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一块砖老了

2020-09-24叙事散文宋长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5 编辑

  一块砖老了。在乡村的屋檐下,秋雨一个劲地下,把村庄,田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静寂,一年之中再没有像此时这般静寂,村东的藕塘里,残荷一片,再也看不见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5 编辑 <br /><br />  
  一块砖老了。在乡村的屋檐下,秋雨一个劲地下,把村庄,田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静寂,一年之中再没有像此时这般静寂,村东的藕塘里,残荷一片,再也看不见往日的生机,鼓吹的蛙鸣,纤巧的豆娘和晴蜓,还有在清晨滚动在荷掌上的那些晶莹的露珠呢?俱已消失了踪影。
  我仔细端详这块老砖,已经没有了棱角,深蓝,忧郁。像一位已近迟暮的美人,苟延残喘,谙灭了曾经的美丽与韶华,“流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轮转中,有谁能挽留住岁月的脚步,哪怕一分一秒都会显得无比奢侈。这块老砖大概来自已经隐退多年的那座祖屋,走南闯北贩卖药材的祖父,曾经无限风光,在一个暮春的傍晚,回到家乡,褡裢里装满了阿堵物,身后跟着一个清丽的江南女子,轻扣柴扉,业已人老珠黄的祖母赶紧颠着小脚迎出门来,瞬间掐灭了所有与爱有关的火焰。
  破旧的老屋前,矗立起一座青砖青瓦的高大新房,宽敞的庭院,兼植一些舶来的南方植物。你还别说,那些看似脆弱娇羞的植物过了一秋又一冬,已经适应了北方的冷寒,小祖母抱着和祖父生下的宝儿在九九艳阳下哼唱一种软软糯糯的江南小调。这些,年幼的父亲当然听不懂,扒着前院的朱漆大门,看热了眼眶;后院,祖母的炊烟单薄地升起,紧紧缠绕着一个孤苦落寞的灵魂。
  我想,这块老砖那时应该正混在诸多深蓝的老砖里,倾听前院的欢笑和后院的嗟叹,默默无语。
  渐渐,父亲长大了,一顿可以吃下八九个馒头,还踅摸着扒看前院的朱漆大门。祖父不在家,好吃好穿哪舍得亏待宝儿和他美丽的江南女子,于是父亲经常可以吃到醮了蜜了大白馒,蹴在前院的墙根下,噎得直翻白眼。
  天有不测,一块老砖冷静地阅读着冷暖人间,草可以秋枯春荣,树可以青了又黄,田野里的庄稼只要有了阳光雨露,或多或少总能打下些裹腹的收成。——可人呢,有时候人比草木庄稼聪明,也比草木庄稼愚笨。祖父再次归来时已身无分文,眼窝深陷,一幅皮包骨寒酸的模样。关上房门,前院总听见绝望的哭声,患了天花的宝儿终于无药可治,一卷苇席,被草草掩埋在了南岗子;小祖母的首饰被当掉了,雕花镂案的屏风被赶着马车的古董贩子贱价拉走了;那些原本无罪的江南植物,刹时萎靡了容颜,在小祖母于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逃离后终于狼籍一片。祖父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气弱游丝,唤着父亲的小名:“剩儿,爹对不住你娘俩。只留下了一座青砖青瓦的老房子。”
  祖父咽了气,祖母从没有悲伤,父亲坐在一块老砖上讲到这里,抽了一口老烟叶,呛得眼睛流出泪来。文房四宝,书墨文章,祖母说那些都是无用之物,还不比泥土里刨来的日子过得安祥。所以,任凭父亲哭哑了嗓子,祖母也没让父亲踏进一天学堂。父亲看天,天是白的,看地,地是黄的,听池塘里蛤蟆三更半夜还在聒噪,父亲就站在夜色里骂:“狗日的,叫你奶奶个蛋!”蛙声渐小,一片迷茫中,乡村的灯火始终昏黄,在我年少时的记忆里。
  我问一块老砖,你来自哪里?是辽阔荒芜的老河滩上,还是平原深处一片不知名的土地。老砖不说话,坦然面对苍穹和风霜,在雨后,爬满了青苔,忧郁的深蓝上,就多了一丝青绿。娘说,老砖上的青苔能治鼻炎,包在鸭蛋壳里,敷上泥,在火焰突突的灶膛里熥熟,终于让我可以畅然呼吸。
  夜色中,百无聊赖的我蹑手蹑脚来到传出一缕缥缈弦音的老砖前,想捉到一只会弹奏夜之琴弦的蟋蟀,冷不防看见一条眼神冷峻却身段柔媚的青花蛇,盘踞在老砖旁边。不信邪的父亲,一手拎着青花蛇,只一抖,蛇全身的骨节就散了架,不知道躲进了哪里,暗自哭泣。
  前院,庭院深深在我的脑海里,只能从父亲和母亲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一些残断的章节。风雨飘摇的后院,也就是祖母蜗居一生的祖屋,自打祖父死去后,祖母仍未踏进前院一步。祖母说那是座不祥之物,无论曾经在村子里多么显赫与辉煌,终究没有人可以镇住里面的邪气,夜里常听见一个尖尖细细的声音在唱,婉转,凄凉,总感觉着人被无形牵引着到了一个更加幽暗的地方。或许吧,是宝儿无辜的哭喊,还是江南女子离乡背井的忧伤,终究湮灭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悲情故事里。我那曾经风光无比的祖父呢,会不会,在某一天乡野的晨风里醒来,滴落清泪两行,泅进脚下的泥土,倾听祖母虔诚的祈祷。
  晚年的祖母极信佛事,踮着小脚走在上香的土路上。父亲说,只有在这时父亲的味觉才显得特别灵光,祖母小提蓝里的几片大肉,几条油炸鱼,幻化成无数条小虫,挠得父亲的鼻子直发痒。香烟袅袅,祖母盘跪在小庙里的蒲团上,一边嘴里念念叨叨,祈求神灵保佑已经升天的负心祖父,一边用严历的眼神示意父亲跪下来,说保证一辈子不离不弃脚下的土地,不淫邪,不贪妄,不做丧尽天良的事情,更不学道德文章。
  父亲说,祖母原来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端庄的小楷,手书的《诫子书》,只拿给父亲看了一次,便说这是世间最没用的东西,付之一炬。
  那坐青砖青瓦的房子应该是在一年春天倒塌的。疯狂的人们高喊着口号,背诵着语录,使出浑身的力量,终于推倒了这个代表欲望和奢淫的象征。有人怂恿着祖母登上高高的土台,列举出一系列罪状,以供祖母控诉罪恶滔天的祖父;祖母却没有,依然捻着她的珠串,依然默诵着她一派澄明的经文。此时的父亲终于可以在贫穷的乡邻前扬眉吐气,蹩脚地背诵着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将那些已经获释的砖砖瓦瓦码放整齐,预谋着自己的一场婚期。
  或许那块老砖在经过父亲一双粗糙的大手时有话要说,很多很多话,像老河滩上开满的星星草,却终究一言未发,任凭被丢弃在了岁月的角落。
  我在昏黄的油灯下写字,这时的父亲极安静,手拿一张“阴历头”,问我“廿”念什么。我说“nian”。父亲就说:“ 狗日的——我是说念啥?”我咬着铅笔头:“就是念‘nian’呀。”父亲这才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自己的头:“小小,好好学,别学你爹,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个废物。”
  那时的我还是小小自豪了一下,平日里看着脸色沉郁的父亲,突然矮了许多,多了一些亲近,也多了一些可怜。我想当年哭着闹着要去学堂的父亲,最后终于折磨完了身上所有的力气,靠着那座虚无的青砖青瓦的大院墙,一句话不说,满脸泪痕,被小脚的祖母踏着零乱的夜色,慌乱地牵回家里,一连轻轻地拍打着父亲,一边又撒下弥天大谎,诉说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
  那个非正常死亡的书生或商人,我饱读诗书的祖父,当我坐在灯光下,一遍遍怀想他沧桑的容颜时,脊背上顿生一股凉气。我只是我吧,终究不过是融入乡村的一个俗人,耕耘着平凡的时光,收获着五谷杂粮,然后兴以所至地码一些浮想连翩的文章,非是眼羡和追求浮华;我所要的,不过是夜色沉静之后,纷至沓来的人生百态,取其正,弃之偏颇,在有爱的红尘中寻找些有关真纯的段落和意义。
  一场雨停止了纠缠,一块老砖在夜色中湿淋上岸。土,是黄土,是养人的土,也是埋葬人的土,一言不发地走进熊熊的火光里,是历练,是煎熬,更是浴火重生。
  一块砖老了,老的失去了本真的容颜,但深蓝的质地未改,流淌着几多血脉亲情。没有谁能改变来时的方向,但我们可以坚实脚下的路途,脚印,或深或浅,走过的是眼前真实的岁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