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孙剑的艺术——远行与回归

2021-12-23抒情散文汪彤

孙剑的艺术——远行与回归
(约2500字)
汪彤孩子总有离开父母的时候,人总有离开家乡远行的那一天。父母和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最为牵肠挂肚的惦念。北京著名画家孙剑先生,生养他的父母和养育他的故土,总是他内心丢不开的情愫。无论走多远,游历去哪……
孙剑的艺术——远行与回归
(约2500字)
汪彤
  孩子总有离开父母的时候,人总有离开家乡远行的那一天。父母和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最为牵肠挂肚的惦念。北京著名画家孙剑先生,生养他的父母和养育他的故土,总是他内心丢不开的情愫。

  无论走多远,游历去哪里,父母和家乡像是“原点”,孙剑先生离开原点一次一次去远行,去游历,却最终要回归到最初的“原点”,把内心对故土最为深沉的思念和眷恋倾注在笔尖,为父母和家乡的人们,献上一幅幅描绘家乡山山水水的壮美画卷,这些笔墨勾勒的山河之大美,是孙剑先生人生历程凝结的最为深刻的思考。

  2011年10月15日“孙剑·陇原山水2011回乡展”的开幕式特别让人“感动”。天水书画院,原为接圣旨仪典的万寿宫,这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万寿宫大殿“同登寿域”的牌匾下,暖融融的朝阳里并排端坐着孙剑先生的父母亲,万寿宫廊亭上的四个展厅里,挂着一幅幅孙剑先生笔下家乡生机盎然的山山水水。

  孙剑先生回天水举办画展已是第二次。2000年孙剑先生的父亲80岁,他从北京回到生养他的故土,举办第一次个人书画展;如今父亲90岁,他为父亲献上90岁的寿诞贺礼——“陇原山水回乡展”。无论作为普通人还是艺术家,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向生养自己的父母答谢养育恩情,孙剑的“贺礼”和敬孝的方式,让所有参加开幕式的人心里都会产生一种特别感动和感情。

  《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里既有儿子在父母前和颜悦色的意思;也有儿子敬孝,使父母和颜悦色的意思。万寿宫殿堂上衣着暄净的两位高龄老人,鹤发童颜慈祥地坐在秋阳里,绚丽的阳光在他们的背上和脚下投下一片灿烂的光景。这样一种敬奉孝道的方式;这样一种牵念故土的方式,是孙剑先生离开父母、离开家乡远行回归时总结人生的一种方式。

  艺术之路,有时是不为人理解的一条辛酸之路,一页页旧稿纸,旧画纸,一支支老画笔是孙剑先生远行旅途行囊里最为沉甸甸的行李。孙剑先生在北京定居研究画理,逢年过节时常回天水探望父母,回到家乡,他的内心总会久久难以平静,家乡空气里甜湿的味道,家乡人们绵长的情意,让他总想拿起笔,把那些积淀在内心深处的不平静宣泄的画纸上。每次回到家乡,他都会到陇原深处做直接面对自然,面对客观的写生,在写生中探求中国画发展和创新的实质。

  “真山、真水,写真情”,这该是孙剑先生远行探究后,回归大自然再创作时,内心最为深刻和真实的心理体验吧。观赏孙剑先生的一幅幅山水画,便能看到他一次次隐归于大自然做着自然之子,倾注于自然之爱,流露于笔端的真、善、美。

  “日暮陇山深”,家乡陇原的山山水水应该是整个都装在了孙剑先生的心里,而他脚下踏遍的一山一川、沟沟壑壑,沉淀于心中,又显现在笔端。最喜欢孙剑先生画中陇原山水,“山之奇特、山之秀美;水入则挂碧川,出则淌入心尖的描绘”。站在孙剑先生的画前,一种用语言和文字难以形容的山水自然之大美,被先生细腻却不拘泥的笔锋描绘在画纸中,那其中有他眼中的陇原和心中的陇原。孙剑先生笔下的陇原山水,总能让任何一位观赏者都能看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世外桃源。正如清华大学的王玉良先生所言:“山韵水律之间,岩阿丘壑秀木疏林中,可行、可居、可游”,孙剑先生笔端的山水,总会将观者引入其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向往。

  “家乡万里梦依稀”是孙剑先生在京城水墨志工作室,遥想家乡时隐隐痛痛的牵念流露于笔端,写着家乡的风土、生活、现象。远在他乡创业,孙剑先生有着丰足的发展和荣誉,一次次国展大奖,一件件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收藏的作品,荣为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的头衔等,虽也时时刻刻用事业的腾飞慰籍着父母思儿的心情,但那样一种艰辛的过程和历程,又是父母关切在心头,却无法言表的疼痛。艺术之路的艰辛犹如苦行僧托钵远行,是一条父母盼不到尽头的不归路。而父母心中迷茫后时时刻刻的期盼,又是孙剑先生梦里家乡为他点燃的一盏永不熄灭的夜航灯,这圣灯的照耀,将孙剑先生心头虚虚实实,浓浓淡淡的陇原故土凝结在笔下。

  在孙剑先生的书画展上,为人们赞叹和关注的山水册页,更似一本写作陇原家乡的大部头经典籍作,那里有“日夕陇川宿寒烟”、“陇原家山静朝辉”、“闲看陇山思有余”,这些笔墨中静怡纯粹的世界,是孙剑先生返璞归真与大自然最接近的“天人合一”之作,又是孙剑先生赤子之心在艺术创作中的一次次远行后的回归。著名作家阿来,写自己的家乡阿坝高原,关注自己的出生地,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母题,写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而生长于陇原的画家孙剑也以神来之笔,将关切故里的笔锋稳扎在陇原大地上。

  与孙剑先生相识很偶然,大凡有大德之人,总会像磁铁一样牵引着朋友在身边。孙剑先生脸上总有从容而乐观的笑容,使人感觉亲近,然而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其中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必然因素,孙剑先生爽朗笑容的背后,对艺术创作道路执着不弃的追求,该是他走向成功道路的必然吧。

  初见孙剑先生,我很诧异:孙先生身上有许多对比事物共同存在的协调。如孙先生外在性格开朗、乐观、豁达,然而观察他的眼睛,却能从深沉的黑眸子里体察到他异常安静的内心,那里充满了智慧和佛性。他衣着休闲前卫,脑后却留着现代社会很难找到的传统中的小发辫。听与他的一起工作过的朋友和同事们说,孙剑先生的艺术历程充满艰辛和磨砺。夏天炎热,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避暑,而孙剑先生却穿着背心、短裤行走在陇原大地的山水中。一个握笔的姿势,要保持几十分钟,有时腰酸背痛,他却总是咬牙挺了过去,或许他已经忘记了个体的存在,将自己融入了画中,悄悄的做了陇原的一座山、一棵树、一溪水。他画过所有绘画的体裁,甚至油画、版画,壁画,各种题材、体裁都在他笔下尝试过,而他最终追求了以“肖形”达“通意”的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趋向的山水国画。

  艺术家对事业的热爱,应该是上天赐予的一份享受和一份责任吧。孙剑先生对绘画的热爱有许多传奇故事,他与朋友畅饮至深夜,友散而归,他归而不眠。夜深人静,同饮的朋友酩酊大醉已入梦乡,而孙剑先生每次饮酒至欢,却又拿起画笔,在昏黄的灯光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绘画创作,他把内心的快乐与悲伤,拘谨与逍遥,统统都用画笔揣摩、落定在纸上。

  孙剑先生法名真晨居士,号陇山人、陇山堂主,若说孙剑先生此刻头上有一轮冉冉的光环,这光环是孙剑先生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光芒凝结而成,这光环是两位高寿的老人和陇原山水的灵气滋养而成,这光环是孙剑先生追求“天人和一”自然艺术人生之体现。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于石缘堂 [ 本帖最后由 汪彤 于 2011-10-23 23:37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