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白玉兰

2021-12-23叙事散文川媚
阳春三月,出门走走,嘉陵江边的城市桃花已经错过了,树身没有一点桃红的光彩,树下倒是红光闪闪。这庚子春天的桃花节,大多数中国人都像我一样,是在记忆里过的。
春日里的花开过一轮又一轮,手机上写花的文章也异彩纷呈。种种状况表明,人类离不开精神生活……

阳春三月,出门走走,嘉陵江边的城市桃花已经错过了,树身没有一点桃红的光彩,树下倒是红光闪闪。这庚子春天的桃花节,大多数中国人都像我一样,是在记忆里过的。 春日里的花开过一轮又一轮,手机上写花的文章也异彩纷呈。种种状况表明,人类离不开精神生活,所以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时局,艰难困苦不但不能抹杀人的爱花之情,反而可能激发人的爱花之心。 有人说过人间四月芳菲尽,这话是不确切的:红花开尽白花开呀,春夏之交的时候,白玉兰一定会开花的。 白玉兰,这个名字,我不敢说出口的。一说这三个字,我就不免想到公主小姐或者性感偶像之类的人间尤物。 世人称美女为天生尤物,或者将美女比作鲜花,含有怜香惜玉的意思——美则美矣,去则也须去也,怎不令人怜惜!白玉兰,尤其令人怜惜不已。

白玉兰,今天说出这个名字,我所想到的是一个虚拟的美人。为什么是虚拟的呢?因为哪个实体都不配。也许真像人们所说的偈语——花事无非是心事。白玉兰在我心里生长了许多年,已经由一个羞答答的苍白的处子,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风流人物。白玉兰,应该像我脑子里旧时代的浪漫人物,比如穿着蝉翼纱素白旗袍的尹雪艳:小说家白先勇形容她像玉梨花,我觉得倒不如玉兰花恰如其分呢,玉梨花纵然娇媚柔情,哪有高级公馆女主人那般的动人风情?

也许有人不喜欢我把白玉兰比作小说里的美女,因为不喜欢她身上沾惹了妇人的尘俗气,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众人眼光聚焦的美,无论是花还是人,哪一样不沾惹了人间生活的悲剧气息?

年轻的时候所见的那些小朵的白玉兰,就是纯情少女美人鱼的象征,花世界的白衣天使:一袭缥缈的白衣,无数白色的飘带;一腔生活的热忱,满怀迷人的清香;无一处不美妙,无一丝不悦心。

现在,白玉兰却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她们木兰家族有这么一对气质迥异、富于风情的姐妹,即使算不了名媛贵女,那也是倾国倾城。

白玉兰是高大的落叶乔木,这种香料植物,大多种在植物园或者宽阔的庭院里,它们高可达二十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我的中学母校办公楼阶梯两旁就有两株,大约有三十年的高龄了,一年四季常绿的叶丛里,摘不完的白玉兰,香不尽的白玉兰。

白玉兰如果生在一般的穷家小户的阳台上,就是只有几米高的盆栽。不过,那毛笔头一样的白色骨朵也在叶间散发着无尽的清香,提醒你感受人间的美好。街巷中守着个小摊儿的卖花人,也编出一串串的白玉兰,方便人们佩戴在胸前,把夏天的城市熏染得香远益清,把爱花的人儿撩拨得心旌摇动。

这样白而又小、小而又繁的花,是属于白玉兰的一种,这种白玉兰不但在我的校园里有,在古城的许多大院小院里也有。花期长短要看花树本身的营养状况和采光条件,一般的花期是四个月到九个月。学校办公楼前那两株白玉兰因为长得高大健壮,而获得了极长的花期,哪怕是冬天也能看到密叶间小白花的影子。母校第五教学楼前面也移栽了几株高大的白玉兰,也是这个品种。它们叶子的嫩绿,花儿的清香,那叫个至情至性,真是可歌可泣。 白玉兰无限的美都蕴含在它的形象里。它清香、纯洁、含蓄、亲切、温柔,一直在我们的左右,好像我们生活中陪伴左右的美人,好像我们随身携带的香水。

白玉兰,毛笔头一样的花形,乳白或者微黄的花色,栀子一样肥厚的花瓣。这亲民的花朵,常会从枝头来到案头,从庭院来到衣兜。它同含笑花长相接近而一瘦一胖的样子十分天真,它幽兰般的香气使人镇定,它毛笔头一样的花形引人沉思。 可是没有人给这种样子的白玉兰更多的赞美。毛笔头形状的白玉兰——这就是我所见过的最有创意的比喻了。 这种小朵的白玉兰是妹妹,她有一个同名的姐姐。孪生姐妹相似度太高,人们没有耐心去加以辨认。我是在与这两姐妹相识多年之后,现在才第一次用心去进行识别的。

尹雪艳是白玉兰妹妹,还是姐姐? 自然是姐姐。姐姐美得不可方物,美得如同皇后,美得高贵不可触及。 妹妹的学名叫白兰花。妹妹的别名除了白玉兰,还有两个:白缅花,缅桂花。

姐姐的学名叫玉兰花。姐姐的别名就比较多了,除了白玉兰之外,还有六个:望春,迎春花,应春花,木兰,玉堂春,辛夷花。 听听两姐妹的名字,我也就了解了她们的脾性。

对于白兰花的姐姐玉兰花,我也是十分熟悉的。玉兰花的美,那是完全可以用人间尤物来形容的。玉兰花在我的母校有两种。一种似乎是先花后叶,白鸽子一般的花朵密集地绽放在高大木兰树上时,它海蓝色的像桉树叶的细长叶子几乎无法引起人们注意。另一种一年四季都长着深紫色的肥大叶子,叶子本身浓烈的色彩和抖擞的精神,其实已经满足了人们的观赏欲望,然而这种玉兰花的美却是全方位的,等到木兰树的高枝上摊开洁白的玉兰花瓣,那时花朵与花树就形成一种和谐的阴阳之美,一种相得益彰的性感之美。玉兰的花与叶,通体闪着健美的光泽,给人暗暗仰慕和赞叹。玉兰花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

玉兰花长成高大乔木之后,有叫“广玉兰”或者叫“荷花玉兰”的——我在大学校园混进一堂生物课里认识的,但当时我可能是被“荷花玉兰”这个名字迷住了,竟然没有记住它们也叫做白玉兰,我只觉得它们是长得十分夸张的栀子花,性感大方,无比优雅。

这种厚叶厚瓣的玉兰花,在散文家朱强眼里,是一张向人致意的“白手帕”——这形象非常妥帖,让我看到,文学所具有的深刻性和情感性,是永远无法穷尽的。

广玉兰开的花,高不可及,相机拍照基本上都够不着。阿来在2010年出版的《草木的理想国》书里就写出了这一点,他还说这种与香樟比高的玉兰花“为杯形花”,“适合人类手掌的形状”。

最近又读到何频在《杂花生树:寻访古代的草木圣贤》(“中国最美图书”)里写玉兰花的文字。何频这样描述玉兰花:“九片合围成一朵又一朵灯盏般的花朵,又散发出清新的芳香,乍暖又寒时节,令人叹为观止。”

我衷心赞叹作家的创造性语言。玉兰花“灯盏般的花朵”,不是恰恰说出了玉兰花花树之高吗?玉兰花有九片,观察是准确的,可是这样写却未免狭隘了。中国的花卉引进或者培植,现在应该说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成都的海棠,往往是同园不同种,种类丰富以千计,连最常见的也有十几种。玉兰花也有六类,有的地方多达十一类。花瓣的多少和宽狭,花色的白或粉或紫,花期的迟或者早,花被直立或反卷,都是辨认的凭据。玉兰花的瓣,也有十二到十五瓣的,甚至有多达二十瓣的。校园的玉兰花树太高,我从来没有数过它有多少瓣。 何频能够具体到玉兰花瓣的数量,也可以说文笔细腻、朴实之至了,然而真正令人叫绝的还在后面。他把镜头从花瓣摇到花树上的时候,居然给玉兰花找了一个陪衬,巧妙地烘托出玉兰花那种高调的奢华之气:“玉兰和茶花,在木本花卉里堪称君相,直如牡丹与芍药。”

“君相”的比喻惊动了我。细细咀嚼起来,这玉兰和茶花,真的有如一君一臣,高低俯仰。君王永远高高在上,臣相永远低眉顺眼,两者气质,有如云泥。这一比喻,客观呈现了玉兰和茶花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精神气质,令人心悦诚服。

君相也就罢了,他还叠用了一个比喻说“玉兰和茶花……直如牡丹与芍药”。牡丹,那不也是国色天香、世无其匹吗?

玉兰花的比喻让我服气:英雄所见略同啊,玉兰花不但有皇后风范,而且还有君王气度。玉兰花的高洁之美,怎样形容也不为过。

美是人类共同的资源。中国政法大学以玉兰花为校花,上海、连云港等城市以玉兰花为市花。从南到北,玉兰花堪称国中花魁。 阆中古城有多少天井就有多少小院,有多少小院就有多少白玉兰。白玉兰在许多单位的绿化带,也是大受欢迎的。尤其是繁密小朵的白兰花。不知道是因为更实惠,还是因为更亲民。白兰花是古城春天的花仙子,古城女儿的香草坠。

我的校园里,白玉兰品类多达三种,成片种植多达四处,要是有人提出以白玉兰为校花,恐怕也没人会反对吧。

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美的描述,永远无法穷尽。我可能错过了很多,但是关于白玉兰姐妹,有了这些文字公开表露过的感觉,就已足够。
(正文约3120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