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记忆里的三本书  

2020-12-14叙事散文叶梓
从识字开始,到现在,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这其间看了不少的书,现在又变成一个写书的人,这种生活自然要和书打交道。家里的书到处都是,书柜塞得满满的,没处放的装在纸箱子里搁到阳台上,就连妻子的梳妆台里都装上了书。但有三本书,却一直装在心里,想忘也
  从识字开始,到现在,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这其间看了不少的书,现在又变成一个写书的人,这种生活自然要和书打交道。家里的书到处都是,书柜塞得满满的,没处放的装在纸箱子里搁到阳台上,就连妻子的梳妆台里都装上了书。但有三本书,却一直装在心里,想忘也忘不掉。
                 
  这三本忘不掉的书,类似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
                 
  小时候除了课本,就没有其它书。一次,我偶然地得到了一本小人书——即现在叫连环画的那种。是本《西游记》的小人书。画配文字,上面的字没有注音,有好多我还不认识,但我还是从一页一页的图画里约略知道了一点情节。不过,那是偷偷摸摸地看的——说到偷偷摸摸,则是那时候的家长不像现在,主动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主要是穷和偏僻吧。而我们看这种书,机会既少,又不敢明目张胆,所以就有些偷着乐的高兴。记得借来的当天晚上,我借着一盏煤油灯看了一边,第二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又看了一遍。然后才还给人家。当我把书递到同学手中的时候,我真有些舍不得。我的舍不得,不光是它好看,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它是我书包以外碰到的第一本书。以后,每次想起这本书和这些情节的时候,我就觉着,自己重新回到了一个刚刚懂得第一次是多么珍贵的小小少年了。
                 
  第二本书是《杨家将》,好像是四年级的事。简体本的,多数字我已认得,看完后也能把里面打打杀杀的情节给同桌讲,算是进步了。到现在回老家,碰到演大戏(秦腔)的时候,我最爱看的也就是《辕门斩子》。因为我早就在《杨家将》里看到过。有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像一根针,把久远的岁月缝在现在进行时的衣襟上,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回忆的好处与美丽。
                 
  第三本书,叫《闲书》。记着是郁达夫著的。那时候根本不知道郁达夫是个作家,对他名字的陌生,就像现在面对一个普通作者的名字一样。这本书是怎么传到我家里,也不知道。我只记得有一个特别的情节,是在下午,我正在院子里看这本书,父亲喊我一块下地,给猪拔草。他问到:“二仔,干啥啦?”
                 
  我说:“看书。”
                 
  “看什么书?”
                 
  “《闲书》。”
                 
  ——这就是那个遥远下午里的一段对话。
                 
  话刚说完,父亲赶过来,二话没说,把书夺走,扔了。现在想起来,我总要推测一番,如果我不说出书的名字,他会不会扔?不过父亲的行为我能理解。他一辈子识字不多,只希望我看些学校里考试的书,好让将来考上大学。再说记忆里父亲扔过我不少的东西:如箫,如口琴,如象棋。但唯独被他扔的那本《闲书》我还能常常想起。因为父亲和我都没有料到,我大学毕业后最偏爱的事、甚至说我的职业也就是和闲书打交道。这也许就是命运的本来面目吧。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三本书,三本贯穿了我整个童年与少年的书。是它们让我知道了课本之外,还有书。在那父亲把一支铅笔锯成两截子让我用的遥远岁月里,随手一碰皆苦涩,而在我的成长史中却有三本书,这是件多么奢侈的事。仔细想想,可能要比现在的山区孩子吃肯德基还要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