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老屋听秋

2020-09-24抒情散文昨日时光

老屋听秋
□ 林文华再次回到老屋,是在秋天,是在寒露那一天。一进院子,看见满地枯黄卷曲的落叶,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悲凉!连着一路上看见的收割后谷茬突兀的稻田,它们像被人拔光了毛的鸡一样裸露在大地上,还有路边那一田的枯荷、简约的水杉、静默的农舍
老屋听秋
□ 林文华

再次回到老屋,是在秋天,是在寒露那一天。
一进院子,看见满地枯黄卷曲的落叶,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悲凉!连着一路上看见的收割后谷茬突兀的稻田,它们像被人拔光了毛的鸡一样裸露在大地上,还有路边那一田的枯荷、简约的水杉、静默的农舍、灰蒙蒙的天空、稀疏的几声雀鸣、篱笆上最后一朵丝瓜花……它们都在提醒我——秋了。
这是秋的另一面,它衰败、荒凉、枯萎、萧瑟,如果这也叫做美,我且领受好了。
这次回乡,是替外出远行的父母看守老屋,捎带着照看鸡犬。或者说,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曾经抱怨过他们的麻烦,但是,不以鸡犬相闻的乡村,还有那份古朴的味道吗?那一定特别的死寂了。
为了破除这份死寂,亿万斯年,人与鸡犬相互依存,究竟谁做了谁的囚徒不得而知。我所看见的情形是,我家的鸡犬做了老屋的囚徒,被囚禁在后院的圈舍里。见我回来了,它们仿佛看见救星一样地兴奋。花狗拖着铁链往我身上扑,又是抓又是舔的,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呜呜呜”的叫声。老老少少十二只鸡一律伸长了脖子,从栅栏里挤出脑袋偏着看我,“咯咯咯”地叫。一黑一白的两只箭鸭挤不上槽,误以为我要投食了,竟将扁嘴往地上戳,喉咙里努力发出嘶哑的鸣叫。家养动物所做的这一切,都在明白无误地告诉我,它们饿了,饿极了!我一看,狗碗舔得精光,鸡槽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连破罐里的水也被喝得一滴不剩。怀着一份内疚,我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饲料和水。投食过后,鸡犬安宁。
接下来,我得喂我自己了。老屋里冰锅冷灶,一根菜也没有。我去屋后摘了一些我爱吃的刀豆(扁豆),割了一把韭菜,然后在土灶上做了刀豆蒸饭,炒了韭菜鸡蛋。一个人默默地做饭、吃饭,连续几个小时,我一句话也没说——想说也没人听啊!寂寥洪水一样漫过心间,我担心晚上的时间不好打发。在母亲的房间里看了会电视,中途给她打了电话,知道她和父亲在外地都好,我才放心。
老屋没有宽带,电视也很无聊,加之秋蚊子叮咬得厉害,只好早早上楼睡觉。
铺好床,关了灯,一个人躺在宽大的,散发着霉味的床上,睁眼看秋窗外朦胧的天光,周围是没有一丝声响的寂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在这迥异于城市喧嚣的寂静中,我反倒没有一丝睡意。明天是星期天,终于可以不用上班了。这时候,不去想明天几点起床,不用操心儿子的吃饭问题,也暂时不去考虑单位里的那点破事,便忽然觉得很轻松,如躺进棉花堆里一样温暖舒适。
百无聊赖中,我用耳朵去捕捉一些非常细微的声响。
先是听见几声蟋蟀叫,似乎就在一楼的屋檐下,有呼唤伴侣的意思。那些家虫,即使闭上眼睛,我也能还原出它们那份方头大眼的憨模样。听,它们“蛐蛐蛐”地叫着,是一把低音的木吉他,或是一个五眼埙,那是秋天的背景音乐,苍凉,古朴。在诗人眼里,蟋蟀是乡愁的代名词。故乡的蟋蟀啊,你勾起了游子百结的愁肠。白露之夜,我离你那么近,似乎听见你的心跳了。天冷了,你有寒衣吗?
我想起了远方的爹娘。今夜,北方的炕注定很凉了,三姐家烧炕了吗?
午夜,窗外风雨大作,一些细碎却也异常坚硬的声响惊醒了我的酣梦。秋风是一把扫帚,杨树的叶子纷纷坠落,堆积在青瓦的屋顶上。雨流不畅,瓦缝里开始漏雨了,无声的渗漏、倒灌。我那青瓦的老屋,墙上的水渍又多了一层,它还经得起几番风雨呢?“滴答”的檐雨是一首歌,声声诉说着秋的凄凉。黑暗中,我裹紧了被角,开始想象满院落叶的景象。风雨也惊醒了圈里的鸡鸭,它们发出了不安的叫声,仿佛怕惊扰了我的睡眠,它们的叫声很克制。
翌日早上,风雨打住。推门一看,果然是满地狼藉,杨树叶子到处都是。喂过鸡鸭后,我费了好长时间清扫落叶,把它们堆到院子边的李子树下,形成一个高高的叶的坟场,多少片叶子在这里走完了它们的一生。叶的离开,给了风一个解脱,也给了树一个思念。看见围绕着老屋而生的那十五棵高大粗壮的杨树,它们也即将走完自己的一生。父母临走前再三嘱咐我找伐树的人,要把那些树砍了,理由是挡着庄稼了,抬了老屋了,最重要的是叶子落满屋顶,再也不敢让父亲一个人上去清扫了。
去村街上的理发店理发,碰见一个以前认识却从没打过招呼的小学老师,她姓曾,我却叫她“苏老师”,她也不更正。在等待的过程中,我跟她聊起了曾经教过我的几个老师。周老师退休了,在村上的一个业余戏班子里拉二胡,跟着几个老人去演出,倒也自在。许老师临近退休了,先搞了病退,整天在家喝酒解闷。他老伴也是村小学的老师,先他几年退休,去西安带孙子了,留下许老师一个在家。曾老师是民办教师,前几年被清退回家了。说起这件事,她显得很羞愧,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理发师叫小英,是曾老师的侄女,和我同一年结的婚,儿子也和我的一般大,现在没上学了,在开挖挖机。我结婚的头天晚上去她那理的发,从此后,我的脑袋一直由她打理。她见证了我的头发由茂密到稀疏的整个过程,却总也不说破,不至于让我尴尬,每次见面就微笑着问我儿子几句,怀着敬慕的语气夸他几句,然后就默默地为我洗头、理发、刮脸。多少年了,城里现在理个发起码得十元,她还是三块五毛钱。小英的男人是个泥瓦匠,今年有病了,一直没出门,听说是得了癌症。
一个人走在秋天的原野上,看见被秋雨洗过的晴空,蓝得像水晶一样美,而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老了,黄了,很多人,很多事,都像这秋天的落叶一样,在萧瑟秋风中片片凋零。我们眼睁睁看见自己一天天老去,却无力阻止岁月的沧桑。站在屋后的高处看我的老屋,我仿佛看见一个佝偻的背影,在漫长的时间的驿道上蹒跚而行。周围的建筑一家比一家新,老屋却在无可挽回地衰败下去。
我在琢磨“老屋听秋”这个词,意味深长。我写过《老屋听春》、《老屋听夏》,还预备写《老屋听冬》,都不及《老屋听秋》的意境苍凉浑厚。为什么“秋”与“老”联系得这样紧密呢?所谓“老气横秋”是也。老屋,老人,老树,老井,老路,老狗,更主要是心的苍老。悲矣夫!

喂过鸡鸭后上楼,再一次躺在床上,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闲书,窗外隐约传来蟋蟀的叫声。没有夜里听得那样真切,却也一样地扣人心弦——那是故乡的声音。还有杨树拍手的声音,“簌簌簌”的,那是秋的背景音乐。一个离开老屋的时候,它们为我送行。不是欢送,是挥泪与我告别! 2011年10月20日(2420字)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1-10-20 11:4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