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中 秋 感 月

2020-11-07抒情散文茅舍
中秋感月□王庆云今夜的月光格外明亮。一个大大的银盘悬挂在中天之上,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使四野变得朦朦胧胧,显得扑朔迷离。远处的村庄里不时传来几声狗吠鸡鸣,小草之下的小虫唱着古典的曲子,田蛙在高一声低一声的和鸣,其声从天边飘来,时断时续,
            中秋感月
             □王庆云
    今夜的月光格外明亮。一个大大的银盘悬挂在中天之上,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使四野变得朦朦胧胧,显得扑朔迷离。远处的村庄里不时传来几声狗吠鸡鸣,小草之下的小虫唱着古典的曲子,田蛙在高一声低一声的和鸣,其声从天边飘来,时断时续,似梦似幻。这时的我,在月光下踱步,我的身影被光圈投射到地面上,人走,影也走。此时此刻苏东坡老先生的《临水小轩》一词中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忽然浮现于我的脑际     一年一度中秋月,给人以多少感叹,多少遐想?在古代,人们敬畏日月星辰,并加以神化,秦汉之前,祭月就已列入国家的主要祀典之一,这种祭祀,旨在消灾避祸,祈求长生。后来的关于嫦娥、玉兔的传说,则是把月亮视为远离战乱,永保安宁的广寒宫看待,虽是神话,却也寄托了人们祈求摆脱天灾人祸的希望。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中秋佳节谱写了数之不尽的动人篇章,来赞美这轮中秋月,尽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唐代诗人曹松有诗云:“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月圆之夜,美好的景色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人们由月之圆满自然联想到亲友的团圆,为此寄予了对人生、对亲友的美好愿望。看,月远远地美着,大而满,泛着清辉,遥遥望去,似乎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那棵桂花树的阴影,它高高地居于最美的处所,不降落下来,不在我们可以抚触的范围内。月亮就是这样与人类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及的距离,让我们藉着那一寸寸想像的温暖而慰藉,而满意、而神思万里。     望着圆月,我想起了大山深处的故乡和在那里居住的母亲和小弟一家人,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想念着住在县城里的我们一家人?乡下的月圆之夜,溶溶月色之下的原野是一首诗,那青青的秧禾,金黄的稻菽,墨绿的森林,幽兰的湖水,粉墙黛瓦的村舍,蜿蜒欢腾的小溪,田塍上缓缓行走的老牛,以及那兽脊般的群山迭峦,远处山腰间聚散缥缈的雾霭,共同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图。这种美景住在城里是很难见到的,那种“天人合一”的感受只有在乡间才能感受到。而今我已成了城里人,城里人的中秋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我所居住的这个县城,其实只是一个小集镇,是放弃了土地的农民的村庄,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这几年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它才似乎有了一点城市的模样。那月光映照下的小城,霓虹灯一闪一亮、街头上五颜六色的各种广告牌和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各式店面以及散发着酒肉香的饮食城里,人群熙熙攘攘,洋溢浓厚的商品气息和过节气氛。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歌舞厅内的轻歌曼舞,则把富人群体的欢乐,挥洒得淋漓尽致,五光十色。那一群群进出网吧的“网虫”们,纷纷打开电脑,向远方的网友和亲人们传递着佳节的问候。在城里过中秋,只能感受到灯红酒绿和市声的嘈杂,那种滋味比不得乡下的自由自在,亲和温暖,好似有种冰冷的感觉。回望自己,我也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如火的青年,奋斗的中年,曾经拥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然当初憧憬的远大抱负已成“镜花水月”,一生中没有留下令人羡慕的闪光痕迹,但是我毕竟走过来了,走过了鲜花铺地的地毯,走过了荆棘丛生的草地,也走过了灯红酒绿的闹市,最后终于平安地着陆到了“家的港湾”。而今我已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走,我也走,月亮留下的是一路清辉,而我留下的是会心的微笑。眼看那高悬中天的明月,接着就要西斜,而逐渐坠落,暗淡、消失。在消失之前,它总是把那壮、那美、那气势、那清韵,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我这个赏月之人呢?何不也“老牛明知夕阳短,不须杨鞭自奋蹄,”在人生这部大书的下集,弄出点动人情节,出点小高潮,来个精彩的结尾呢?     我凝望着那高不可及的满月,沉思着那关于月、关于中秋、关于人间万物的无尽命题,踏着越积越厚的露气,在一剪剪轻寒中,伴着渐渐西行的中秋月,一步步走回到城内的那个住所,走回到尘俗社会的栖身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