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忍不住

2020-09-24抒情散文海凹
忍不住蒲敏约我好几次,说到他唱歌的酒吧去坐坐。2012年大年三十夜,因雪灾无法还乡的我一个人过年无聊至极,便去啦。蒲敏唱歌的酒吧不大,约有100平方左右。一进门是一个过道,过道右面是吧台,左面是表演台。正对表演台的便是大厅。围着表演台,酒吧
   忍不住
  蒲敏约我好几次,说到他唱歌的酒吧去坐坐。2012年大年三十夜,因雪灾无法还乡的我一个人过年无聊至极,便去啦。
  蒲敏唱歌的酒吧不大,约有100平方左右。一进门是一个过道,过道右面是吧台,左面是表演台。正对表演台的便是大厅。围着表演台,酒吧还有一层钢材焊出来的二楼,犹如正对主席台的人民大会堂二楼。表演台上摆满了家当,吉他、贝司、电子琴、架子鼓。每晚有人唱歌是这家酒吧有别于小酒吧的地方。
  蒲敏请我喝酒,我只喝茶。他一个人喝酒。蒲敏用存酒卡付了账。谈话有一搭没一搭。他说的最多的是:“活着没劲,真想出去”。
  时间过了23点,酒吧开始唱歌。第一个出场的是一位小姑娘。蒲敏说她是学音乐的,假期来酒吧练唱。她先后唱了五首歌。她在专情地唱歌,酒吧的人在嘈杂地抹杀时间。小姑娘下去后,我说是不是该你了,蒲敏。蒲敏说,不急,老板会叫的。又坐了一阵,老板叫蒲敏过去了,走之前,我说你要唱那首《乱》。  
蒲敏与老板耳语几句,上了台。他唱了三首歌,并没唱那首《乱》。他下来后我问他,你怎么没唱那首,他说老板不乐意让唱那首。我比较失望。紧接着就聊了关于他来酒吧唱歌的话题。他说自己唱歌只是来帮忙的,酒吧给他并没有报酬。我说那你图啥,他说没事,就当给朋友帮忙。
  凌晨时分,老板上台了,老板是个中年人,头发微长,长得很帅,一上来就唱着情爱歌曲,让我觉得很骚情。老板弹着吉他唱的自我很陶醉,台下一些夹着香烟面披浓妆目光空无的女子发着啸叫,一看就是熟客。老板唱歌引来的骚动比蒲敏要大许多。老板唱第二首歌的时候,蒲敏一步跨上台,不请自上打架子鼓去了。酒吧本来都是单人在唱,没有乐队。蒲敏显然是忍不住了。他跨上架子鼓的神情有些得意,他扫视全场,目空全场。他挥槌自如,鼓点铿锵,与老板的吉他配合还算完美。他时而睁眼注视某物,时而微闭双目凝神,整个头颅鼓槌一般摇晃,敲击着酒吧浑浊的空间。
  几曲下来,老板去了吧台。蒲敏来到我们的座位。我说你也打鼓,他说:是,能打。坐了好一阵,我说把你的心中的事唱一遍。他跑去问老板,老板头摇得像拨浪鼓。
  酒吧的老板有多个,是搞音乐的乐队成员合开的。当晚唱歌的人显然是最大的老板。蒲敏早前也和他们一起玩过音乐。给我的感觉蒲敏很屈辱,不计报酬帮忙,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缺少城府,直言相问。蒲敏只会一句叹息,帮忙么,过一段时间就不来。
  忍不住,当音乐旋律响起的时候,蒲敏无法让自己沉稳。他瞬间离席跨向表演台的身姿,是被莫名的东西吸引着。他热爱音乐,他需要舞台,他沉醉别人的聆听和观望。
  认识蒲敏很简单。去年,市里一位热爱音乐的青年举办摇滚音乐节,我萌生了拍一个有关摇滚的记录短片的想法。在音乐节现场认识了蒲敏。那个所谓的音乐节,只在一个摸吧里举行,来客不足百人,多是高中学生。一连三天,来演唱的人当中,有的是rap,有的是民谣,他们都是些上大学的学生。等了一下午,发现只有蒲敏和他的伙伴相对年龄大一些。就做了一些对话采访,得知他也搞摇滚。
  蒲敏个头不算高,一米七左右,装扮普通,西裤,衬衣,衬衣没有入裤腰,衣摆散落在腰间摆动着,两只袖子挽起来,有点邋遢。没有长头发,没有怪异的配饰。眼睛不大,鼻子较长,鼻头略宽,嘴略大,五官端正。年龄,30刚过不久。这样的形象,感觉上与摇滚不搭界,但了解很久,得知市里搞摇滚能坚持到30几岁还继续的人只有他。很多人早年搞过,但一成家,乐队就解体了。现实的生活不容许摇滚。
  蒲敏搞了个乐队叫年轮。年轮以他为核心,经常换着人,有一阵子贝司走啦,有一阵子吉他不见了,有时候,打鼓的又缺啦。反正年轮没垮掉。跟拍的头一天,我心中没底,我发觉不了蒲敏身上能成为短片闪光点的地方,很郁闷,当天他带我和摄像一同到他的排练室,那是一个位于师院附近的地下简陋ktv,老板给蒲敏支援了一间用作练歌。他请齐了乐队成员,表演了几首。其中有一首他的原创,《乱》,这样的歌词我觉得很有特点:“心中的事,在一瞬间开启。无奈的我,不知所措。静静坐在寂寞的阳台上,看着天空的野鸽子在飞翔、在飞翔、在飞翔......,轻轻唱着那首熟悉的歌谣,忘掉忧愁和烦恼。单调无味的生活让我变得那么冷漠,茫茫人海中,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基本写出了当代80后整个一代人的整体心理。
  跨年前,单位调整了我的工作,再加上摄像调离,我再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跟拍,我的短片只能打住。蒲敏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们在练歌,你来吧,坐坐。我只能答应有时间一定过去。计划中,应看见蒲敏的工作----一个公路收费员,要看到他的爱情-----他有一阵说有对象,后来又说没啦。总之,我并没有深入了解到他的真实情况。
  后来,结识到认识蒲敏的人,感叹说,哎,本地搞音乐的人最他混的差,有段时间他当保安呢。言语之中,充满蔑视。我在那人的讥讽中,更诞生了对蒲敏的尊敬。英雄是不用论出处的。
  蒲敏的落寞只是摇滚的落寞,摇滚进入中国,毕竟是另类文化,反叛、自由奔放、性等摇滚附着的东西对青年有着狂热的吸引力,但它永远不会成为主流。那个音乐节上,来了西安的乐队,来了兰州的乐队,好几支乐队鲜有大龄青年。其中兰州的一支非学生乐队令我印象深刻,挑头的少年初中毕业,刚过20岁,他出来巡演还有粉丝。一位不爱上学的姑娘说自己刚好19岁,痴迷地跟着他。表演现场就很放纵,少年在台上歇斯底里,他玩的比较燥。台下的姑娘摇头晃脑、扭胯甩腰,近似疯癫。演出结束,少年同来的人一起喝酒,并了三个桌子,坐了一群人,少年兴奋异常,一边咒骂新闻联播僵化,中国专制,一边爆着诸如fuck之类的粗口,毫不避讳他与少女有一腿,但那只是性。后来,摄像悄悄说,背后有警察,我们选择了离开。那一夜,自由属于那些另类的青年。与少年不同,蒲敏的摇滚是认真的音乐,他的摇滚表达方式依然是规规矩矩的音乐元素。他话不多,说的最多的是这地方活着没意思,想出去。他行为也比较检点,没有放肆的言论,只会拼命地吸烟喝酒。一个深夜,蒲敏从城西的师院徒步走向城东的家,他一路唱着:“忙忙人海中,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夜灯下,他的歌声撕裂着城市的夜空。
  忍不住,是一种状态,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忍不住作出来的,不论好坏。忍不住是生命律动的一种情境。有时候,人会忍不住哭,忍不住笑,忍不住大喊大叫,忍不住骂人。还会忍不住爱,蒲敏对音乐就有忍不住的爱。
  人类的事物变成精英化的那一刻,就注定人类的所有追求都是万人过独木桥的一场可怕赛跑。艺术毫不例外。那么多人爱唱,有几人能唱出名堂?那么多人爱写,有几人能成为作家?大众化才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才是艺术存在的真正要义。
  经常看见广场的舞者,歌者,还有每天清晨河边上班路上吹奏唢呐的老人。我就想到了中财有很多写字的人。有几人是立志成家的?有几人是消遣时光的?有几人是忍不住啸叫的?
  
   [ 本帖最后由 海凹 于 2012-10-15 17:4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