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女人没家

2022-01-09叙事散文任意
小年的前一天,去济南开会,正好小年那天下午回来。上午的时候,朋友给发了个信息,说是要回家过年。我当时正在开会,没顾得细细考虑这事。下午回来的车上,我又翻开信息,立即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正在帮母亲包饺子。他说,回家的感觉真好,可依偎在母亲的左右……
小年的前一天,去济南开会,正好小年那天下午回来。上午的时候,朋友给发了个信息,说是要回家过年。我当时正在开会,没顾得细细考虑这事。下午回来的车上,我又翻开信息,立即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正在帮母亲包饺子。他说,回家的感觉真好,可依偎在母亲的左右,一种永远的幸福感。我很感动,这么大的人了,还有这种感觉。尽管乡下家里很冷,他总是按时去乡下体会回家的感觉。这也许是男人的一种特别的感受。 老公也是这种行为,动不动就往家里跑,回到家就不愿意回城里,要不是工作牵扯着心,非赖在家里不回来。我每次去乡下都感冒,发烧。他还是非带着我去感受乡村的风景。他经常在我的耳边嚷嚷,退休后回家住,种二分菜园,养一群鸡鸭,墙根下晒晒太阳,乡间小路上散散步,小日子多滋润啊。我每次都反驳他,要走你自己去,我才不去呢,乡下有什么好的,晚上都不敢出门,皮鞋一天擦两次都看不见光亮。他总是说,这毕竟是家,家的感觉是一种踏实的感觉。我真的没有体会到,回乡下就是家。女儿在母亲节的时候给我发过一条短信,她说,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也许这句话正确,但是百年之后,没有父母的时候,乡下的家也一样亲近么?我一直是一种疑惑,因为我一直感觉不到哪个地方才是我的家。我一直认为女人没家,小的时候,在娘家长大,感觉那个给自己成长快乐的地方是家。长大后,出嫁了,那个曾经留着自己童年快乐的地方,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了。那个家完全变得陌生,有些怯意。因为嫂子弟媳们的身影已经掩盖了我们的影子,包括话语权。 每次回家,我都会感觉一种压抑,父母的眼睛里只是一种亲情的流露,却没有大胆的表达,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情。那个曾经在幼小灵魂里刻下的家的记印,渐渐被时光冲淡了。那个家里除了父母,再也找不到我的一丝留恋了。 古语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这也说明了女人没家的论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总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然而女人真的到了婆家,是不是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一直没有那个感觉。虽然前几年是我用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在他老家盖上一座房子,但是我始终不感觉那是真正属于我的家。进城之后,我们又买了房子,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从心里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在这个家里,我就是主人。家里放着我喜欢的东西,我的书,我的琴,我的一切,包括我的随心所欲。四十年来,我没有感觉到如此的舒心,如此的安宁。

最近感觉自己很忙,有时候手忙脚乱,无从着手做一些事情。接了一个创作任务,感觉压力很大。原因很多,需要大量搜集素材,还需要大力采访,牵扯的人物事物太多,常常感觉责任重大,好在我这个人一向很自信,自信给我了很多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坐在我的书房里,打开我的新笔记本,一种灵感就会涌上心头,自信便随之而来了。

今天坐下来边翻阅一些有关卷宗,边等待朋友给我发来有关创作资料的信件,为了这篇东西,朋友也不得闲着,本来公务已经很让他不可开交了,但是我又给他无形之中增加了两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他说他春节要回家过,可能要耽误创作的一些事情,每一年他都会在家住几天,给村里的老人拜年,挨家挨户,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我很佩服他的为人,从政多年一直保持着朴实的生活作风和家族观念,对老家对家乡人的亲情一如既往。他说家的概念对他来说永远是难以割舍的根。不管城里的条件多好,多优越,他都时刻惦念着家,心中的那根神经牵挂着家。 老公也提议回家过年,我牵扯着这篇创作任务,一点也不想跟他回老家过年。我总觉得有些别扭,有些应付的成分。因为我一直感觉那不是我十分情愿去的地方。但是朋友告诉我,去吧,不愿意去也得去。其实他的爱人也是每次都不十分愿意回去。因为女人怎么也跟男人对家的感情不同。我忽然想起来我的一个表哥在济南工作,每次春节总是他一个人回来过年。嫂子是城里人,对这个陌生的家一点感情也没有,所以她不跟着来。也许他跟我的感觉一样,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的家。所以我一直认为女人没有家。

[ 本帖最后由 任意 于 2010-2-13 22:37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