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洈水——我的岳母》之二:篝火晚会

2022-01-11抒情散文高山流水

二、篝火晚会能够在这届洈水杂志社的笔会上举办篝火晚会纯属偶然,笔会活动的仪程上是没有的。当我们从小西天下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而滨湖山庄也是一片漆黑,打听之后才知道,山庄停电了,于是大家未免觉得有点扫兴,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埋怨是谁在小西天……
二、篝火晚会

  能够在这届洈水杂志社的笔会上举办篝火晚会纯属偶然,笔会活动的仪程上是没有的。当我们从小西天下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而滨湖山庄也是一片漆黑,打听之后才知道,山庄停电了,于是大家未免觉得有点扫兴,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埋怨是谁在小西天上大声喧哗得罪了神灵。当然这也只是玩笑,由于长江中下游大旱,电力供应不足,很多地方都实行了拉闸限电的措施,今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电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大家便自觉不自觉地来到了滨湖山庄大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因为这块地并不是很开阔,所以不能称其为广场。空地上堆放着许多树枝,不知是预备冬天取暖的,还是山庄里烧饭用的,或者是山庄旁边的农户放在这儿晾晒的,既然堆放到了这儿,接下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果不其然,《洈水》杂志社的前任主编,人称老顽童的谢柏盛老先生一声令下,大家就开始着手准备篝火晚会了,抱柴的抱柴,找引火纸的找引火纸。不一会工夫,谢老先生就掏出了他的打火机,按他的话说是“神圣而庄严地点燃了当天的一堆报纸”,他的口中还念念有词:“让当天的新闻都见鬼去吧,让那些泡沫,让那些粉饰出来的太平都见鬼去吧,让动荡的股市,让不断攀升的楼市,让药家鑫之流都随着本·拉登这样的恐怖分子一起化为灰烬吧”。或许是谢老的情绪过于昂扬,手都有点发抖了,一堆报纸眼看就要烧尽,却始终没能把柴禾引燃,这时谢老有点急了,忙从怀里掏出一本诗集,一册佛经,还有一份《洈水》杂志,一股脑儿就投进了火堆,一下子火苗就窜了上来,柴禾也引着了。等我扑上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我只抢出一份《洈水》杂志,只好眼睁睁看着那本诗集和那册佛经瞬间便化成灰烬,至于诗集和佛经是谁先涅槃的,我却怎么也没有看清,看清了又能如何呢,难不成还想让你的诗歌超越佛的境界吗?

  火,烧起来了,柴,还在继续往上堆,因为是现存的柴,所以谁也不会吝惜,当火焰能照亮众人脸膛的时候,大家便自觉不自觉地围成了一圈。随着《洈水》杂志社主编阮红松先生的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篝火晚会的气氛一下子就被他“吼”了出来,而这时,《洈水》杂志社社长曹其华先生已经拉着一圈人的手开始且歌且舞了。所唱的歌,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山歌,今天听起来却感到特别亲切,所跳的舞,也是没有章法可循的,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围着篝火在转圈。不管你是多么的腼腆,多么地不情愿,只要你站到那个圈子里,只要你拉住别人的手,你就身不由已了,你就会感觉这双腿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了,你已经完全不是自己在走动,而是有一股潮流涌着你在不停地旋转。即使你不会唱歌,你也会即兴地哼上一两句,兴之所至时,你也会大声地呐喊出来,吐出尘世的浊气,喊出心中的积郁,这时,你便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当你看到别人的脸膛都兴奋得通红的时候,你便开始忘乎所以,并开始飘飘然了。又有谁能够想到,平时文文静静的一群书生或者淑女,在这个偏僻的山庄,只不过围着一堆野火,就能够达到忘我的境地,就能够达到疯狂的程度,并且有了飘飘然的感觉。其实人性都是自由自在的,只不过现实中的规矩太多,囚笼太多,大家都被装在了套子里,谁又敢越“雷池”半步呢。

  或许你把这堆篝火也会当成一座雷池,那我不妨告诉你,你可以不必越过去,但你可以尽情地围着它转圈,你也可以拉上你的这帮文朋诗友一同轮回。当然,你也可以自娱自乐,就如曹其华社长一样,旁若无人,自顾自地哼着他的小调,声调不高不低,脚步不急不缓,头也不抬一下,眼也不眨一下,偶尔抬起腿来踢那么一两下,我们还以为是走累了换一种姿势呢。离火堆较远的地方,还有一位女士独自跳着标准的舞步,如鹤立鸡群,显然与这些人的“群魔乱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你说她是特立独行,她的确有特立独行的资本,你嫉妒甚至诅咒都是白搭。这时,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师,还是业余的爱好者,大家都会拿出自己带来的相机,都要把这些珍贵的镜头摄进自己的相机,永远保存在自己心里。尽管专业摄影人士一再提醒大家,在这样的光线和背景下照的相,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因为大家还存有一点点侥幸的心理,即便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大家都在尽着百分之百的努力。

  这样的篝火晚会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是无序的,既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固定的节目,因此很容易冷场,这时,老顽童谢老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的手上一个劲地添着柴,他的嘴里不停地吆喝,手忙脚乱之时,他是一手拿着柴,一手拉着人流,似乎要用这一手的柴禾把这一圈人都引到火堆上去,即使这圈里有些“人中之凤”,也还不到“涅槃”的时候吧。谢老其实还不是很老,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因为他是《洈水》杂志社的第一任主编,所以大家都习惯地称他为谢老,但他性格开朗,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因此被人称为老顽童。从新江口到洈水这一路之上,他的嘴就一直没有闲过,不知哪来的那么多的话题和笑料,并且还能情景交融地借题发挥。当没到过洈水的人问到还有多远才能到达时,他说向左拐一个弯,再向右拐一个弯就到了,但不知左转右转了多少个弯都还没有到时,别人再也不信他了,他便自我解嘲说,你们看在这盘山路上,除了左拐就是右拐嘛。是啊,在人生的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又有几人能够直行,左拐一个弯,再右拐一个弯就到了,明知这句话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在迷蒙或者困惑的时候,能够得到这样的慰藉又是何其奢侈,何其幸运。所谓的“自欺欺人”,所谓的“精神胜利法”,甚至连“阿Q精神”在某些过不去的坎前面,应该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把从引火柴中抢出来的那份《洈水》杂志再次在篝火前亮相的时候,我发现谢老的脸显得更加红光满面了,或许他正在为刚才的举动而忏悔,但在我们看来,谢老能用一本诗集和一册佛经,就轻易地点燃了这堆平时淋油都难以点燃的柴禾,点燃了参加笔会的三十多位文友的满腔激情,让大家心无芥蒂地手拉着手,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彼此,应该也算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吧。

  因为停电,才有了今天这场篝火晚会,这纯属意外,又好似冥冥中自有安排。这让我想起人生中的一些际遇,想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想起一切偶然与必然的互为因果,尽管怎么想也很难想得透彻,最后只好以一句“难得糊涂”来自我安慰,但除此之外,我们又能若何呢。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就过去,或许还能看到山那边更加迷人的风景呢。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1-6-14 15:08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