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残墙/老屋

2020-09-24抒情散文人狼格

残墙老屋人狼格冬天早晨的阳光从玉龙雪山的顶上带着温暖也带着冷傲的硬气、雪气透骨地倾泻在一个蹲在残墙根的孩子身上。他嘴里嘀咕着一些只有自己听得清的低语,闲不住的一双脏兮兮的小手一会儿丢丢石子、一会儿从数百年的残墙上扒下一些松动的墙土,一只蚂
残墙•老屋
人狼格
冬天早晨的阳光从玉龙雪山的顶上带着温暖也带着冷傲的硬气、雪气透骨地倾泻在一个蹲在残墙根的孩子身上。他嘴里嘀咕着一些只有自己听得清的低语,闲不住的一双脏兮兮的小手一会儿丢丢石子、一会儿从数百年的残墙上扒下一些松动的墙土,一只蚂蚁爬过他皲裂得有些象树皮的赤脚背钻到一块墙脚的磐石下去了。他跟着蚂蚁的去向一低头,开裆裤里的屁股就朝天了,裆里一边大一边小的“蛋蛋 ”就特别明显的吊着,这是母亲的一块心病。家里没有院墙、没有大门,紧靠着房子又是一条河,所以用一根长绳子把他拴在柱子上,这虽然安全了许多,但把天生性急的一个两岁孩子哭成了疝气。 这是我一回首就能看到的一个自己凝固了的影像。 后来母亲曾多次说起过当她收工回来时,我常常睡着了,哭闹后弄脏的脸上落满了成堆的苍蝇。
听母亲说外公把我带到一岁零七个月。我至今还奇怪地记得自己在外公的背上把头伸出他的肩膀,看他搂起大裆裤,从裤脚里撒尿的情景。一岁零七个月后,外公要带我的一个小表妹了,他教了一辈子的私塾,看了一辈子的书,那些刻印工整但字体极小的《易经》《诗韵集成》《康熙字典》等一些商务印刷馆出的书用坏了他眼睛,而且上了年纪。我和姐姐再也不能交给他了,尽管舅舅和舅妈都非常心痛我们,但外公确实已经无力照看三个小孩。于是母亲就把我交给了绳子和柱子。一旦懂事“释放”的时候,我就象放了一条常年拴住的恶狗,特别野、特别让母亲费心。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金沙江岸的里仁村庄尚弥漫着苍茫浑朴的地气,村庄里一些永不再重复的,甚至历史也没有给它一个名词的许多小小的细节,深深地埋进了我成长的过程里。故此,我更加清楚那些象草木一样平实地在这个村庄里会走完一生的同胞身上,暗藏的那种谦卑、厚重、坚韧的深处锋芒。

太阳落山后,生产队收工了,这时母亲才能上山砍柴。我和姐姐蹲在冰凉下来的墙角等着母亲回来,这小堵能够避风的石墙是为修路挡土而砌起来的,这里离家不远又是母亲回家的必经处。金沙江东岸的玉龙雪山首先是辉煌富丽地透红着;再逐渐黯淡为久久的朦胧银色。那时,在我记忆中的玉龙雪山是终年积雪的,不象现在要靠人工降雪。我担心现在这种过份狭义的“以人为本”使未来的自然,象现在的很多男人只有依赖“伟哥”才能体现本色了。

天彻底地黑了下来,只有玉龙雪山无法被黑夜吞噬。夜越来越向深处走去 ,玉龙雪山也越来越变成我唯一的光明。整个冬天我都要在黑暗中蹲在母亲回家必经的墙角,一动不动地盯住雪山。等待母亲的过程就是盯住雪山的过程,我敢说在所有的纳西人中,再不会有第二个用生命里如此多的成长过程来盯住这座圣山的人了;换言之,这座圣山第一次用了如此多的时间来见证了一个纳西孩子在黑夜里的成长过程。
我童年时曾出现过一个头戴“苏毗吕”毡帽、身穿大羊皮褂子、打绑腿、腰带上挂着一把歪把大“划得”刀的纳西巨人站到我家院子里的梦,我似乎对这么大的一个巨人站到我家院子来并不欢迎。我的身高只及他的膝盖,我在有些恐惧中对着他的腿拳打脚踢,但他对我的行为宽容且无动于衷,依然稳如泰山地站着,记得自己在无奈地仰望他半空里的容貌中醒来。我一直执著地相信那是玉龙神“三多”,这个梦是我对他久久仰望的一种灵示。 不知等了多久,黑暗中就会出现一个沉重的影子。我一跃而起,冲过去紧紧地牵住一双热乎乎的手……后来,给我留下了一种在黑暗中负重向我走来的影子就是母亲的记忆底色。如今,这个“在黑暗中负重向我走来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的心灵印象已经成为流淌在我血液中的审美价值取向,现在我的诗歌里“在花朵间飞翔”的东西极少。 当时,我对家最大的渴望就是天黑了,火塘里能燃着一堆温暖的火。而这个童年的渴求已经成了今天我对“家”这个涵义的理解和对“家”的首先定位。如今,有朋友说今晚要到家里聊天时,就是时值三伏我也会早早地在炉子里烧起大火。 我爷爷和我家就隔着那堵残墙,而残墙就是我父亲分家出来时拔掉屋架而留下的。爷爷非常勤快,但话特别多,年轻时脾气也大,我大伯是被爷爷打骂后生气跳到金沙江里死的,听说我父亲也脾气犟,和爷爷不大对点。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是一个手不停嘴也不停的人 ,他一边做事一边骂我奶奶,骂的原因并非是某件具体事由引起的。奶奶是木笔弯村的人,乳名叫吾连,所以爷爷骂得最多的一句是:“阿连吾连连!木笔弯家吾连连!能美我尼得!(我日他娘)”。奶奶极少把这些骂声当回事。幼小的我,蹲在靠我家这一面的残墙下,爷爷骂一句我跟一句,直到很过瘾地大声跟完那句“能美我尼得”。

我八岁的时候,三婶嫁给了我三叔。三婶是一个典型的纳西女人,温柔、善良、包容。她记忆力强,乐感好,能唱《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样板戏的大部分唱段,里仁村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演《红灯记》的时候她扮演李奶奶 。她挑水、喂猪做家务事的时候,我象尾巴一样跟在她身后让她教我唱样板戏。我象一只唧唧咋咋的蝉,但她让我在噪乱中吸吮了爱的甘露,这是我艺术人生最早的伏笔 。 我未曾料到自己的歌声公然能象一个火车头,把自己已经开始在泥浆与尘土中象弹簧一样正在拉开的命运,蓦然间拉向了另一个异样的人生轨迹。我小学毕业后,只读过一下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在小学里开办的一种叫附设初中的初中班,大约七九年以后就停办了。我以考试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所以面对着现实的笼子,我真的象一只久困的老虎停止了突奔和挣扎,只是在铁笼里起码的徘徊没有停止而已了。至一九八一年招入迪庆师范文艺班时,我已经是倒腾了五年,心中满是阴影。一九七九年为了找工作我象疯了一般,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十六岁的我因为心中灰暗致使满脸风云,连一句好话都不会说。一天下来,一无所获,脚倒是磨出了几个亮亮的大水泡。 我一次又一次神色黯然地回到残墙边和父亲从残墙里拔下来的老屋下,并且在房间的隔板上一遍遍地读着自己用白粉笔记下的借粮斤数和时间:一九七零年三月二十一号借粮八斤;四月二号借粮一十五斤;四月二十号借粮……。这些字写得象蚯蚓爬行,越看越不顺眼,我用规整的楷体重写了一遍。 回到这个被岁月嚼尽色泽后吐给我的这个破旧的家里不久,自己又往往会被莫名地鼓动起来,这个穷困破旧的家园里真的没有一丝败落的暮气。家,就是一所孤零零的旧屋,这种极度的敞开使这个家置入了自然精气的流场中。我只是一介草民,我曾翻阅过自己的家谱,从大始祖李祥开始,我们就是生长在里仁村这片深土里的草。但在这自然的精气中,我们的草根从未断过,有时还偶尔茁壮一秋。曾祖李士林就是一个极有威望的维持社会治安的人,我不清楚当时的称谓,但他承担着相当于今天派出所的职责。几百年过去了,到今天还有许多有关他的传说。据说他的母亲是一个结结巴巴的老实人,念经的时候半天的“南、南、南、南……”也念不完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能把人急死。有一次她回江东阿喜娘家,快要到渡口的时候,背上的婴儿李士林边抓母亲的脖子、头发,边急哭不止,她母亲便只好停下来给他喂奶。等喂好奶到渡口时船已离岸,娘俩只好等下一船再渡。她母亲便干脆把他放下来把把尿,然后找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了下来,这时离去的船上传来慌乱的喊叫声。以至江心的船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一头正在迅速地下沉,另一头正往天上翘!瞬间,一船人就被翻过来的船严严实实地从水面上罩了下去,一人都没有得以逃生。他结结巴巴的母亲,张着嘴半天都没有叫出一声来。 这事使李士林明白了自己这株草在金沙江岸黑土里的使命。他办案严谨,胸怀坦荡,一身浩气,深得民心。据说,再刁横的犯案者面对他炯炯的目光和“哗”地砸过来的百余斤重的镣铐时,就会惊惧折服。我记不住他墓碑上阡表的内容了,但记住了人们对他“佳山佳水护佳城,立言立德亦立业”的这句评价。
现在的残墙,也就是我住着的旧屋原来是在低一台的地基就着高院坝起上去的,所以一楼就成了四周土墙的牢固黑屋,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李士林的专用牢房。我曾问过这所旧屋的历史,但李氏家族的老人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它是从另一个和氏家族的人家里,不知是什么原因被拔下来的,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几百年了。
就是这样不知道来历、不知道岁月、不知道住过多少代人、还当做牢房用过的一所吸饱了人世无常沧桑的老屋里,父亲母亲创造了我。 所以我有理由不完美;有理由缺陷,我生下来时是豁嘴的。但我没有理由过于平庸。
一九七四年的一个夜晚,一颗燃烧着的星星落在了我房前的小河里。它照亮了整个夜空,照亮了在生产队的房子里开会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村民,也照亮了残墙和老屋。
[ 本帖最后由 人狼格 于 2008-12-30 10:3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