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檬

2020-12-14叙事散文阿贝尔
《康熙字典》说,檬,木名,似槐,花黄。川西叫檬子树。——题记一棵活了五百年的檬死了。是非正常死亡。是被人砍死的。五百年前,檬就扎根这里了,有个人却说檬挡了他的路。我要问,先有他的路还是先有这棵檬。那个人是个县长,他修的一段干道要经过檬。那个
    《康熙字典》说,檬,木名,似槐,花黄。川西叫檬子树。                      ——题记   
  一棵活了五百年的檬死了。是非正常死亡。是被人砍死的。
  五百年前,檬就扎根这里了,有个人却说檬挡了他的路。我要问,先有他的路还是先有这棵檬。
  那个人是个县长,他修的一段干道要经过檬。那个人非常崇尚干道,说北京有成都有绵阳有我们也该有,说贫困县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干道,说干道是一个县的脸面。我想,檬是挡了他的路,挡了他升官的路。
  于是,县长以政府的名义宣判了檬的死刑。
  砍檬的是几个农民,他们没用锯子,他们的确是在用斧头砍。不是他们想砍,他们只是想挣政府的钱。他们几代人都是靠砍树挣钱的。他们给人的感觉不是在砍一棵活了五百年的树,倒像是在砍一根水泥电杆。
  檬所在的县森林资源丰富,近五十年来县里的收入主要就是靠砍树。这几个农民自然人砍树砍惯了。他们的麻木颇像杀人杀惯了,到后来眼也不眨了。   
  檬是野树。五百年前的一次大洪水之后便扎根这里了。做一棵树,不被人骚扰,是一棵树的最高境界,也是一棵树最大的福分。道光年间的一部府志记载了这棵叫檬的树。我想,野树被载入史册不过是某个官僚文人落寞的情怀所致,
  城是古城。六百年前尚是涪江上游一个大拐弯处的一片荒滩。半圆形,氐人的聚居地,为龙州辖地,实属边关。叫盘龙坝。龙就是盘绕荒滩而过的涪江。1391年,也就是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位姓薛的“州长”带兵长驱直入氐人的领地,迁州盘龙坝。最初那些年,薛州长忙于侵略和垦荒,无暇城池,州城不过是用木栅围起的一片营地。可以想见栅栏外绿草萋萋的景象,萋萋的绿草把每一匹战马都喂得膘肥体壮。战事渐渐平息,薛州长筑了城墙,修了城门,才有了名副其实的城池,有了后来的龙安城。西城门上还修了镇羌楼。
  城东不在城池之内。涪江自城南而下,至东,一分为二。城东只是一个水中沙洲,月牙形。天长日久,河床下切,沙洲高出,长了草,长了一种叫“羊巴莱”的灌木。“羊巴莱”很可能就是氐羌语。总之,城东是一片野地。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一次大洪水把檬带到了这里。随大洪水来到这片野地的究竟是一颗种子还是一棵幼树,我们不得而知,且永远是个迷。倘若是后一种,檬便有两个故乡。但没有人在的它的第一故乡在哪里。
  檬就是在这个背景里生存的。可以想见,五百年里,檬经受了无数次洪水的袭击和地震的撼动,从萌芽到幼年再到壮年。假如人与树心有灵犀,我们便可以从檬保存在它身体里的那些创伤微妙地洞见它在历次风浪中抗争的壮景。
  尽管檬历经磨难,伤痕累累,但它又是幸运的。洪水绝不可能只带到沙洲一颗种子一株幼树,但这棵檬就生存了下来。这既是它顽强生长的结果,也是天意。   
  五百年的檬又能怎样?有人把它砍了,横在地上。我知道,不说五百年的檬,就是几千年的文明也避免不了终结。我只是不甘心檬的这种死法。活了五百年的一棵树就这样给一段水泥干道让路,就这样给政府的一纸文件让路,就这样给一个县长的某一天的某一个偶然的念头让路,我不甘心。干道也许能长久,然而一纸文件能长久吗?某个县长某一天的某个偶然的念头能长久么?许多红头子文件最终不是都落入了否定之否定的怪圈了么?许多“长”的意志不也都是在时时更新么?当这个县的树砍得差不多的时候,又一任县长修纸厂开金矿,又一任县长搞烤烟,又一任县长集资建电站,又一任县长搞商品基地,又一任县长开发旅游……如今,纸厂金矿早已报废。当年,烤烟就无人问津。电站不能建了,集资款已经花光。商品基地也渐荒芜。旅游开发了,却不见游客进山……
  又一任县长来了,宣布了这棵五百年的檬的死亡。
  活五百年容易吗?人至高无上,哪一个又能活上五百年?
  一次次大洪水,一次次大地震,檬竟能死里逃生,今天,却逃不过一个县长的一个闪念,悲哉。天都不收的檬,却让人收了。悲哉。   
  檬类似槐。干有些弯曲,不是特别地高,不如松柏挺拔。“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规”。皮皴裂,满是刀砍斧劈石头撞击的伤疤。枝上分枝,曲曲折折,结结巴巴,大的太大,小的太小,不俊俏,不像白杨的枝那么旁逸斜出。“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叶小,略圆,不丰腴,不惹眼,但却不黄,墨绿。从干到枝到叶,已看不出檬壮年时的疯狂与昌盛,看见的只是内部顽强绵长的生命耐力。
  分流城东的那支涪江早在四十年前就干涸了。沙洲早已开垦成地,与城连为一体,且筑了河堤,有了“小春坝”这样一个俗不可奈的名字。虽然有农夫、黄牛、玉米和燕麦为檬做伴,但檬还是一棵野树,除了顽皮胆大的孩子爬上去捅鸟窝,依旧无人亲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阵风把一个小木牌吹到了檬身上,檬成了政府的保护树木。
  但如今,给予过檬受保护权利的政府不仅取消了这份权利,还置它于死地了。
  檬死了,去了枝叶,横在地上。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我坐在檬变成的木头上,无话可说。我抚摩着木头,感觉抚摩的依旧是檬。我拿脸去接触檬粗糙开裂的表皮,感觉是在吻别至爱的情人,吻别永远的时间。我不怕受伤,即使受伤,也是为五百年的的檬。即使受伤,也不仅仅是为檬受伤,也是在为凝结在檬身上的历史和时间受伤。再说,檬砰然倒地的巨响已经伤碎了我的心。   
  说到时间,我很情愿将它和五百年的檬联想在一起,很情愿将它和年代久远的树、乃至一切生命联想在一起。一棵树,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听说泰山上尚有几棵两千年的树,许多不朽的人物都曾在历史中见过。据说有一棵什么槐连孔子都见过。多了不起的树呀,经历了一两千年,接受过那么多时间的滋养和磨练,见过那么多的世面。我在想,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树还单单是一棵树吗?走过一两千年风雨的树已经构成了时间。说时间造就了树,不如说是树留驻了时间。
  你看檬身上嘴一样张开的皮肤,看它暴露如拉奥孔雕像一样的根块,便明白了它所以能留驻时间的奥妙。你再看檬身上巨大的空洞,不是虫所为。虫可以吃树叶,蛀树皮,却无法掏空一棵古树成百上千年的心。能掏空一颗古老的心的惟有时间。我时常有意无意地打量檬身上那些空洞,幽深,曲折,几乎贯穿了檬整个的心。我得到了两点启示:一棵树要活上成百上千年就得无心;时间掏空树心是为了装下更多的时间。我由此想到道家那个玄妙的“无”,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吉檀迦利》开篇的诗句:“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子,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拿新的生命来斟满。”我情愿相信那些“无”里没有虫子没有蛛网没有空气,甚至没有时间,有的只是使树不朽的魅力。   
  五百年的檬被砍了。其实,被砍的是五百年的时间。举斧的农民不晓得这一点。从檬身上砍下的木屑四处皆是,那是时间的碎片。碎片很快被一位老妪捡走。为了煮一顿饭,老妪将烧掉它们。我不知道真正的时间是碎片燃烧过的灰烬还是那让水沸腾、让生米筑成熟饭的热能。
  我不知道檬是否依旧在开花、结果。问一位植物专家,答开过花结过果,现在不开不结了。多么意味深长。由此我想到了那些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比如不朽,比如永恒。我忽然有所悟。不朽不就是留驻了时间么?那些不朽的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恺撒、苏东坡、贝多芬、尼采、梵高等等,他们都开过花结过果,并且所结之果都留驻了时间,留驻了他们黄金般的名字。
  一个人是一棵树,一个大师是一棵大树。
  没有人保留檬的果实,也不曾有人见过从檬的果实里生出的小檬。也许,檬及所有古树有它们自己的不同于人的不朽方式。
  檬实现不朽的方式是什么呢?我想,那便只能是活下去。可今天,檬在活了五百年之后死了,且必将朽去,不曾留下任何可能使它不朽的东西。与那些千百年来仍未被时间淹没且可能永远不会被淹没的大师相比,檬是悲哀了些。或许这正是人的优势和高等。人可以凭借创造而不朽,树木以及其它生命只有依靠活着而不朽。我关注檬,怀念檬,冥想檬,此时此刻写下檬。我的文字虽也无法让它不朽,但至少可以给它一个归宿。至少在我的文字里,在我的心里,檬是一棵不朽的树。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檬都属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樗”一类。照理,这样“不中绳墨”、“不中规矩”、不为人恨也不为人爱的树,立之途,不夭斤斧。然而,檬却没有赶上庄子那么好的时代,没有“樗”那么好的命运,夭于了远比斤斧锋利强硬的权力。
  我非常想像庄子那样把檬安排在“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好“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但这只能是美丽的妄想了。倘若说庄子的时代还能物无用而无害,那么我的时代便是连无用之物也有害了。手不逗虫,虫不咬手。那是过去。现在是手即使紧缩管袖,也免不了被虫叮。
  檬的遭遇给我们又一启示:追求无用,也未必能偷安。   
  1981年8月19日,涪江发大水,城东小春坝被淹没,几个被洪水围困的人爬上檬而得救。
  假如哪年再发大水,小春坝再被淹,再有人被围困……假如被困的人中就有那个县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