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草原.袅袅藜香

2022-01-07抒情散文文珺
草原.袅袅藜香松山草原的风,亘古不变。一场西北风,又一场西北风,一个酽酽的秋天就铺开了。大麦、小麦、燕麦、豌豆、大豆、菜籽,都已收割,草原空旷而孤独。目光所及,秋草皆黄,芨芨草一丛挨着一丛,风像一个隐秘的杀手,一场来,一场走,万物凋零,草原……

草原.袅袅藜香   松山草原的风,亘古不变。一场西北风,又一场西北风,一个酽酽的秋天就铺开了。

  大麦、小麦、燕麦、豌豆、大豆、菜籽,都已收割,草原空旷而孤独。目光所及,秋草皆黄,芨芨草一丛挨着一丛,风像一个隐秘的杀手,一场来,一场走,万物凋零,草原就回归到一个庞大的荒芜里。   迎着风走,沙尘扑打车窗。砂砾尖锐而锋利,透过车窗,似乎都能感觉到某种渗骨的寒冷。   再走,就到了草原深处。   突然,大片色彩艳丽的藜麦田,自山的岔岔凹凹里,扑面而来。

  知道藜麦,其实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初次看到它的样子,还真以为是老家地里的大灰条,只不过,它比那大灰条粗壮多了。在书本里面,灰条就叫“藜”。灰条在老家,是被当作杂草的。顶多也就被当作是猪的一种饲草。而藜麦,却被作为一种珍贵的粮食作物,在高原腹地大面积推广起来。   后来,渐渐熟悉。如同一场相遇,就在时光的荒野里,恰如其分的等待着。你的路过,正是它的期盼,你的执着,也正是它热情的挽留。   卸下行囊,在这荒野的巨画里坐一坐。与这千万株的藜麦一起,听听草原的风,从亘古的荒野里刮来,听听松山古城里的兵戈,是否还有刀光剑影的寒霜。

  历史深处,藜麦与草原是陌生的。   有一年带挚友来这里。第一次见到藜麦的她,兴奋的手舞足蹈。走在一道道田埂上,她笑着、唱着、舞蹈着。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我们提着小提篮,一边走,一边唱,无边的田野,就是我们的乐园,一地的庄稼,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都是第一次看到藜麦,在这火红、粉紫、金黄、铁青,碧绿里,我们展开手臂,迎风站立,内心轰轰烈烈,如同偶遇曾经年轻的时光,那些浓艳、饱满、心醉和迷恋。   我想,即使内心再寒凉的人,面对这千百亩浓艳的色调,也是狂野的。甚至想骑着一匹草原深处的“达隆仓马”,扬鞭而过。马蹄过处,皆是历史的尘埃,皆是先民们在这片草原上的努力和付出。橐驼的马蹄声,或许还会带你走进,那段四百年前的辉煌历史里,走进那个水草丰美,松涛阵阵的梦里。   历史上的松山草原,曾是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清代以前,这里气候阴湿,天然植被茂盛,牧草资源丰富,是藏族千年之畜牧之地。历史上有名的“达隆仓的马”(跑马,走马),就是在这里长期培育而成的。明代万历年间,这里爆发过一场大会战——松山战役。后来,由于内陆气候长期干旱,沙漠南侵,使周围地区生态逐渐退化,已成为极端干旱的沙漠气候区了。   曾经无数次来过这片草原。大的荒芜,小的荒芜。大的风,小的风。大的石块,小的石块,都曾惊起内心无数恐慌,为一片草场的荒凉,为一方乡民的安居。   草原腹地,风来了一场,又一场。但雨,却像一个背信弃义的狂徒,流浪他乡,忘记归途。风一次次撕裂了草原的外衣,母亲干瘪的躯体,干裂的嘴角,裸露的盐碱地,令人心痛的砂砾。   走过千山万水,一个叫藜麦的女子来了。一群叫藜麦的女子来了。她们带着安第斯山脉的明艳和传说,披着红的纱,紫的绢,金的缕,穿着深红、紫红、深绿、浅绿、明黄,金黄的裙,迢迢万里馀,从大洋那边,袅袅的走过来了。   贫瘠的土地,严寒的气候,荒凉,孤独,寂寞,都在她们的执着里一闪而过。她们带着母性的仁慈,扎根在草原腹地,走过料峭的春寒,酷暑的夏日,在晚秋的等待里,成就一个茁壮的家园。她们以母性的宽容和执着,筑起一到风沙的长城,阻挡了来自沙漠腹地的严酷和寒冷。   远道而来的它们,风尘仆仆,却带着远古植物的宅心仁厚。作为一种简单的物种,却具备了高等动物才有的完全蛋白质,它的功效,几乎和牛羊肉,奶粉一样了。有人冠它以一个美好的名字“未来的超级实物”。它可以充饥,可以治病,可以减肥,可以健身,甚至,连它的秸秆,也可以作为牛羊的青贮饲料。在美国,人在上世纪的八十年年代,就将藜麦引入NASA(太空),作为宇航员的日常粮食了。   传说,藜麦的第一颗种子,是由太阳神帝国的国王,用一把金铲子作为感恩的代言而播种的。它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被印第安人广泛种植,称为“粮食之母”。   这些年,它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已走到了百姓的餐桌上。人们吃惯了山珍野味的胃,正被它神奇的功效改变着。藜麦粥、藜麦饭、藜麦馒头、藜麦沙拉、藜麦甜点、藜麦茶等等,等等。还有人,将它做成了花束,作为馈赠亲友的美好礼物,出现在鲜花店里。   人们利用智慧,改变了植物。植物,也已自己的仁慈与宽厚,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现象力。2020年,在县庆七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有人别出心裁,用千百株藜麦,做了一个巨幅塑画。人们用藜麦的丰盈与饱满,来给县城庆生。而藜麦,作为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也以自己的宽厚与质朴,为松山草原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如今,那个草原腹地的小镇,也被命名为“藜香小镇”,县城也有了“中国高原藜麦之都”的美誉了。深秋,正是藜麦成熟的季节,诗人,作家,画家,摄影家纷纭而至,用一支支艺术之笔,写诗,作画,拍照,将高原的藜香,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松山草原,还在一场又一场的大风中磨砺着,但风已不那么凛冽了。一座又一座的小洋房,一排又一排的养殖暖棚,逐年增加的人口,还有这十几万亩籽实饱满的藜麦,给这片沉寂了几百年的草原,换上一件崭新的外衣。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一个最好的时代,正在遥遥走来。   草原接纳了藜麦,藜麦滋养了草原的子民。那个干旱、荒凉、粗粝的草原,正从一个亘古的梦里,幡然醒过来。

1.jpg (782.14 KB, 下载次数: 78)

2020-10-18 21:09 上传

藜麦.jpg (6.08 MB, 下载次数: 89)

2020-10-22 09:51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