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敬畏树

2021-12-23叙事散文杨先
杨先我们这儿的一些村庄里,遇上娶亲的喜事儿,那人家庄门附近的树上,你常会见到“树神远避”的字样。字是用毛笔蘸了墨写在红纸上的,贴在那儿作趋吉避邪用,很醒目。将树作为神灵来敬畏,大约源于上古。一如因为敬畏打雷闪电而将其称为“雷公”、“电母”一……
               杨先   我们这儿的一些村庄里,遇上娶亲的喜事儿,那人家庄门附近的树上,你常会见到“树神远避”的字样。字是用毛笔蘸了墨写在红纸上的,贴在那儿作趋吉避邪用,很醒目。   将树作为神灵来敬畏,大约源于上古。一如因为敬畏打雷闪电而将其称为“雷公”、“电母”一样,对自然科学几乎一无所知的人们将树称为“树神”,对其进行虔诚的顶礼摩拜。只是在后来有意无意的活动中,不断有人发现,当自己毁坏了树的时候,并没能当即招致神灵的报复,自己的家身性命完好无损,这时,树作为“神”的形象便逐渐色彩暗淡。人们要走出山洞走向平原,树被用于建房;人们要渡过江河涉足海湖,树被用于舟楫……树的恩泽开始遍布人间。于是有了“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吟唱,这来自黄河流域的歌声其实记录了树的多灾多难。那嘤嘤鸣唱的鸟真傻,自己的家园被人毁了,哭都来不及,还唱!   不经意间,树木葱茏的黄土高原袒露了,又在雨水的冲刷下支离破碎了。   可那些历朝历代耗费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用树建起的厅台楼榭呢?元朝散曲家张养浩经过秦汉遗址,想到秦汉以来在通向长安的交通要道上建起的万间宫阙都已灰飞烟灭,成了一片废墟,触目伤怀,替老百姓感慨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谁又想到树的痛苦呢?每个朝代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先朝建筑的被战火摧毁,而新朝的帝王们为了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总要大兴土木,树的灾难也是双重的!树若有情,树又何尝不会痛苦万状呢?我总觉得建筑史是一部关于树的斑斑血泪史!   翻开古籍,砍伐树木大肆修建的记载比比皆是,可有关植树的记录却寥若晨星。基于此,尽管秦始皇曾令七十余万人修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历来让后人对这位奢华的帝王耿耿于怀,但记载着秦始皇焚书不焚种树书的文字,每次都温暖着我的眼睛。说实话,这些文字使我一边又一边地原谅这位君王的种种恶行。   我的家乡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现在是出了名的国扶干旱贫困县,古称“苍松”、“昌松”。从名称上容易看出古代这儿是松林茂密的地方,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路过古浪,所作的《入昌松东界山行》中有这样的诗句:“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明代诗人汤鼐写的《过古浪》一诗中说:“峰回路转树苍苍,远望平沙是战场”。阅读古人这些诗句让人不由得凝神屏息地想象以前的家乡森林如海的壮美景象,可面对现实中的童山秃岭,真让人欲哭无泪:我苍茫的林海到哪儿去了?   六月初,我们这儿受到暴雨的侵袭,洪涝成灾。山区一些乡镇田地被冲桥梁被毁,川区一些乡镇洪水在街市上恣意横流……看着这情景让人一阵阵揪心扯肺的痛。这就是我的家乡啊,旱时旱魃肆意妄为,涝时淫水浩洋不息!   可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树呢?   我也曾到过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与看一些风景图片的心绪一样,那溪流淙淙、林木森森、鸟鸣幽幽的景色总让我想起黄沙漫天、土地龟裂的家乡,心底总是情不自禁地喟叹:要是家乡的童山秃岭变成这样,那该多好!   现在,各地的人们又在砍树伐木接二连三修寺造庙,把一些虚幻的神灵供奉起来,朝跪夕拜,以求心灵的慰籍。面对我们整个人类遭遇的旱灾水灾,我想人们倒是应该把真实的树供奉起来,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认识了树的使用价值,使得树的光芒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一味向树索取的同时,未能把树当作神明来一如既往地敬畏,这便是人类的悲剧。人们啊,为了我们的眼中不至于因树的消亡而流淌下忏悔的眼泪,让我们敬畏那看似朴实渺小,实则带给我们勃勃生机的树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