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两盆兰草

2020-09-21抒情散文潇湘渔父
两盆兰草我历来不喜欢花花草草,从来没有买过盆景,爱人偶而弄一两盆花卉回来,我也难得正眼瞧上一瞧,更不用说亲自侍弄了,所以如果爱人较长时间不在家,就算家里有那么几盆花草,也会因为我忘记浇水而枯死,爱人一回来,难免要将我数落一番。2010年我回

               两盆兰草

  我历来不喜欢花花草草,从来没有买过盆景,爱人偶而弄一两盆花卉回来,我也难得正眼瞧上一瞧,更不用说亲自侍弄了,所以如果爱人较长时间不在家,就算家里有那么几盆花草,也会因为我忘记浇水而枯死,爱人一回来,难免要将我数落一番。

  2010年我回家乡捐书,县城一个学生请我和妻子吃饭。这个学生是养花种草的高手,院子里、屋檐下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盆景,其中尤以兰草居多,让人有一种目不暇给之感,我一边观赏,一边称赞他的勤快、巧慧,可妻子却一边看,一边流露出艳羡的意味,特别是来到几盆兰草跟前更是流连忘返,连脚步也挪不动了。这个学生看出我妻子的心思,就爽快地说:“师母喜欢兰草吧,你随便挑两盆就是。”我觉得这有点近乎夺人所爱,作为客人这样做实在不妥当,就说:“过些日子我们就要去北京了,那有时间来侍候花草,以后再说吧。”可妻子却说:“这兰草真好看,我从心底里喜欢,就算我们去了北京,我可以托人照管嘛。”话说到这个份上,看来妻子是非要不可了,我不由得来了气,说:“你简直就是贪婪,吃了别人的还要拿,亏你好意思!”妻子看我来了气,只好说:“谢谢刘老师的美意,算了吧,不然你们郭老师会瞧不起我的。”

  这个学生一看,唯恐引起我们夫妻不和,赶忙说:“郭老师,您何必那么认真呢?兰草对于山区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我时常进山寻找奇花异石,随手就可带些兰草回来,难得师母那么喜欢,你就遂了她的心愿吧。”看他的样子乃诚心相赠,于是我也就跟着拐弯,说:“既然积友如此慷慨,那就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了。”妻子见我改变了态度,自然求之不得,随即对刘老师说:“那就谢谢刘老师的厚赠了。”

  第三天下午,县文化局派车将我送回湘潭,刘老师作为前县招生办主任自然与文化部门很熟悉,于是事先与谭局长约好时间、地点,届时由他将两盆兰草送到车上。就这样我们家第一次有了两盆兰草。   这两盆兰草的确招人喜爱,叶子细长而润泽,就如美人的眉毛,颜色篮中带绿,青翠欲滴,给人以神清气爽的感觉。文人自古以来多喜欢兰、竹、梅、菊,称之为“花中四君子”。我虽不是文人,但我是教古典文学的,自然知道中国文人的这一传统;何况我讲授先秦文学二十多年,对于屈原的作品自认为是比较熟悉的。屈原作品的比兴手法的鲜明特征即以香花香草为喻,这个“香草”指的主要就是兰草。如《离骚》云:“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悲回风》云:“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山鬼》云:“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九歌·湘夫人》云:“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等等。而且由于屈原流放江南,行吟泽畔,对湖南的洞庭湖与湘、资、澧、沅四水尤为熟悉,所以他笔下的泽兰、幽兰有着明显的湖湘气息,故杜牧《兰溪》诗云:“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高鹗诗《幽兰有赠》亦云:“九畹仙人竟体芳,托根只合傍沅湘。”虽然屈原作品中的兰主要是泽兰,但其中也有幽兰(即山中兰草)。泽兰与幽兰虽然生长的地方不同,但其习性、品格并无太多差异。作为湖南人,又多年讲授屈原的作品,对于兰草自应有一种别样的情怀。
  两盆兰草刚刚来到我家,内人把它们当成了私有品,她不让我插手护理,什么浇水呀,打叶呀,端上端下之类的事情,她都不让我插手,唯恐我弄坏了她的宝贝。见她如此态度,我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懒得理会,真正成了局外人。
  过了些日子,我俩要去北京给女儿带孩子,家里别的东西都好办,铁将军一把门,问题都解决了,可高雅骄贵的兰草必得有人照顾啊,好在我的一个老乡与内人本是同事,她的丈夫原是学校绿化科的科长,师范学院早早地成为全国园林式单位,他是首功之臣,我和内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们两口子,电话里一说,我那位老乡很痛快就答应了。临行前,我们把两盆兰草送到了她家,内人叮嘱了一番,然后依依难舍地离开了。
  第二年,老伴一门心思照看小外孙,两盆兰草在她心目中自然也就掉价了,虽不时提起,可语气却有了变化,不再那样牵肠挂肚了。这一年,因老娘病在湘潭,最后又在湘潭去世,我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往来于北京、湘潭两地,因要事在身,哪有功夫去管那两盆兰草,转眼间竟然差不多两年未见到那两盆可爱的兰草了。
  去年七月,小外孙已经一岁半了,妻子也快两年未回湘潭了,在乡思与亲情的驱使下,我们带着小外孙回到了湖南。
  听说我们回来了,我那位老乡很快就将两盆兰草送来了。初见之下,觉得它们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那两盆兰草还是那样青葱翠绿;说陌生,是两盆兰草形体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叶片更多、更长了,覆盖面也大多了。
  开始时,妻子也说护理兰草的事叫我别管,由她专司其责。我听了有点暗自发笑,心想,外孙是你的心肝宝贝,到时只怕你顾此失彼,会把两盆兰草忘在脑后的。果不其然,由于妻子一门心思放在外孙身上,时常忘了给兰草浇水,更忘了晚上把兰草端上护窗凉台,白天把兰草端下来。湖南的夏秋两季,多是晴热高温,水分的蒸发特别大,花盆放在护栏圈里,要经受十多个小时的太阳暴晒,一天下来不仅花盆里的水分蒸发得厉害,就连盆里的花也会因暴晒过度而打蔫。
  见此情形,我趁机对妻子说:“一心难以二用,你还是专心照看外孙,护理兰草的事还是交给我吧。”妻子无柰地笑了笑,说:“为了不亏待两盆兰花,也只好如此了。”
从这以后我就负起了照料两盆兰草的专责。
  上午只要太阳一照进护窗,我就立马将兰草端下来,轻轻地放在凉台的内侧。太阳下山,气温开始下降,但我并不急于将花盆端上护栏,而是要等太阳余热退尽,气温开始下降,那时才将两盆兰草端上护栏。为了使浇花的水与花盆里的泥土温度相适应,我从来不用自来水直接浇灌,总是先用桶子装好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傍晚时分将水桶提下来。浇水的量也很注意,既不偏多,也不偏少,浇水时动作也是轻轻的、慢慢的,而不是一下子将一瓢水倒进去。
  这两盆兰草本是同时来到我家的,据我那位学生说它们采自同一个地方。刚看见时,它们的大小、高矮、长势都差不多,去年重见时,样子也无太大区别,我心里还想真称得上是一对姐妹花,可今年再见时,形象却大变:一盆长得很茂盛,还刚开过花,花茎还在;另一盆却显得很瘦弱、委靡,也未看见花茎,显然并未开过花。那盆长得茂盛的,叶子最长的有四十厘米,弯得就象拱形,垂下部分超过了花盆,叶面显得光滑、润泽、厚实,一派生机勃勃,而另一盆,不仅叶子少,而且又黄又瘦又短,显得无精打采,还有不少干枯、黄黑的叶子,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样子,让人望而生怜。
  每次看到它俩时,心里总免不了生出感慨,觉得不仅人世间的事难得公平,就连植物世界也同样存在差别。你想这两盆兰草先天与后天的条件都相同,开始生长的情况也差不多,为什么过了几年,差距却如此之大呢?其中原因,应该主要是内部的问题吧,即吸收外部养分的能力不一样。
  不过,就我而言,倒是对那盆瘦弱的兰草用心更多一些,就如世事一般,人们总是同情弱者。尽管在浇水、挪动方面,它俩得到的照顾是一样的,但在剪除黄叶、病叶,除去杂草方面,我对弱者用力显然要更勤一些。尽管就观赏性而言,那盆长得茂盛的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那盆瘦弱者形象自然要差许多,可我宁可多看它几眼。
  两盆兰草的外形虽然相差很多,但就质地而言却同样体现出兰草的应有本色,即朴质而不娇艳,文静而不张扬,高雅而不俚俗。它们似草而非凡草,似花而非俗花,秉性介于草与花之间,既有草的质朴,又无草的低俗;既有花的鲜艳,又无花的媚态。正因为这样,兰草在花草中别具一格,赢得君子的称号。
  我虽说不上是君子,但自信为人做事还算真诚,从不弄虚作假,更不随波逐流,即使写点文字也以朴质为尚,而不喜欢浮华。因此自认为与兰草的秉性相近,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从不喜欢花花草草的我,居然将两盆兰草视为至宝,希望打破人物界限,物我为一,结成青兰之友,相亲相伴,相随一生。
  可惜明天我就要离开湘潭,返回北京,寓居京华了,这样我与兰草不得不再次分离,又得托人照管它们了。本来还想将两盆兰草托负给老乡,可老乡说眼红的人太多了,多少人都向她家开口,要那两盆兰草,如再放她家,弄不好那一天真有可能被梁上君子偷了去。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只好作罢。
  为了给两盆兰草找到新主人,我与妻子着实想了好几天,最后试着向人文学院一个年青女教师开口,希望她能替我照管两盆兰草,所幸她答应得很爽快,于是我于昨天晚饭后将两盆兰草送上去(她住我的顶楼),放下后,我左叮咛右嘱咐,拜托她一定给我照管好,她大概看出我不大放心,就笑笑说:“郭老师,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给您照管好两盆兰草。”听她这样说,我才放心离去。
  现在,我与两盆兰草暂时分手了,可在我心里却始终放不下,但愿它们在新主人的精心照料下能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越长越茂盛,越来越具生命力,待明年再见时同时开出新的花朵,让我好好地享受那淡淡的清香。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3-10-23 16:4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