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盘古湖畔霜浸月

2020-09-24叙事散文王九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00 编辑

盘古湖畔霜浸月王九峰一场大雪,气温骤然下降。不知何故,雪止之后,老天总还是阴沉着脸,不肯展颜一笑。每日劳作之余,无非就是和朋侪辈围炉话酒,以“草草杯盘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00 编辑 <br /><br />盘古湖畔霜浸月
王九峰
一场大雪,气温骤然下降。不知何故,雪止之后,老天总还是阴沉着脸,不肯展颜一笑。每日劳作之余,无非就是和朋侪辈围炉话酒,以“草草杯盘供笑语”那乏味的游戏,打发着同样乏味的光阴,惹得我本来清朗抗爽的精神也渐渐萎顿起来。古人曰: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想想先贤所论,似乎也有同意,心中不觉大为感叹。好在天道好回,正在我为如何销磨这日复一日无聊时光而犯愁时,霜天却一下子张开了笑口。时序逢望,圆月如盘,虽霜华弥天,也似毫不影响她射向浩渺玉宇中那澄明逼人的万把寒光。
沉郁多日,骤逢月明清通之夜,天地人皆现喜态。不忍辜负这难得良辰,遂邀约几位好友,带着微曛酒意,趁月色去湖山放踵,乘机吐纳下积攒已久的满腔闷气。驱车至盘古湖畔,举目望去,水面轻风,皱起层层细粼在湖中微漾。皓月象一面打磨过的玉镜,嵌在深深的碧水里,给这静谧的湖面,映出一片淡淡的光晕。四围山色也朦胧在薄如轻纱的烟岚里。庞大的山峦层叠不绝,被人们目为形神毕现的盘古巨峰,正以万世不移的仰卧姿式静静地躺在被他一划开天的发祥地——桐柏山上,雄浑巍峨,颇似一道黑莽莽屏风,横亘在苍茫无垠的天地间。山表上的松韵,在月华的拂弄下,洋溢着迷离。堆堆余雪仍顽固地踡缩在山壑的背阴处和疏林间,折射出微弱的淡白,似乎缠绵在如练的月色里两相缤纷。湖山在夜色中呈现出一派空蒙。偶尔发出一阵带着啸声的风片,折腾得本来安份的湖面又轻轻颤抖几回,湖月也忍不着伴着骤起的波澜颠箥起伏。好在那风只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耐不着寂寞的偶尔嘻戏,水面很快平静如初。望去,湖山依依,薄烟凄凄,如幻如梦,似乎跨入到鸿蒙初启。
盘古湖,故名思意,应与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祖盘古有密切关联。近年来,根据不少民俗专家与民俗爱好者的发掘研究表明,桐柏山系混沌未开时,元神盘古挥斧辟画混沌的地方。因此在淮河源头,流布在民间关于盘古爷的故事,代有承传,俯拾即是。据说:“宇宙未开,就象一个大鸡蛋混沌一团,盘古在里面沉睡了18000年后一觉醒来,忍受不了周遭的黑暗对其精神的熬煎,凭其神力,挥斧把天地劈开,(斧自何来?仍无定论,且存疑,此处仅依神话和民间传说。)轻清者上浮为天,浑浊者下沉为地。盘古在一挥之后,用四肢支撑着天地,挺立在天地中间,身体随它们变化而变化。每日天升高一丈,地便增厚一丈。又过了18000年,终于不支,倒地而殁。逝去的盘古左眼变为月亮;右眼变为太阳;头发胡须变为夜空星星;身体变为东西南北四极和三山五岳;血管变成了江河;血液变成了淮渎;牙齿,骨骼,骨髄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魂魄变成了人类。具有高灵知的人正因为继承了盘古的精灵和神勇,才被视为是万物之灵。所以盘古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徜徉湖畔,神务八荒,推算盘古开辟之始,断难料到不知多少年后的今夜,在霜风弥天,万物萧疏,山河无岁月,涵虚接太空的云湖堤畔,会突然迎来几位不速之客吧?当我们陶醉在这凄迷的月色中,踏着被青霜凝结了的衰草,脚底发出嚓嚓的声响时,如旋的思绪也联翩而至:“今夜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在这个开创了天地万物的盘古栖息地,人类经历了难以胜数的物換星移和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而亘古不变的仍然是人生代代无穷已。那么,万载盘古湖中月,他年不知还相似?背负着疑问,仰面寒空,几句“打油”不觉脱口而出。“霜色凄迷云抹天,风剪寒林夜欲阑。,光阴须臾销今古,行乐及时叩湖山。岁赋盛衰物犹是,月度炎凉人亦然。今来礼问斧痕事,俯仰沧桑逝如烟”。吟罢,面对着酣睡不觉,再无意来管领红尘俗事的盘古,顿觉在这天地逆旅中,一个人的峥嵘岁月是多么的短促。
晴夜气畅,万籁无语,纵影湖山,人月不孤。万古霜月,在烟笼霜凝中依旧风神淡定,给人一种旷世雍容。凝神对她,使我们神驰湖山外,心游万仞间。此夜得睹丰姿,不禁使我联想起了李太白那半轮秋色的峨眉山月。想起了苏东坡超然台上那高处不胜寒的中秋皓月;和荡舟赤壁那七月既望之夜的悠悠悬月。想起了杜牧之那月笼寒江的秦淮风月;想起了高适那前村月落半江水的西坠晓月。俱渺矣。唯有与天地同生的盘古湖中霜月,被浸润得更加晶莹明亮和玲珑剔透。因为她生发出的是一斧乾坤后,高挂天地间那万古不灭的灵光。
2009年12月25日圣诞之夜追记于百拙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