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十月落雪(修改稿)

2020-09-24叙事散文于文华

十月落雪(散文)□文/于文华雪,雪白的,晶莹的,粒粒如针样微小的雪,无声无息,随寒风轻轻抖落下来。密密地斜织着,轻轻地飞扬着,落地随即融化为水,像个勤快而细心的清洁工,均匀地洒湿了所有的地面,连一寸地方都不放过。这样细微的雪粒儿,飘落在人
十月落雪(散文)

□文/于文华

 雪,雪白的,晶莹的,粒粒如针样微小的雪,无声无息,随寒风轻轻抖落下来。   密密地斜织着,轻轻地飞扬着,落地随即融化为水,像个勤快而细心的清洁工,均匀地洒湿了所有的地面,连一寸地方都不放过。这样细微的雪粒儿,飘落在人的衣服上,并不立即消融,先是粘在上面,感受着人的体温与脉搏,慢慢才消化;洒落在少女黑长的眼睫上,像粒粒小小的珍珠,镶嵌其上,显得好看而妩媚。这场突如其来,随西伯利亚寒流过境而至的雪,让人猝不及防。国庆长假后几天少有的小阳春天气,让人们还衣衫单薄,不曾换上秋装,爱美的女人穿着长丝袜、短裙与长筒靴。线条毕露的丝袜,使女人的曲线美凸显得淋漓尽致,招惹的男人眼球不时观望,这场没有预见的雪,让美丽“冻”人的女人们感受到天气的多变与冬天的即将来临。年轻人尚穿着单衬衫、秋裤,连羊毛衫都未来得及换,被这场雪冻的直打喷嚏。

  大块大块、牵牵连连的淡墨色长条状云团,在苍茫的高天,向东南方急驰而飞,像是接到了来自上天的集结命令。雪飘飘洒洒的当儿,奔涌的云团全散开来,均匀地密布了天空,一会儿白茫茫的雾气围裹了山头,云层和山头接触,云气雾罩,好像把山顶包裹了、掩藏了,山头融入了云里雾里,似乎那山与天空融为了一体,分不清哪是山峰,哪是天空——唯有人们的心目中,记忆里,残存的影响中清楚地知道,东面山脚往上就是东昇屲,山上有亭,名曰“笔架亭”,七层白色塔的顶部,有惟妙惟肖,直指苍穹、状如毛笔笔尖的标志物。西面山叫西昇屲,亦有小亭一座,美其名曰“落日亭”——取迎接落入西山太阳之意。山坡上白茫茫一片,像是笼罩着一层迷茫的白色烟雾,又像是朦朦胧胧的梦幻世界,山上枯黄的野草、枯萎的树木全冻的瑟瑟发抖。时而风渐渐大了,掀起薄雾的纱帐,看得见山岗的憔悴,看得见那些卑微低贱却顽强生长的草——虽则看似干枯了、枯萎了,毫无半点生机,但这些黄黄的干干的草,并未丧失全部的活力,它们的根依然活着,依然吸收着养分,待来年春风一吹,它们会最早揭开大地鲜活翠绿的眼帘,送给人们盎然的渴望。

  再远处的连绵起伏的群山,被一层层的银色雾气笼罩着,让你看不清山上到底有些什么植被。更远处的祁连雪峰,早在这场雪之前,已经是白雪皑皑,像是穿上了银色铠甲的巨人,傲立于西北大地。这场不大的雪,只不过是增加铠甲的厚度而已。但此后,越来越多的雪,会让这位白雪公主更加妩媚、更加璀璨的。

  天空像个硕大无朋的磨盘,被一双神奇的大手驱动着,抖落下粒粒细如粉状的雪花。这雪粒又被寒风吹拂着、飘扬着,洋洋洒洒的样子,极像浪漫多情的诗人,以大地为纸,苍穹做背景,挥毫泼墨,肆意挥洒,时大时小,时密时疏,时急时缓,时紧时松的雪,就是诗人大写意的手笔与杰作。

  雪中,柳条依旧翠绿着鲜活的生命,菊花依然烂漫着季节的芬芳,国槐、松树还是张扬着自身的魅力,唯有禁不住秋风摧残的白杨树,树叶有的枯萎,有的一片金黄,有的半黄半绿——一派萧条衰败的景致。谁知道一粒雪花的心事,谁知道农历深处究竟有怎样的景致。恣意飘落的雪花,舒展着对生命漫天的眷恋。连绵的山川,萧条的田野,古朴的村庄,与雪并肩而行在日月河谷。

  雪中,纯粹、自然、直接,没有铺垫,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刻意炒作的原汁原味的各种声响,弥漫着人的耳鼓,响彻在大街小巷,汽车的鸣笛,孩子的尖叫,女人呵斥孩童的高音,小贩的叫卖声,这里那里人们的说话声、吵闹声,远处火车的疾驰,和雪花一起,和大地上的万物一起,掺杂,揉和,饱含着质感和力量,从喧闹的市声里,从白驹过隙的光阴里一闪而过。而饱满,真切建筑工地上的钢铁的碰撞,机器的轰鸣依然有条不紊地响着,那么多的农民工仍然没有放下手头的活,该干啥还干啥,丝毫没有因为雪花的飘落而松懈。窃想:他们不定有多么高尚的想法,有多么崇高的举止,完全是为了赶在天寒地冻前多挣些钱,为了家中妻儿老小日子过的尽可能生活的好些,在同伴和乡亲们面前有个好名声、好影响。天气虽则日渐寒冷,但雪中干活不像下雨那么困难——雨水会在很短的时间打湿人的衣服,而雪飘飘荡荡着,老半天才悄然落下,早上好多人早穿上了过冬的皮衣、毛衣,比起往常节奏快些,身上微微出汗,自然感觉不到冷的渗透。一幢接一幢漂亮、美观的大楼修好了,农民工不会也不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连廉租房也无法拥有,只是期盼着早早完工,早日全额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躺在温馨可人自家的土炕上,喝几口小酒,胡乱翻几页书,看身穿布衣,却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忙来忙去,渴待着又一个年的早些到来。

  雪中,附近菜地卖菜的菜农好似无动于衷,定定坚守在那里,“心忧菜贱愿天寒”。他们不是植物,不会不感知到雪的降临,不会不体味到冰冷的触摸,但为了生活,为了早卖出几棵菜,他们耐心等待,毫无拉起车走的念头——随着天气的寒冷,山区和城郊的农民,年年都会不约而至趁早多买些卷心包菜,腌制一缸酸菜,好度过漫长冷清的冬天。从附近乡镇早早开着自家三轮车,清晨就拉着塑料大棚里精心务习的辣椒、西红柿、高原夏菜……看到天气突变,只是埋怨没有听一下天气预报,蹲在各自的车前,看天空中飘飞着的初雪,望着一街急慌慌奔回家的城里人。这样的天气见得多了,就有些司空见惯的感觉。有那个农民,不是在风雨里、冰雪里苦苦把挣光阴。麦子摊到场上,总不能扔下那些打了半数的麦子跑回家,不顾雨水的泥泞,要收拢好才放心;碰上挖甜菜下雪,会照样埋头干活;温棚的帘子,下雪时也要一个个遮盖好,防止冻坏里面的那些菜蔬。长期的沐雨淋雪的磨练,是不会遇见小小的磨难就退缩、就止步不前的——人啊,不经一番风雪,不长一些见识,是不会长大的!再说早上出门前就穿的厚,拿了馒头和开水,指望着一车的菜能卖个好价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撤离“阵地”的——拉回去,这些业已摘下的菜咋办?总不能任其坏掉吧,自家吃,有些瑕疵的菜,不上样的菜就足够了,那里还有菜农吃这么好的蔬菜的道理。再说,就是实在卖不了,这么多的菜一时之间也吃不完。人们说的泥水匠住破屋,裁缝穿不上好衣服,种瓜的吃烂瓜,种菜的吃剩菜真是至理名言。他们不是木头不怕冷,不是机器会不畏风雪,他们只是从生活中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克服,学会了不因一时的磨难就退缩,知道希望总是垂青于那些不甘失望的人,机会总是留恋那些善于等待的人。不能因为天的寒冷、雪的飘落就一走了之,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怨天尤人。他们在严峻的生活中学会了生活,在困苦的日月里磨练了心性,明白凡事忍一忍,也许就会海阔天空一路是坦途。菜一时半会儿冻不坏,且想着这雪估计能停下来。

  果真,雪下着下着,天光越来越亮——太阳的光芒,穿透渐渐稀薄的云层,散射出亮晃晃的光来。光芒下烟雾样的白雾一点点散去,一点点跑向远方,像个顽皮的孩童,去找他感兴趣的地方。山峰显露出本来的模样,凸显出山坡上人们用废旧瓶勾勒出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字样。而雪粒逐步细弱,到完全不见了踪影,天空完全转晴,人们该干啥还干啥,只不过地上湿漉漉的,山坡上、树叶上挂着些晶莹的雪粒。那些脚手架上干活的农民工,那些坚守在菜车旁的菜农,莫不感到欣慰与喜悦,风雪过后,阳光普照,只要有所期待,有所渴望,生活就会逐步好起来的。

  寒露刚过,霜降未至。寒风飒飒吹,落木萧萧下的这场雪,犹如拉开了冬天的序曲与开场白,接下来一个寒风刺骨,冰封雪地,“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的季节将要拉开帷幕。

  西北的十月落雪,不同于冬雪的飞扬,也不同于春雪的潇洒,更不同于五月里棉花状雪花的绚丽,随雪而至的是寒冷日子的到来,是生命的萧条与万物的休眠,是季节的调整与人生的升华。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0-10-16 09:44 编辑 ] 初雪, 农民, 散文, 西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