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美丽的艾

2021-12-23叙事散文南子

人间有艾是大美艾,混迹于蒿草中,它以细密的绒发调和了颜色的生硬,叶面婉转柔和。有风的时候,我听见艾在唱歌,声音细小,像时间轻轻地碎裂。而当阳光落下来,艾,抖落了细碎的金子,脸上是淡定的喜悦,照出清亮的内心。艾草,有人这样称呼它。而我不这样……
人间有艾是大美

艾,混迹于蒿草中,它以细密的绒发调和了颜色的生硬,叶面婉转柔和。有风的时候,我听见艾在唱歌,声音细小,像时间轻轻地碎裂。而当阳光落下来,艾,抖落了细碎的金子,脸上是淡定的喜悦,照出清亮的内心。艾草,有人这样称呼它。而我不这样说,我说艾,这典雅素洁的名字。 艾属于女性,她有着温婉动人的姿容,有着笃定恬淡的气质,她的美丽,有种动人的从容和陈实。你没见过她开花吗?极小的米粒,笼着淡紫色烟雾,就像她的名字一样不事张扬。她羞涩而谦逊,她不带给你惊艳,却唤起温暖的波流,在体内散开。 五月的晴空下,奶奶采来青绿的艾,她将枝叶斜插在我的鬓边。这样的仪式恐怕出于奶奶独有的发明。奶奶说戴上艾可以驱瘟辟邪。而我独喜爱她圣洁的样子和不媚俗的气味,她招摇在我耳边,在发丝间轻轻耳语,带给我五月的美丽与风情。 如水一样清澈的四月,奶奶在院子里漂染一堆一堆丝线,五颜六色的线捆码放在水井旁,它们要经过奶奶的手,最后以布匹的形式行走世间。屋子里架起高大的织机,敞开的木格窗可以望见院子里樱花已经盛开,繁密的花朵招来蜜蜂嘤嘤地飞舞。我想象奶奶的快乐,一年才有一次织布机会,现在她多像忙碌的蜜蜂,在丝线上编结成捆的布匹。夜深人静,奶奶仍然端坐在织机上,弯腰,挥臂,梭子准确地穿过经线,被等待的另一只手接住,红绿相见的布,就在穿梭的纬线中一寸寸延长。 奶奶织布又快又瓷实,这令村庄多少女人羞愧啊。那些蓝花的被面,蓝花的门帘,以及蓝花的衣裤,印满奶奶的指痕。奶奶穿上蓝花小袄,收身,下乍,极好地勾匀了腰身的曲线。至今,邻居还能回忆奶奶穿着蓝花偏襟小袄的美丽,我想问是不是像艾,妥帖的美,不张扬,却有一番不可抵挡的力量。奶奶爱美丽,奶奶亦知道如何美丽。 春天,大约都是在织布机哐当哐当的声音和浆洗的味道中划过,清明的天空,喧闹的蜜蜂,和热闹的樱花,总给人一种欣欣之气,而奶奶繁忙的身影,又多么美好,多么温馨。 我对刘华的印象大约是从地震开始。之前他就是存在着的,并且与我们家还有些关联。比如,据说他和爷爷拜过把兄弟。只是我对他没有特别印象。我家菜园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每年春季,火红的香椿芽在春阳下迎风招展。刘华是第一个吃上香椿芽的人。他早早就在树下等候,那些柔嫩的香椿芽再也承受不了刘华火热的目光就急速长大。“小鸡穿树林”,刘华常常对着香椿树念叨这些句子。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啥意思,他脸上带着诡秘与暧昧的笑。后来我知道这就是当年最负盛名的鸡蛋炒香椿芽。刘华掌管村子的树林和沙河里的沙子,很多人家或者单位用这些东西都要经过刘华之手,所以,虽然刘华从不参加劳动,仍有来路不明的零钱供他用度。刘华是个老光棍,所以他成为了村子里活得最潇洒的一个。新鲜雪虾上市了,他要先尝尝鲜,人家刚刚吃上酸杏,他就开始吃西瓜了。他对于吃食异常的挑剔和讲究,在那个饥荒年代反而赢得了众人对他的仰视。 地震了,受伤的人都转院治疗,听说刘华也在之列。几个月后再见到刘华,他已经成了豁子嘴。什么东西破坏了他的上唇。而他的体力已经明显不如从前。刘华还是掌管着树林和沙子,只是他的兴致由于身体的原因暗淡了。 奶奶做得一手好菜。而我成了给刘华送菜的服务生。 开春,阳光溢满院子。奶奶在大木盆里泡了衣物。我正想帮忙,发现那不是我们家人的衣物——已经难以分辨颜色,也看不出是什么。奶奶说是刘华的。我蓦然想起了那个人。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偶尔凑近人群,流着清冷的鼻涕,瑟缩着肩膀。身上的衣物早就分不出颜色,而脸色异常颓废。 奶奶看我犹豫着,把我推到一旁。她一把一把揉洗着衣物,洗衣粉撒了一把有一把,还是挤出来浑浊的泥水,就是不起泡沫。直到第二遍水,才泛起轻微的芬芳的泡沫。 奶奶将它们晾晒在阳光下。那些久未清洗的衣物重新发出干净的气味。 奶奶将它们拾掇成了一个棉大衣,一床被子和一件棉背心。 抱着温暖的散发着阳光味道的衣物,刘华嘴唇不住地哆嗦。 这一刻,我看见了奶奶的美丽。不是那个穿着兰花小袄的奶奶,而是已经满是皱纹干瘪瘦弱的奶奶,那种温暖的美丽,透出清香,就像艾,宜人心肺。 伟大的艾,宽和而平淡,在杂草间,独自吐露清芬。她从不拒任何同类异类侵占和欺压,忍一忍,让一让,依然昂然,以不卑不亢的姿态朴素地生活,便足以赢得世人对她的尊重和敬意。 震后家家搭起了简易房,我们和柱子家是对门。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偶尔的鱼肉成了节日里的奢侈。奶奶勤劳,爸爸手巧,我家时不时有爸爸捕来的河鱼河虾端上饭桌。柱子的姑父是个古怪的老头,虽然我们也时不时送过去一些,但他对我们优于他家的这点便利终是怀了妒恨。一次在村里放映电影时终于上映了一幕盗窃作案现场纪实片——他将他家的麦子偷偷藏在厕所里,反来污蔑奶奶偷了他家麦子。看热闹的挤满了院子,门口都堵死了。大队干部也来了,盘问追查。闹得满城风雨。后来,从一个不更事的孩子嘴里知道了原委,而那时,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落在奶奶头上,没有谁站出来澄清,奶奶遭受了天大的委屈。 奶奶没有怪罪。爸爸去海里捕鱼,野生的梭鱼肥美多肉,在缺油少盐的年代,炖出来还是满院飘香。奶奶盛出一碗让我给柱子姑父送去。我老大不愿意。他挥舞着胳膊义愤填膺口吐不善的姿势还在眼前,为什么要给他吃?奶奶,不说什么,说你不送我送。我只好接过来。我还记得柱子姑父惶惑的面孔,他的脸上难以形容的表情,欲拒还迎,那应该是种痛苦的煎熬。 我家后院是一户本性人家。以前关系不错。但是平白无故一场疾风暴雨,他们的目的昭然若揭——挤占我们整个南面的菜园子。 我们一家生性谦恭温和,骂不出口打不出手,满腔怒火只能往肚子咽。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我们势单力孤,而他们拥有庞大的家族。没有谁来主持公道,最后,我们祖祖辈辈经营的菜园子竟然拱手相让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羞辱和委屈对于奶奶来说伤害有多深。奶奶大半生的心血都倾注在菜园子上,这是我们一家人吃穿用度的保证,可是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生生被人抢走了,而你却没有任何办法! 一道高高的院墙阻隔了两家的往来。 那个时候,我说仇恨,不指别的,就是针对他们野蛮霸道的行径。这刻痕清晰,疼痛,顽固。 今年春节回家,奶奶说初一那天去了我们后院。心里兀自一惊。十几年的恩怨,就这么了解了吗?奶奶是如何抵消了心里的伤痛和仇恨。奶奶平静地说大老娘子也老了,几乎走不动路了,拉着她的手直抹眼泪。我想,这眼泪重新定义了当年的胜负。她将用一生的忏悔来抵消短暂的胜利。 对奶奶肃然仰视。平凡如艾的奶奶,是什么样的智慧让她朴素的思想得以纯净,纯净到再无尘世的垢秽,是什么样的慈悲让她如此宽宏,宽宏到忘却伤害。这是一种优雅的美,是大美,不耀眼,但是震撼。 奶奶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今年春节,我给奶奶穿上大红花朵的上衣。奶奶慈祥的笑容融进了更多普世的达观。这时,我想到了艾。那些朴素而纯真的植物,有着温婉多情的叶子和袅娜挺拔的身姿,她苦涩的气味正如她苦涩的命运,充满了艰辛和贫寒。而我写尽了心中的艾,闻到了艾叶飘香,却写不尽奶奶一生的操劳辛苦和仁爱。奶奶是纯粹的,或许就是因为她纯粹的善良,才能平安活到89岁而眼不花耳不聋脑筋不糊涂,是不是上帝的一份恩赐呢?奶奶朴素的人生摇曳着淡淡的艾香,让我确定一个人的美丽不仅取决于容貌,更因为他的行走,姿势里包含了人世更多的慈悲、苦难和优雅,那是大爱,是至善。


2009-3-27晚

[ 本帖最后由 南子 于 2009-3-30 21:5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