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细 雨

2021-12-23叙事散文郑韩故城
细雨文/郑韩故城枯坐书斋,回想成都的细雨绵绵还是很有些味道的。镜湖的荷花败落得没有一点绿意时,湖畔草地上落满银杏叶斑驳的金黄,那是情人们互赠的最好礼物。从眷诚斋五号楼向北望去,路边是另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整个秋天,它们开一种淡粉色的花,形状……
细雨

文/郑韩故城 枯坐书斋,回想成都的细雨绵绵还是很有些味道的。
镜湖的荷花败落得没有一点绿意时,湖畔草地上落满银杏叶斑驳的金黄,那是情人们互赠的最好礼物。从眷诚斋五号楼向北望去,路边是另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
整个秋天,它们开一种淡粉色的花,形状像一个个小灯笼。花开在树的最顶端,被许多枝叶簇拥着,远望去圆圆的像是一个巨大的冰激凌。电气馆西边也有一丛这样的树,坐在三楼朝西的任何一间教室这些“灯笼花”都伸手可及,甚至连花间游曳的小虫也清晰可辨。有时在低楼层的教室里观察枝间跳动的鸟雀:它们的欢闹偶尔弄断花枝,曾经神采奕奕的灯笼花翻转着栽落,树下是冬青树篱围起的花圃,落叶已经在岁月里堆积了厚厚一层。不远处的毛竹丛依旧浓绿。
傍晚,在昏昏欲睡的细雨中,树叶凝翠欲滴;薄薄雨雾的背景里,淡粉色灯笼花每一朵都闪着饱满的笑。十一月过了大半,这些花开始枯萎,最后就只剩下枝头抱香的桔黄灯笼了。高墙以外,城市细雨泥泞了人群和北二环的车流,黄昏在路灯里变得虚幻。
下了晚自习撑一把伞,走在沉默的人流中。路一侧是大叶玉兰树,小雨落在它们肥胖的叶子上面如同睡进久违的怀抱。灯火在路面的反光中变得细碎,呼吸秋天清冷的空气,思维也随之清澈:镜湖是在怎样的安静里接爱柳枝和细雨的撩动,她的小桥上是否有撑着紫色伞的女生款款走过,那恬静的目光是否仍闪动在记忆里的某个停顿。
交叉路口,垂直方向的巨大梧桐树排列整齐,落叶在路灯的微光中弯曲着铺向远方。印象中,这条路的灯光总是那么通透。
回到宿舍,热水泡脚后钻进被褥,待熄灯铃响,在黑暗的窗下听雨。楼间三角形花地中有几棵棕榈树,细雨轻轻弹奏它们粗大的叶脉。这是一把轻薄的吉他,细雨的手指纤柔拨弄,沙沙的乐声回荡在斗室。被褥包裹着体温,室内一切静止,惟有枕侧的血管在黑暗中跳动。“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唐朝诗人的句子足以临时取暧。

五六月间的细雨就别有一番味道。栀子花星星点点的开在三角地,那夜读的灯光里混合着泥土味的花香总能让学子的心飘得很远。

这细雨历来都是诗人们情绪宣泄的药引。“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自是闲适心态的表征,乃至有了后文的“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当年老杜草堂门外是浣花溪,而学校门前也恰有一条河(府南河,河水污染严重)经过,心头也竟有些隐约的得意。
生机勃发的季节,日记里的词语也都显得明快爽朗,自然也有朝气蓬勃的诗篇;那是一切都能放得下的年龄,失恋了,就理一个光头,代表一切从头开始,就如同白日里突然的一阵细雨,并不会使晴朗的心情变得阴郁;那时的细雨也偶尔给激进的思维带来一丝停顿,毕竟它牵拌了蠢蠢欲动的年轻的脚,这停顿有时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感慨(大概“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吧),也有时演化成对不可知前途的担忧……

如今的细雨能带来些什么呢,是在城市生活的玻璃上留下一些黑夜的闪烁,换来天晴后主妇的惊呼:看新擦的玻璃上又满是泥点。也或者是对刚刚洗过汽车表示惋惜。而窗下听雨的冲动再也无法找寻,哪怕是曾经的无病呻吟也似乎变得奢侈了。

生活在巨大机器里的人们,来不及多愁善感,来不及追忆似水流年,来不及阅读陌生人群中一个熟悉的眼神……直至后来,我们都老了,只剩百病缠身的躯壳,只剩青涩年代小桥边三两个细雨迷茫的夜:在垂垂如风烛的叹息里。


2009-6-25

于 天津眷勤斋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6-25 06:2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