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水中清味之茨菰

2020-10-10抒情散文韩开春

茨 菰唐人张潮不算个名气太大的诗人,至少他的名气没有那个写了《幽梦影》的清朝同名文人大,《全唐诗》里仅收录了他五首诗,其中《长干行》据说还有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也并不是说收的诗少名头就一定小,凡事不可绝对,像扬州人张若虚,《全唐诗》里才收
茨 菰
  唐人张潮不算个名气太大的诗人,至少他的名气没有那个写了《幽梦影》的清朝同名文人大,《全唐诗》里仅收录了他五首诗,其中《长干行》据说还有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也并不是说收的诗少名头就一定小,凡事不可绝对,像扬州人张若虚,《全唐诗》里才收了两首,比张潮还少了一多半,但是只要读过几天书的人,大约没几个不知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闻一多先生称《春江花月夜》是“顶峰上的顶峰”,很是名副其实。张若虚是个“以孤篇压倒全唐”的人,像这样的人这样的诗都如凤毛麟角,很少,可作为特例,不好推而广之,大多数的情况下,诗人的名气与所收诗作的篇数还是成正比的,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
  但名气不算太大也只是相对的——相对于那些有大名的诗人而言,作品既然入得了《全唐诗》,能流传后世,就不可小觑。这个张潮,就有诗被选进了中学生的语文课本里,叫做《江南行》,诗是乐府体,有民歌风,写的很有意思,诗曰:“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写离情别绪,表达的是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我感兴趣的是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到了“茨菰”和“莲子”,这是两种江南极常见的风物,生长在水里,从小到大,我就没少和它们打交道。茨菰叶烂是在初冬,莲子花开是在夏天,诗人用这两种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特点来点明离人别去及未归的时间,属于借景抒情的范畴,把个思妇思念丈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情寓景中,意在言外,很是生动。
  茨菰和莲,知道莲的人肯定不少,但了解茨菰的却不见得多,这是一种生活在浅水里的植物,叶片没有莲叶那样的圆、大,却很有特点,也很秀气,要是比作女子,两者虽同为好人家的女子,莲叶却更像是大家闺秀,茨菰叶则更接近于小家碧玉。茨菰整个叶片有三个尖,前面一个尖,后面两个尖,像是箭簇,也像剪刀,还像是小燕子的尾巴,所以它还有别名叫做箭头草、剪刀草或者燕尾草,都很形象贴切。我小时候并不知道它的地下茎是和藕、荸荠等一样都是可以食用的东西,倒是经常会在浅水的小沟边把这些碧绿的叶片割下来拿回家喂猪。这些好看的叶片是很入画的,我就知道有两位很有名气的现代国画大师画过它,一个是齐白石,画的是《茨菰虾群》,另一个是李苦禅,画的是《茨菰鱼鹰图》,都很经典耐看。据说,欧美有些国家栽植茨菰,并不是为了食用,而是用来观赏,他们之所以做出这种在别人眼中舍本逐末的举动,大约也是因为它叶形独特的缘故吧。
  茨菰也开花,花形却没什么特别之处,很朴素,不张扬,三瓣,蕊紫色,瓣白色,不大,且无香味,这点和莲花比起来,就要逊色许多,不过也还是有人喜欢它的,比如宋朝有个叫董嗣杲的诗人,就专门写有一首《茨菰花》,我把它录下来,供喜欢的人欣赏:
剪刀叶上两枝芳,柔弱难胜带露妆。
翠管嫩粘琼糁重,野泉情心玉蕤凉。
舂成臼粉资秋实,种入盆池想水乡。
小小沧洲归眼底,幽研自觉成炎光。   国人喜欢茨菰,大多还是因为它的食用价值。它能吃的部分在水下的泥里,跟莲藕、荸荠一样,不是根,是地下茎,扁圆形,像个小球一样,一棵可以长上许多,小球上有顶芽,弯弯地翘着,俗称“嘴子”——就是汪曾祺认为很难吃的那部分。茨菰还有个别名叫做“慈姑”,音一样,字不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古代妇女称丈夫的母亲即婆婆为姑,意思是说一棵茨菰可以生12个儿子,像是个慈祥的母亲,虽然不十分准确,却也很接近事实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棵茨菰的地下茎都正好是12个,多者可以达到15个,少的也有6、7个。茨菰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不但营养丰富,还能够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据说,其中的优良品种产于广东,名曰“白肉茨菰”,优点在于富含淀粉,适于长期贮存,有“救荒本草”之美誉。我倒是觉得,“救荒本草”这一美名,不一定就非得只有广东的这一“白肉茨菰”才能独享,而应该成为所有茨菰共同的荣誉,汪曾祺在《咸菜茨菰汤》里就写道:“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虽不是长期贮存,却也是救命的。
  茨菰虽然可以食用,却没莲藕、荸荠那样的清甜可口,有苦味,我现在想想,小时候我之所以对它的地下茎印象没有莲藕或者荸荠那样的深刻,大约就是因为它的这个苦味,不太适合生吃的缘故吧。
  沈从文先生是比较喜欢茨菰的,说茨菰有格。此事见于汪曾祺散文,至少在他的两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一篇是谈故乡食物的《咸菜茨菰汤》,一篇是纪念沈先生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是沈在西南联大时的学生,他这样说,自然可信度极高。
  沈先生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拿茨菰与土豆比较的,原话是:“这个好!格比土豆高。”他这话一点也没错,茨菰无论怎么烧,咬到嘴里都有嚼头,筋道,不像土豆,一煮烂了就真的是烂了,烂到一塌糊涂,软绵绵的没一点点咬头,烂泥一样——所以才会有土豆泥的说法,从这一点来说,茨菰确实是比土豆有骨气的多,“格”确实是比土豆要高。
  但沈先生说茨菰格高也仅限于此,限于跟土豆作比较,要是看到它的另一个特点,先生大约就不会再说这话了,这一点就是它的“嫌贫爱富”——它只合和肉类一起烹调,也只有和肉类在一起,它才会鲜香可口,不但是茨菰好吃,肉也不肥腻;要是和素菜一起烧,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做出来的菜都会很苦涩,难以下咽——这就像是一个人,喜欢傍大款,却不喜欢跟普通百姓为伍。
  茨菰上市的时间是在冬季,快过年的时候,这也有意思,好象知道过年的时候人家里的肉类也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现,简直就是奔着肉来的。
  其实,茨菰有格无格,都只是人强行给它贴上的标签,跟它自己无干,作为一种植物,它自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作为一种蔬菜,它也自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说到底,在对待茨菰的态度上,人的目光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口腹之欲上的,能满足就好。茨菰的吃法大约有三种:生炒,红烧和烧汤。生炒一般是茨菰切片和咸肉、大蒜一起炒;红烧一般是茨菰切成滚刀块和肉一起烧;烧汤一般是和排骨一起煨,茨菰可以切成滚刀块也可以不切,就这么整放进去。家常的也是最好吃的那种,我以为还是红烧,选带皮带筋的五花肉一块,和切成滚刀块的茨菰一起,用小火慢慢煨炖,肉香茨菰香交融在一起,入口生津,齿颊留香,可称人间一道美味。 [ 本帖最后由 韩开春 于 2008-11-8 23:4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