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写在人民教师喋血在富人车轮下的文字

2021-12-23叙事散文太阳神
写在人民教师喋血在富人车轮下的文字我开始真正的延期了。师兄师弟都已延期,我一直不太愿意延期,所以就把全文二十多万字搞了两稿。导师从国外回来,十分详细地改了我的绪论,然后提出了修改意见。按照这个意见,论文可望达到高质量,但那是非一日之功。修改……
  写在人民教师喋血在富人车轮下的文字   我开始真正的延期了。师兄师弟都已延期,我一直不太愿意延期,所以就把全文二十多万字搞了两稿。导师从国外回来,十分详细地改了我的绪论,然后提出了修改意见。按照这个意见,论文可望达到高质量,但那是非一日之功。修改的工程浩大,短期内是不能完成的了。近几天稍微休息一下,天天保证上网到版面转一圈。现在既然论文修改工程浩大,那就还要百尺秆头更进一步,不能再象现在这样,天天在版面一泡几个小时了。文科的论文难作,是因为每一句话都很有可能成为答辩委员会攻击的目标,因为行文之处,既不能过激,又不能不够,要恰到好处。既要稳妥,稳妥就难出新意,用名人的结论固然稳妥,没人反对,但却被攻击为没创新。有了创新,有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又极有可能被视为异端,不能为人接受。什么叫恰到好处,谁也没底,只有用温火慢炖,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用上去的用意都想清楚了,做到有充足的准备,答辩时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把握,才能隆重出炉。   我之所以要读学位,只是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00年导师应邀写一本中外名著作者故事,见我出手快,就在弟子中选我一人独立承担。导师写好提纲,写好样章,然后我按照这个样子去收集资料。在我收集完了之后,认真研究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导师开列的要写进中外名著作者故事中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没有一个不是大学问家。在英美自从有博士学位制一来,大多数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有学位背景。当然也有个别口碑很好的作家,没有读过学位,但从他们的背景来看,也必须达到这个水平。换言之,凡是在文学上取得顶尖成就的,无一例外都具有博士学位,或相当水平,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家。可以说,在二十世纪,有博士学位只是取得了成为有成就的文学家的可能性,而读了学位,也未必能成文学家。当然,这与中国古代的情况一样,两榜进士,是成为文学家的必要条件,但两榜进士也未必能成就文学家。成为文学家的,也只能是其中的凤毛麟角。   中国二十世纪前半期的著名文学家,都是学问大家。只是在五十年代以后的大陆,有一批作者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因此,被一批人认为,不上大学也能成文学家。现在这种观点越发时髦起来。可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忽然聪明起来了,从娘肚子一生下来就会学问了,就能写作了。   贾平凹作硕导的事,有人对他当面指责,认为他不具备硕导资格。这人好在老实,你说你的。你说我没文学史知识我就没有。正因为这样,大家反而觉得他很可爱。学问的事,是老老实实的事,来不得半点假的东西。他读过文学本科。是新时期科班出身的代表之一,以他的成就,作个硕导,确实可以的,作博导也可以的。在中国,作硕导作博导也有不少没有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么。但他们必须有这个职位所相称的学术成果。面对别人的指责,贾公可能比查公要聪明一点。论文学成就,查公当个博导也是无人敢于挑战的。可他偏偏要在没有史学学术成就的情况下,去作史学博导,这自然就很难不招人物议了。   中国四十年代以后,文学少有成就,大概与西方相比,弱在作者队伍中接受大学教育的群体比较少。这显然是文学成就不怎么样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有人说这个时代是为大师出世作准备的。于是,有人就自不量力地指责某个作家,说你小说中少写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未来的大师,所以你的作品很遗憾,这个人物是谁呢?就是我。哈,大家把这个话当笑话一样传着。……   早晨在床上胡思乱想了这么多,于是起床,打印了延期申请表,请人捎去请导师签字。顺便到研究生科问交申请还来得及不。没人。   回来,刚打开电脑,准备替友人查一下考研的那个学校有没有公布分数线。国家线上周五教育部就已公布了。刚查了没有。她就打来电话问。我说查了就没有嘛。她提到网上有个英雄女教师,舍己救人,英勇牺牲。校长号如她们向这位女教师学习。我说作为年轻女教师,你确实应该学习的。一边打电话,一边找这个新闻。果然有了。看了报道,感动得我泪要流出来了。于是,就转贴了这则新闻。   本来放下电话,我要开始改我的论文了。但一时百感交集,觉得要写点什么东西。此后一段时间是不能写这些与论文无关的东西了。一时又不知写什么好。首先想到的是愤怒!   许多人间悲剧,都是人祸。虽然报道说那撞人司机很后悔,但读者是无法原谅他的。在当今中国,开小车一族,或小车主人,显然是富起来的一群人。在中国,首先富起来的人,大体是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畸型儿。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富有,有他们辛苦劳动的汗水。但是,如果没有格外的特权优势,他们是不可能富起来的。所以,中国的富人中,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第一、很少的一部分是靠辛勤劳动。第二、大部分是瓜分国有资产的结果。第三、通过政府腐败的路子,贿赂官员获得优势,比如资金、信息、便利条件等,这些常人是没有的。第四、相当一部分是钻政策的空子,通过投击倒把的路子。第五、是涉黑走私,然后漂白。第六、是抢劫一路。当然,只有少数傻瓜是拿刀抢零钞。绝大多数是通过特权来抢的。所以,完全可以把中国富人中的绝大部分划为“五类分子”。而只有这五类分子,才真正证明了马克思那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五类分子对于这一洞见,比常人要理解得透彻,所以他才能富。八十年代有一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作者是谁,就问了室友。说是北岛。提起北岛,上次罗西先生来讲学,才知道他是翻译北岛有名的诗人。北美诗歌的编委。他当编委是义务的。他很有趣,拉着身上的粗线毛衣说:Made in China, One dollar, One dollar.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大学者,身上穿着一元钱的毛线衣,这的确够令人惊讶的了。他译的北岛诗集,的确非常优美。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比北岛的原诗更易懂。   好了,又扯远了。再回到人间悲剧的问题上来。女教师殷雪梅,在小车朝小学生队伍直撞过来时,奋不顾身去推开了一群学生。就这样早早结束了艰难的教师生命。在当今社会,一位普通教师的生命,轻得还不如一根鸿毛。一位普通学生的生命,也是一样轻。正因为这样的轻,所以司机就根本没有意识到。根本没意识到!   我们平时只顾做事,不去想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太大了,太远离了我们的基本食色之欲。在生命的意识如此淡薄的时候,小车撞人已经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了。天天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宝马车等这样的一族,是一群野蛮没有人性的一族。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流着肮脏的血和兽性外,什么也没有了。或者说,他们富得只剩下兽性了。   学习文学,不可避免要追究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要在人类的心灵史上去探究大写的人。也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能关注人的情感世界,才能关注人的生命的本身意义。浪漫主义提出用文学代替精神鸦片的宗教,却忽视了宗教的最大长处就在于愚昧,而文学却总是惊醒愚昧,所以它越来越不受人欢迎了。浪漫主义的幻想看来是不能实现了。   面对中国这样一群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的五类分子,你又怎样去探讨文明呢?你除了愤怒还能有什么呢?   在英美国家,富人多余的钱主要资助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办学校、办图书馆、社会救济等。你随便走进中国某一所大学,很容易看到香港的邵逸夫建的“逸夫馆”,不是图书馆,就是学术报告厅,就是教学楼。还田家柄书院、田家柄楼,等等。这些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的意义。诺贝尔是西方最早富起来的人之一。   在中国上述那些五类分子中,你见不到这样的实现生命意义的例子。你见到的是他们用宝马从活生生的生命中碾过的血腥场面,你见到的是他们罪恶滔天最终还能逍遥法外!你见到的是他们用无耻卑劣的谋杀来剥夺殷雪梅这样的英雄的生命!   曾经看到有些文章提到中国仇富的民众心态,那些文章作者无疑是富人手中拉着的哈巴狗。他们认为仇富心态制约了中国的发展。他们根本不知道发展的要义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生命的价值的体现。昨晚与老师一起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一群美眉手上拉着小猫,一万多元一只,每天生活费比她们本人的花费还要高。老师慨叹说:这个社会,一边是跪在路边行乞的队伍,一边是这样一群豢养的队伍。中间是群像我们这样拼命干活的队伍。我觉得这话实在是精辟。   一个国度,如果让富人横行、穷人受难,那这个国度就必然是腐败的国度,没有人性的国度!英国的文学家们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呐喊,至少可以成为议会辩论时引用的名言,比如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与散文中的语言,曾经就是议会里辩论所引用的语言。他们在国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繁荣昌盛的时代里,不但很少去歌功颂德,反而更加繁荣了文学的批判力量。而我们现在,与英国那时的国力相比,还差得太远。可我们的文学却在一派歌舞升平了。他们已经麻木了,放逐了生命的意义,开始沉迷于小资情调,跟在洋人那些扔进垃圾堆里的所谓新潮后面,东施效颦,俨然一富贵族模样,似乎有宝马车不撞人他就不是娘生的。   无耻的宝马车一族!野蛮的宝马车一族!没有人性的宝马车一族!在殷雪梅的鲜血浸满的道路上,我看不见丝毫的阳光!我在看见一个富人的队伍开着宝马从一群无辜的幼小生命中碾过。可怜的老教师用他们本已被奉献抽干了血液的孱弱的驱体去护着一群生命,为这个国度,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大写的人生意义,去挡住那些罪恶的谋杀的步伐,尽管她根本无法阻挡,但她来不及多想,她只能去阻挡,因为她是民族光明精神的化身,她是人民教师!   我们愤怒,是因为在整个事件,没有多少领导去追究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没有多少人去思考在那些血流中呻吟的声音里生命的气息和意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