不可能依畏在一起借明晃晃的电灯光去端详恋人的脸了,不可能再借助电波让他们在李春波动情得让人掉泪的《小芳》的歌声中去享受那无尽的浪漫了。   没电的村庄那叫什么村庄,简直就是一个死水塘塘,没有了空气,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刺激,了无生气,毫无浪漫。当然,也许有生活在灯火通明的城里人或者一些环保人士会说,正是电这种现代文明的产物破坏了乡村的宁静,使得我们的乡村不再原生态。不过,故乡人真的很喜欢电,太喜欢了,没有电,就像一个人没有了血液,没有了精神,是一个死人、一俱僵尸。   没有了电,村庄就没有了灵魂。

  故乡的停电事件就像间歇性头痛一样,困绕了故乡人近二十余年。

  就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故乡终于从百多公里以外的城里架通了高压线,点上了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电灯。而且那电不仅晚上有,白天也有,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故乡人都叫它“专电”。我一直不理解这个称谓的来历,是专为故乡拉来的专电,还是有其它所指,我至今都无法想清楚。想不清楚也就罢了,称谓这东西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乡人喜欢,高兴得不得了。那喜悦写在每一个人的眉宇间,写在每一声开怀的笑声里,润进了每一首万般缠绵的情歌中。   不过,这所有的激动和喜悦,都抵不过二十年前第一眼见到电灯时的那种感觉。   故乡人盼电,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电是村庄的灵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