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一丛新绿(修改稿)

2020-09-24抒情散文geng167
一丛新绿东至文友三十余人,应邀走进张溪老街。活动的发起人怡然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带着一帮年轻人,编了一本厚厚的《张溪文化志》,之后又办着一份名叫《张溪老街》的刊物。那是一条怎样的老街啊,引得古稀老人孜孜不倦地去书写它?走出中巴车,就来到
  一丛新绿
  东至文友三十余人,应邀走进张溪老街。活动的发起人怡然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带着一帮年轻人,编了一本厚厚的《张溪文化志》,之后又办着一份名叫《张溪老街》的刊物。那是一条怎样的老街啊,引得古稀老人孜孜不倦地去书写它?
  走出中巴车,就来到了张溪街上。我所站的地方,恰好有个烧饼摊。那位五十来岁的师傅,已将面团扯成两根长条摊在案板上,双手正抄在那长条的下面有节秦地捋着,手的关节敲在案板上发出“踢踏踢踏”的声音,头也随着身体像小鸡啄米似地上下晃动。从福校长写过这种张溪小吃,说做烧饼的“踢踏声是铭刻在张溪老街的永恒记忆”。这里只是张溪新街,但我似乎已溴到了老街的气息。这位做起烧饼来浑身是劲的师傅,或许就是从福校长所说的“老裴”呢。
  终于见了张溪老街,我有意放慢了脚步,想对它多一些了解。粉壁黛瓦落满了风尘,但尚存的马头墙依旧有着昂扬的姿态。街道上被磨得高低不平的地砖已够沧桑,而一块嵌在道旁的留有深深车辙的青石板则告诉我们,老街的历史比我们想像的还要悠久。那种车马往来的繁华场景,仿佛又呈现在我们眼前。
  如今仍有几处店铺,用的还是老式的木柜台,店门还是活动的木板,而那在墙上开了的窗口上,所挂的也还是火钳、剪刀、老鼠夹这样的老物件。坐店的一律是老人,并不大声地吆喝,只静静地看着我们走过。从人家敞开的木门里,可以看到屋里的土灶,一位老婆婆从水缸里舀了水,倒进铁锅里准备做饭。门前开阔的地方,两条长板凳支起一面大簸箕,老人们把雪白的山芋粉摊在里面晾晒。也有几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悠闲地晒着太阳。放着儿孙们去外面闯荡,他们的守候便成了老街独特的风景。
  有些房屋已经坍塌,却并不急着重建。断壁残垣中挖出一块地来,一畦畦白菜与辣椒铺出一片绿色。老屋的门就做了菜地的出口,细而密的水竹坚守在那里。另一间破屋里,竟钻出了几棵小树。爬满墙角的藤蔓,身上缀了几朵小红花,趴在墙的缺口张望着,又伸到墙头上,迎着午间的阳光,得意地扭着身子。已是初冬时节,可是看到这一切,我仿佛置身于阳春三月。
  我已被众人落下很多,就加快脚步往前赶着。转过一道弯,就是老街的尽头了。急促地踏进一处庭院里,猛然听见诵经的声音。这里竟是寺庙!我站了下来,为自己的莽撞而羞愧。稳住了心神,来到庙门前,再也不敢踏进半步了,只远远地看着里面做午课的老人们。
  据说这里是有名的观音庵,不知是否跟那位金葵娘有关。张溪河遇雨暴涨,将河上的木桥冲毁,给行人过河带来不便。佘祥公的遗孀金葵娘,“缩衣食,脱簪珥”,独自捐资建起石桥,为保桥身无虞,还将自己魂魄键入桥内。人们为铭记金葵娘的义举,将这座桥取名为金桥,并在桥边建了一座金娘娘庙。乡人写诗赞道:“石桥横搭碧波心,慈母遗留慧泽深。倒影银河非鹊驾,而今犹颂是桥金。”
  庙里不绝的诵经声,又让我想到了杨静之老人。老人解放前毕业于浙江大学,却长期供职于张溪小学,教授了张溪祖孙几代代人。老人现在已九十多岁了,还对故去多年的亡妻念念不忘,时常捧着那本竖排的《红楼梦》,踱到亡妻的坟前来,把书中的文字轻声地读给亡妻听,重温那段风雨与共的岁月。老人或许并不信佛,但从他心底流淌出的,分明是缕缕梵音。
  离开这座寺庙时,我回头时看见,路边发黄的草根上,又长出了一丛新绿。
    
        
     [ 本帖最后由 geng167 于 2011-11-17 13:2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