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寻古三岔镇 探险前进沟

2020-09-24抒情散文张景发

寻古三岔镇探险前进沟2011年5月28日,我随朋友一起走进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部的古镇——三岔镇。三岔镇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一处古镇,因撤乡并镇,将吴砦乡改为三岔乡,三岔乡于是成了一个大概念,是一个乡的范畴,而三岔镇所在地,属于吴砦村。三岔
寻古三岔镇探险前进沟
  2011年5月28日,我随朋友一起走进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部的古镇——三岔镇。


  三岔镇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一处古镇,因撤乡并镇,将吴砦乡改为三岔乡,三岔乡于是成了一个大概念,是一个乡的范畴,而三岔镇所在地,属于吴砦村。

三岔是一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镇,古时建过镇、民国设过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1128年,也就是南宋建炎二年,金兵占据秦州,企图由此南下进攻四川,再顺江而下,灭掉南宋。当时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吴璘、吴玠兄弟英勇抗击,在秦州南境皂郊堡、赤峪、东柯、吴砦一线和金军对峙相拒。吴璘、吴玠是甘肃庄浪人,曾任陕西诸路都统制、镇西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等职,在西北战场上驰骋40余载,为保卫南宋政权建立了不朽功勋。相传吴玠打败金兵后,因南宋皇帝与金议和,他被迫撤回到吴砦一带与金对峙。吴阶为防金国毁约,选择这块渭河南岸的高地筑城安营扎寨,因此得名吴砦,屈指算来,这已经是八百多年前的事了。


  我们一行,从麦积区出发,一路向东,途经伯阳、元龙两镇,沿途的青山绿水、田野麦浪、桃园风光将我深深吸引,虽然我家乡也在这一路,但每次回家,却总是看不够,心里总能泛起阵阵激动。车快速的行驶在310国道上,这条前些年让人头疼的国道,由于宝天高速的开通让人渐渐喜欢起来,原因是车少了,路好了,一路总会遇到修路的机器和穿着“黄马甲”的工人师傅。过了元龙镇底川村,我们的行车正式走上了吴砦的地界,这里是陕甘之间的大峡谷,以渭河为界,河北面归陕西管辖,河南面归甘肃管辖,不知是陕西移动信息强大还是什么原因,部分朋友的手机统一收到陕西移动发来的短信,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吴砦城,也就是三岔镇上。


  先到乡政府,在乡政府院里启动“毒源植物踏查暨民兵野外拉练活动”,之后,我们一行20人被分成4队,随民兵进山宣传和开展野外拉练活动,我走的是位于三岔东部的前进沟,刚进沟的路面是水泥的,很平阔,走了大约有十几分钟吧,路变成了土路。前进沟分沟一、沟二、沟三等几个自然村,这里的村落分散,沟一、沟二的村民大部分住砖房,步行在这里,空气好的没得说,山路有的在河里延伸,我们则在水里踩着露出的石头过河,到了沟三这个只有14户口人家的村子,多数房子是旧时建的,烟熏火燎,显得陈旧,多数人家没有大门,用木桩建个篱笆墙。憨厚老实、纯朴善良的村里人,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与世无争的生活着。路上,我们遇到一对老夫妇,老头在自家门前劈柴,老妇好象在说着什么,当看到我们行走而来,老头放下手中的活计,和老伴站起来看着,我老远的看着,心里想着,也许他们把我们当成慰问团的人了吧!


  工作人员给老人一张禁种毒品的宣传单,并讲解了有关道理后,我们继续前进,锄玉米的的老头,抱娃的少妇,放假上山挖药的学生都成了我们宣传的对象。路在向前伸展,山里的景色美的让人不想再走,然而老天爷总喜欢捉弄人,深山里,雨说下就下,冷不防,天空撒下几点雨,打在身上凉凉的,队伍加快步伐还在前进,没有停息的意思,我走在最后面,四处张望,希望有山间美景闯入眼帘,好装在我的镜头里,我落队了,独自走在这深山老林里,虽是白日,但逢雨天,要是那只饿狼或熊瞎子出来,那后果不敢想象,跑步前进追上队伍,好在队伍在一大石下避雨,看到人,心里自然不在害怕。雨在下,但是为了拍摄一张水片,摄影之人不惜冒着“机毁路滑人落水”的危险,行走在水间大石之上。心诚则灵,大自然造就的景致总不让我等失望,高山流水,一块被流水千秋万代冲击的地方有挂飞瀑,瀑布不大,却也迷人,在那地方蹲了十几分钟不舍离开,直到雨打湿了背,这才走出沟来,汇聚大石下躲避。


  拿出三岔乡政府准备的油饼、鸡蛋、纯净水犒劳犒劳自己的胃,一边吃着,一边和同行的人聊天,前进沟的灯罩子、月亮岩、笔架子、羊圈子、砚窝台等景点灌输于心。吃了点食物,我和渭水河、牧云两位摄友再向深沟走去,雨下依旧,我们只好用塑料袋将相机包上,走向崇山峻岭、峰峦雄伟,溪水潺潺,植被丰富的前进沟深处,野生的乌龙头、羊奶子、瓢儿等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势甚旺,摘一颗羊奶子放进嘴里,那绝对能对住您的口齿。越往里走,路变的越小,有的路在水里,我们不得不在石头间上窜下跳,沟中风景独具,不忍离去,但风雨愈大,恐山石浴雨下滑,加之前路只供牛马走,我们只好返回,途中遇一老汉,提着饼子,背着蜂箱向深山走去,老人误以为我们是来此山修铁路的,便问我们:“你们今天来这里勘察地理,是否要在这里修建铁路?”面对老人之问,我们无言以对。我们也问了老人,他是来看看早上放进山的两头牛,顺便把蜂箱背到这里,看有没有野蜂入箱,好驯养酿蜜,当我们回到大石不多时,老人也下来了,手里提着民兵给的一个饼子和一个鸡蛋,老人的衣服被雨打湿了,在大石下休息一阵,我们一道往回返,他和我走在一起,我又向他问起了前进沟的几处来时没看到的风景,老人谈吐悠然,一边走一边指着这个山头,这是砚窝台、对面是月亮岩,你看那个山叫灯罩子,前面的马鞍子上有三个石头,如同古人放笔的架子,所以就笔架子,老人说着还用手比划着,他说“月亮岩和笔架子在08年地震时,都有不同的毁损,月亮岩一半掉了下来,现在还有一半在山头上,笔架子的一块石头也掉下来了,真可惜。我们这里是典型的山大沟深石头多,但是风景很不错,原来听说这里要修建铁路,为何到现在都没动静。如果把铁路建好了,我们这里的美景也就会让外人知道,到时候也会成为风景区,我们的生活也会发生改变。” 老人说着,我听着沉默着,这是一位古稀老人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啥时候能实现,我说不上,也不敢说。


  老人的家就在前面,到了他家门口,他邀请我和同行的赵主任到他家休息片刻,而我们的队伍早已走远,天还在下雨,为了赶时间,我们谢绝了老人,继续前行,到了沟二,我们坐上车,伴着雨,提着心,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幸好高站长开车技术过硬,车最终走上了国道,快速的向吴砦城前进,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张景发 于 2011-6-8 11:2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