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深圳深处

2021-12-23抒情散文野猪皮

书店经扒王之王西餐厅,过老街,下地铁,乘坐到科学馆,再走A出口,从华联大厦往回走三分钟左右,就到了深圳最大的书城。一楼人特别多,像商场。有一种品牌卖学习机(大约是叫好记星的)设了摊子在门口销售。因为与自己所要的书籍无关,按照指示牌的指引,……
书店
  经扒王之王西餐厅,过老街,下地铁,乘坐到科学馆,再走A出口,从华联大厦往回走三分钟左右,就到了深圳最大的书城。一楼人特别多,像商场。有一种品牌卖学习机(大约是叫好记星的)设了摊子在门口销售。因为与自己所要的书籍无关,按照指示牌的指引,直接上了三楼。   领先城市毕竟不同,处处体现现代与人性。书店在每个楼层都配置了电脑,输入本楼层所有藏书名称,你只要输入书名,或作者,就可模糊查询了。《古兰经》是我惦记很久也没买到的书,最初在当当书店订购,一直缺货脱销。我想试试深圳的书店里能不能有,一查找,电脑里立刻罗列出一系列的关于《古兰经》的书目。书名以及存放的货架号码,都在里面。顺着货架号,在三楼北侧的角落,哲学宗教类别的区域,我找到了不同版本的《古兰经》。喜悦之余,翻阅后又暗自叹息--几本书都不是我需要的。其中一种还不错,足足五本,内容也详尽,印刷质量毫无挑剔,但价钱也高的令人咂舌。我不由得摸摸衣兜,心想几百块钱掏出去,遇上其他喜欢的书就不用买了。唉,我越来越感到,买书属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深圳的书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捧着一本书,席地而坐的阅读。在内地,估计这样的待遇是没有的。至少我还没经历过。从书架上抽出四五本宗教方面的书,盘腿坐下,我开始了一目十行的浏览。称读书为浏览,带点不敬,也是不够用心的意思。这里除了我精力分散的缘故,还因书的潦草和肤浅。插图,排版,文字及文字的深层意义,全部差强人意。凡此种种,致使我对作者的写书初衷起了疑心。   四楼是文学天下,一上楼,就看见今年以来火的发烫的老徐的海报。老徐本来拍电影拍的好好的,偏偏迷上了搞博客,迷上搞博客也不打紧,又连带了出书。妥了,一下炒爆---有才气又有运气的人,想不出名都不行。   在2006年的新书推介单上,十本榜上有名的,只有一本佛朗索瓦丝.萨冈的《你好,忧愁》,我比较感兴趣。我想,如果忧愁真的可以写出来,那忧愁再也就不是忧愁了。或者不再是个人的忧愁了。徘徊了又徘徊,看着购货车里堆放的书,我放弃了购买的欲念--在此之前,我已挑选了周国平的散文、史铁生的《病隙随笔》等等。以上的书费了我好大功夫,作家们名声太大,选本太多,每一个选本中,又有不等量的重复,我限于囊中羞涩,十分谨慎,所以选了的,哪本也舍不得。何况深圳距离东北,有五千多里的路,黄河长江,湖南湖北的长途之旅,空中地面,飞机汽车的倒腾,我带上一箱子沉重的书,实在不是件轻快事。无奈,只好忍痛割爱了。   拎着书乘地铁返回老街时,忽然觉得肚子饿,看看手机,是十六点。原来自己在书店磨蹭了五个小时左右,午饭早过了。

小巷
   吃完炒米粉,喝下几口味道怪异的罗宋汤,从小食店出来,已是深夜。街两面的店铺们纷纷打烊了,铁皮的卷帘门紧闭,有的拉下一半,店员在泼水冲洗用具---白天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在黯淡的光线中,渐渐沉寂。我有些不辨方向,沿着纵横的长街胡乱走。越走,越分不清东西南北。登三轮车的人偶尔自深深的巷口经过,老远的搭上影子就招呼:“小姐,坐车走吧。”说罢,将车铃按的叮当响。我不敢答话,怕露出外地口音被纠缠,只管加快脚步往前走,却不知走的是哪个方位。   也有胆子大的女孩子,站在路边喊三轮车夫。更胆大的,不紧不慢的速度像散步,边走边打电话。她们穿着极少的衣服,在昏暗的巷弄,扭动着夜晚的暧昧。   好不容易转到大街,立交桥下的三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又让人发懵――一块写着东门街,一块写着火车站,一块写着罗湖。来时见到的牌子,这时反造成记忆的混乱。停了一会,凭感觉辨认一下,我通过天桥到了街对面。我记得,我住的湘雅旅馆大致是这样的走向。谁知,不知不觉中,走错了路,没头苍蝇似的扎进居民区。   事后我想,那个夜晚我所见到的深圳,应当是真实的。它是一个城市最细致的脉络,是一个城市的不可分割与组合。烟熏火燎的烧烤摊,遍地的垃圾以及横流的脏水,这些和高楼大厦都属于城市。仿佛病瘤和健康的肌肉,附着在一个人的肌体。世界是多维的,丰富的,再文明,富庶的城市,也免不了充斥异质。譬如著名的伦敦,华盛顿,和平鸽飞翔的广场,游弋着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乞丐。因此对于深圳腋下的污垢,讶异之后,我便平静地接受了。   那天夜里,我先是在居民区的一条小巷,见到一些人聚集在一辆卡车下,卸下的屠宰后的生猪肉,过秤,付款,再装上各自的手推车。他们吵嚷着挣抢,重重地把猪肉摔到车子上愤怒的声音在空空的街上蔓延。   我拐进一条丁字路,避开那股呛鼻子的肉腥,糊里糊涂地继续走。我没有想到,那条丁字路,就和迷宫一样,拐来拐去,拐得心里惊慌失措--狭窄的小巷里,密集着搭建的塑料棚子,外侧用竹竿撑起,上方挂一盏白炽灯,很多男人裸露上身,趿着拖鞋,还在喝酒,聊天;有人坐在凳子上摆弄盆子里盛装的小吃,守候光顾的客人;卖水果的摊主大声喊:“小姐,芒果要买吗?便宜的啦!”我知道他是喊我的,心里忽地忐忑,偏偏又想起深圳的自由作家们笔下的31区。他们记录的生存之地,肮脏,毫无秩序,还时不时发生抢劫的事情。这么一惶惑,脚下愈加歪扭,踩在倾倒了面条,菜汁,果皮等污物的路面,老是摇摇晃晃的样子。我这一个孤身女子,半夜独行,误打误撞的闯进来,像一个蹩脚演员似的,管不得什么风度气韵,尽是一副两股战战,几欲跌跤的窘相。惊怕之间,只盼着赶快走出曲折的迷宫。   凌晨2点钟,我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旅馆。前台值班员趴在桌上打瞌睡,我轻敲了两下桌面,他立即醒来,拿钥匙为我打开房门。道声谢,我一下栽在床上,一梦到翌日上午。 窗口
  来深圳数日,似乎还没有真正的领略它的精髓。据说,到深圳不到世界之窗,就像到北京不去长城,到上海不去外滩,到杭州不去西湖一样。尽管知道那些地方已沾染了太多的人为痕迹,面目不堪,但还是要去。不去,人家会笑你土包子进城。说到底,也不完全是怕遭耻笑,是自己难拒蛊惑。   从老街地铁站到终点站世界之窗,十几分钟时间就可到达。但一见面,我心里就不喜欢这个微缩景观。我甚至跟自己说,宁愿千里跋涉,去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那里应当埋藏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简单而纯粹。贫瘠也好,荒凉也好,一粒沙子,一棵荒草,一只野生的动物,在绝境之地,生命焕发蓬勃的生机。显现出一种顽强固执的精神。但在世界之窗里,我所能见到的,无非是一座座呆头呆脑,是似而非,了无生气的,造价高昂的赝品。非洲部落、尼亚家拉大瀑布、科洛罗拉大峡谷、埃及金字塔、还有莫斯科红场、泰姬陵无一不是如此的。在日本的桂离宫,许多人换上了艳丽的和服,姿态扭捏,挤在塌塌米上拍照。我只张望一眼,就举着雨伞,淋着细细的小雨走出去--我甚不喜欢和服,塌塌米,它们和某些恐怖的意象有关联。   世界之窗和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一样,除了堆放粗糙的模型,还挤进大量的商业行为。餐厅、冷饮店、旅游纪念品店蜂拥在有限的空间。在一家店里,一位写书法的人,穿黑色的竖领上衣,端端正正坐在案后。右首的电视机,播放着他在中央电视台的书法讲座。一旁一个年轻的女人,大约是他的助手,每进游客,她就说,看看大师书法吧,中央台讲课的xxx。若有人靠过去,她又说,大师在黄金周义卖,最后一天啦,机会不容错过。于是有人花十块钱,有人花一百八十块钱,请大师写了生辰福字,欢天喜地走了.......    如果没有一丛丛的热带植物烘托,我以为,世界之窗该是十分奢侈的一处人造废墟。幸好,里面还有棕榈,草坪,杜鹃和槟榔树。 再有就是榕树。我不想描叙它如何的美,我只难以忘记它的根须---从树枝的高度低垂下来,一种土黄色的,强大的力量,在空中,向地面回归,不要多久,繁衍出众多小树。榕树分为大叶榕和小叶榕,一棵树的寿命长达千年,我住的旅馆对面的那棵,树荫笼罩几亩地。在这样的物种面前,骄傲的人类失去可比性。   世界之窗占地庞大的园子里,也有例外之处。是我即将离开时,在园子的一隅发现的。它是一座雕刻---用数百年的桃花心木刻成的南海观音像,背靠人工堆积的太湖石假山,面容安详如水,宁静的眼神注视每一个过往的人们。有一个孩子见了,叫他的爹妈等他,他跑过去,焚香,朝拜,模样虔诚。然后,他又蹦蹦跳跳,随他爹妈远去了。幼稚的孩子不知道,他做的这些,被一个人永远的记下。他长大了,他老了,都不会知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