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白的雪 黑的煤 与那辆气派的马车

2020-09-24叙事散文李华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40 编辑

白的雪
黑的煤
与那辆气派的马车李华新有一个习惯,喜欢早起,在电脑前写些文章,现在的住地,是一个靠近市郊的地方,从这儿就可以看到外环路,从窗子里望去是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40 编辑 <br /><br />白的雪
黑的煤
与那辆气派的马车

李华新

有一个习惯,喜欢早起,在电脑前写些文章,现在的住地,是一个靠近市郊的地方,从这儿就可以看到外环路,从窗子里望去是一座不高的山,那是我经常爬得的山,因为这里不是闹市,因而就有许多市里见不到的风景。比如说,这儿的马路上还是可以见到,偶尔能有马车通过。这里说得只是偶尔,因为现在的现代交通,已经使得原来农村的马车,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因为,即使在家乡,也很少见到有披挂整齐、甚至是有些气派的马车,扬一路响鞭,催动那车得得在家乡的泥土路上萧萧远行。

但是,就是在那天的早上,当我在电脑前敲击为文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声得得的声响,因为那时不过才清晨五点,院子里很静,就连那些不时在书房的窗口频频光顾的鸟儿,也不曾喳喳有声光临,因此,在这个时候,窗外传来的声响,便有了和白天街市上躁杂的声浪不同,那些声响是需要仔细辨认的。现在即使是有轻微的动静都可以感觉到。

有车在院子里启动,并传来得得得的响声,原来是更有早来者,是赶着马车来的,我知道就在院墙外边,是一个更大的空场子,有一些进城菜农大多数是机动车,至少是电动三轮车,像这样的赶着自己的马车来买菜的,是少之又少,而且还有鞭声传来,此刻使得我不由地想到了当年我在乡下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那就是冬天去拉煤,动用的是村子里的那辆马车,说是马车,其实并不正确,因为那是由两匹大骡子为主的大车。那时,下乡才来不久,脑子里还有知识分子最愚蠢,贫下中农最聪明“左”的思想影响。对于能够驾车的车把式的人,更是充满了敬意。大队的那挂马车,让人也是好生羡慕,一是这挂马车,在当地是挺有些名气的,它不仅是那车打造的很气派,是大胶皮箍轮的,车大,前面车把式驾驭牲口的那地儿,比一些不起眼的大车要宽,而关键的还是那几头牲口,是绝对的很有些气势,个大、体健,皮毛油亮,这三头头牾,其中有两匹是骡子,一头枣红马。而招人喜欢的是那两头骡子,身量大,骨架子也大,加上精心饲养,让人一看就是一副营养很不错的气色,而且是这几头头牾,不光是样子长得好,还听话,肯下力,不惜力气,尤其是那两匹骡子,遇见上坡或是大崖头,套上这两匹骡子,就像现在的有四轮驱动的吉普一样,很是有劲。不同的是,这三头头牾,总是不会一起出现,往往只是套上匹马、或是头骡子,也就可以了。

要是全部上了套,那一准就是远路,或是拉得东西沉,而且赶车的确是铁定的师大爷(这个村叫师小村,全村姓师的为多),当时也不到五十。不过是因为他赶上了这挂大车 ,他自我感觉就好得不得了,就像现在一些单位的汽车司机一样,只是这位大爷虽然是有脾气,但是,侍弄头牾还真是上心,不说别的,就说天天晚上起来给牲口添料,有得人就干不了,而且是这位老人,确失是一天也没有疏忽过。幽暗的马灯,这些头牾在牲口棚轻微的鼻息,以及院子里的那条看家的黑狗,还有落在院子石榴树上的积雪,和不时有冰凌从屋檐下掉下来的声响,这就是车把式家里冬日的景象。我拿着手电从庄西而来,为得是商量明天一早去南山拉煤的事情。

进得院来,就有一股草料特有的滋味。瞅瞅那几头头牾,很坦然地嚼着精心准备的草料。很安静,见到师大爷后,他就说明天一早走,你别起不来,不过你别管,明天我套好车,再叫你也不迟。
第二天,天未亮就上路了。

煤井在南山,白雪飘落山头上不化,路上的积雪有时也是多少天也不化,轻车路熟心急,自然恨不得扬鞭的功夫就到。到了煤井上,有现成的煤,装上就是。这功夫我们去矿上那简陋的小饭店去吃饭。回来立马往回返。静寂的山路,行色匆匆的马车,车上的煤,在冬日的景象里,恰好把人、车、头牾和车上的黑煤一同整成一副图画,在雪地里行走,又有天上散落的雪花,大地上近处的车辙在车碾过之后,如此清晰地留下来,复又被另辆大车碾过。远处的田野上覆盖在麦田上的皑皑白雪,在漫天飞舞的场景下,虽无言和少语,却是有一种孕育着收获的感情,给予了在雪地行走的任何一位农家人。即使是在这个时候,车和你无论要受到何样的艰辛,你也不会埋怨这个雪天,或是埋怨乡野上的厚雪,似乎是心情使然,拉着沉甸甸煤炭大车的那几头牲口,总是保持着同样的速度,那鼻息中喷出的响声和不时扬鞭甩出的响声,在抖落心头的寒冷的同时,也抖落了行走的寂寞。


驾车的师大爷会在走过一段路之后,尤其是这些头牾身上见汗之后,会跳下车来,用自己专门备下的汗巾,为它们擦汗,并且时不时地往它们口内塞上几把豆子,那些豆子,有得是焙烤熟的。看到师大爷如此精心。心想,他果真是名不虚传,先前就听说,有时遇到天太冷,他还会往那个专门用来饮牲口的水桶里,多少掺上些热水。有时到了地处,也是先把那几头头牾身上的汗擦净,然后才会自个休息。而且还有一个习惯是,只要是在装车的时候,往往会把头牾卸下来,然后待车上装满后再套上牲口。自然这样一来,会多花些功夫,可是只要是时间比较充足,总是这样做,毫无马虎。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头牾可以得到休息,也能使得装车的人,免受这几头头牾的尥蹄子伤人。现在我可是眼见为实了。


在路过一些熟悉的街镇时,大爷拿手的空甩响鞭的技巧,确是要发挥到极致的。那鞭声时而清脆,时而悠长,那余韵就长长地留在了车身之后,而鞭子是轻易不会把落在这些头牾身上的,也许这怜惜之情,使得驭下的牲畜,没有丝毫的偷懒,反而倒是更加卖力。至于那声声鞭响,其实也和鞭子的编织以及鞭梢的鞭法有关,其原因是这鞭子是自己编的,那鞭梢也比一般的鞭子长一些,而且是里面既有用驾驭牲口的实际作用,也有一些花哨活在炫耀的意思。不过,要是见到有得赶车人,把头牾身上有有被鞭抽过的痕迹,大爷就会很是有气。在车上他就对我说,这些头牾也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自然就会报答你,像这样对待牲口的,到时它不会给你尥嚼子才怪呢?!

总之,一辆大车晃晃地走过,牲口落蹄齐整,绳套松紧一致,就说明了它们是没有一个不出力的。而且,都说是某某有骡子脾气,可是这骡子的确是有劲,不像那马儿,看着挺英俊,可是要是论起气力大,还是骡子。不过直到现在论力说劲大小,还是“马力”,是没有说“骡力”的。

这时望着路人羡慕的眼神,一种自豪会油然涌上心头,你的心情,就会好得很,就会感到不仅是人是衣裳,马是鞍,也是车是好车,需要好头牾才是好车。
一路上车泠泠马萧萧的那种感觉,就会有一种你和这车以及那头牾,似乎就是一体的,就会人因那些体健魁梧一样的头牾,共同组成雪地上行走风景的那种感觉,竟会是你因那些畜力的车儿一起构成的感觉,故而会因为那雪天行人稀少,而产生出一丝惆怅来。自然,这样的情形,兴许是自己难以碰倒的,因为也是只有雪天自己才会有这样的差事,如果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队里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书记、队长或是村干部们的女人,才会有那种阅尽春色的那种惬意,一般的贫下中农是很少有这样的“待遇”。而我只能是在这样的一个雪天,为了伙房快要断顿的急需,才会上得山来装运那些黑黑的煤炭。而当往回赶得的时候,雪继续在下,那头牾的身上被车把式披上了一件雪衣,那不过是用老粗布缝成的一个褡裢,不过那几头头牾,还是很感激的在滑滑蹭蹭的乡路上认真地拉着那大车,而车把式的鞭子也很少认真地抽在它们身上,这些不偷懒的头牾,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是,也是懂事的,而且是每每在这些头牾要排尿的时候,车会停下来,让其酣畅淋漓一番,而我也会学着车把式的样子,挨个地在它们热气腾腾的嘴边、脸上抚爱一遍,拍拍它们的脑袋,拍拍它的肚子,然后收集起排出的粪便收集到车后,继续上路。

因为几十里的山路,还是要谨慎驾驭的,是不可轻信松懈的,而只有等待回到平原的乡路上,才可以放松,那个时候,会有那些个五音戏的旋律,伴着悠悠的蹄声和那些头牾颈下,那轻轻摇动地铃铛声响出现。是啊,回家的路已经不远了。故乡人,最惬意的表达就是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幸福或是满足都挂在脸上。得意时,马蹄、骡蹄也会轻盈起来,这是感觉,也是驾车人和那些畜力联系在一起的真实感觉。


其实,那些感觉,就和现在的某某有了一辆奔驰或是奥迪的感觉一样,而且是有时村里的一位挺爱摆摆的副书记到公社开会,也往往会让这位大爷赶着车去,一来是到公社有事要办,二来这挂大车,的确是会给人带来那种“被炫耀”的愉悦。只是那时是大车,现在是轿车罢了。

为啥,在这个时候涌出这一文思,那实在是因为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的缘故。那时节,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而且是不仅是冷,还没有任何的取暖设备,即使是天再冷,在城市里,也不过点得是憋来气,那样的小铁炉;而在农村所用的则是渣子炉,所谓的渣子炉是砌在土炕傍边的炉子,它和炕体连载一起,炕沿是用青砖或是好一点的也有用枣木的,不过外边还是要用青砖衬上。那炉子的烟道,通过这个大炕的烟道,通到屋子外的屋顶上,和那个高高的烟囱相连,只要是填煤就忽忽得着。此外,屋里的即使不是火炕,炉子也是用砖头砌起来的。有大有小,往往是在大冬天,炉子上面总是煮着一锅地瓜,有时是煮着一锅猪食,在炉子的另外一个灶口往往会有一个陶瓷的罐子,里面温着热水,炉子上面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也有的一些年轻人刚结婚的农家,为了干净,有得也就只是在一进门的左侧,砌上这样的路子,不过因为是要烧的是渣子,有时还是湿的,所以那就需要在炉子边上炕着这些湿煤。所以屋子大都很呛。

只是那个时候,拉煤就是去拉煤,只是觉得能够坐一回大队上气派的马车,能够随着师大爷去南山的煤井去亲自体验一把,能够看看煤井出煤是怎么回事,然后吃上一顿正宗的大葱炒豆腐,以及在那个年月奢侈一次才会买得油酥烧饼,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什么白的雪、黑得煤,以及马车在雪野中移动的景色,也是只有现在才会有的一种情致和感情的回放。因为那时,买煤就是买煤,因为你必须尽快把煤买回来,不然“家里”(知青点)就要断顿。

因此最好的景象,还是第二天那烟囱中冒出的炊烟,以及伴随着热气腾腾的水汽飘荡在空气中的馒头或是大包子的香气,才是最诱人的,因为填饱肚子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但是,生活中的这些审美的意象,却不会消失,但现在已经过去了36、7年,再健壮的牲口也不回还活着,而那位老把式现在活着也得八、九十岁了,我在离开村子之后,中间回去过几次,还是因为采访时顺道,也没有呆多久。现在我在依旧没有取暖设备的屋子里写稿,不是没有这样的设备,而是因为家里用得是中央空调,自己一个人开动,太浪费。有意点个小炉子,也不允许,一是屋子里没有烟道,二是居住楼房,点上这样的炉子烧大炭,也太脏。不过,因为依旧有寒冷的气氛在,能够让我能够很自然地就回忆起那场大雪、那条山路、那车煤炭来,以及那车那煤,那两人和三匹头牾共同组成的载动着温暖款款移动的意象。


(济南 李华新)

[copyright][/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