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D85的“杰作”》

2020-12-14叙事散文毕四军
《D85的“杰作”》这小小的山村是如此的小,从村这头,能看得清村那头——蹲在石头上玩石头的孩童。环顾四周,我不禁诧异,这三面环山的山套里居然住着人?而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就像一个个衣杉褴褛的乞丐,他们手挽着手,肩勾着肩,后面的探着头,远处的
  《D85的“杰作”》
  这小小的山村是如此的小,从村这头,能看得清村那头——蹲在石头上玩石头的孩童。环顾四周,我不禁诧异,这三面环山的山套里居然住着人?而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就像一个个衣杉褴褛的乞丐,他们手挽着手,肩勾着肩,后面的探着头,远处的踮着脚,却又将一双双焦渴的目光集体逼向了——我来时的——那条瘦瘦的道。那既不是“益不足”的天之道,也不是“奉有余”的人之道;而是走进小村、走出小村的唯一的道路。   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吗?有路必有丰田车吗?不,全是谎言。人们很喜欢把一时总结出的经验(或偏见)加以放大,甚至神化;以至于总有一些并未有过类似经验的后来人不假思索地相信了。我是说,你的丰田车开到这小山村就没有路了……哦,我想也不会有丰田车往这里开吧。但我承认在这个万物萧条的残秋,或者说在某个秋季的某一天,这个小小的山村开来一辆桑塔纳和一辆面包车。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率先钻了出来,又有几个人从无路可驶的车里钻了出来。他们沿着一条偶有牛粪的小道,不声不响地走向满是石头的村外……。在这片山区,人们把村里村外都叫做石莱。呵,“石莱”,你这令人望文生义的地方。   经过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他们摇摇头;又走过一小片更加贫瘠的土地,他们叹叹气;及至越过一道大的山岭,眼前豁然开朗时,他们却惊呆了,至少我被惊呆了。那些像乞丐一样的山坡上,俨然是一层层的新开垦的梯田。远看时,一堆堆乱石携带着被人征服过的信息无奈地趴在田间地头;走近细看,那一块块收获后的农田——不,严格来说是一片片由粉化的石末和沙砾构成的“土”——竟是“铺”在石头上!天那,这就是“D85”和挖掘机的杰作!   “D85是什么?”“是D85型推土机。”那位腿有残疾的男人、本次笔会的组织者郭伟先生告诉我。   “这些地就是村民们用“D85”和挖掘机挖出来的吗?”我用力跺了跺脚下那坚硬的岩石,以最强烈的语气问道:“就是在这样的石头上挖出来的?”   “嗯,”郭先生点点头,并若有所思的说:“他们的人均耕地太少了。”   “多少?”我问:“他们的人均耕地有多少?”   “0.7亩。”他说。   …………   我不再发问,我咬紧了嘴唇;我不再看,我闭目向天。任那一阵阵更加悲凉的秋风抽向呆若木鸡的我,呵,这是一阵阵见证过千年历史的风、一阵阵激荡着生命符号的风,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它能撕开我那热得几欲炸开的胸膛……。我不要赞美那些敢于向荒山伸手要粮的村民,但他们近乎疯狂的创造力却给了我有生以来最强烈的震撼;我不再纳闷郭先生为何把大家带到这里,但一棵庄稼也未曾种过却每天吃掉许多粮食的人——我——已彻底懂得了这位兄长的良苦用心。   有朋友说,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犹如教徒对宗教的狂热。嗯,但我绝不认为这千年的黄土文化对农民是不可替代的福音。写几篇文章固然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一下部分农民的生存现状,可那些被挖出的土地真的能充当给他们赐福的上帝吗?我看未必!   昏昏噩走下大山,待要离开这小小的山村时,我问一位村民每户能多分得几亩地?那位年龄与我相仿的汉子幸福地憨笑却不作答,只说:“今年天涝,新挖的地比好地的收成都要好,”说着,还用手向我比划:“芋头,这么大。”   看,这是一双像生了锈的铁板似的大手,上面青筋暴突,像极了钓鱼用的蚯蚓。他把拇指和拇指相接,中指和中指相接,构成一个地瓜模样的“洞”。然后,他冲我笑笑。我也想冲他笑笑,但我笑不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