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心疼额济纳

2020-12-14叙事散文杨献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3 编辑

心疼额济纳到达合黎山下的“零公里”时,太阳还没有爬上沙漠。初秋的风刀刃一样干净,割人面颊。尘土伏地而来,在坑洼的土石公路上四处奔散。一个多小时之后,班车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3 编辑 <br /><br />心疼额济纳
   到达合黎山下的“零公里”时,太阳还没有爬上沙漠。初秋的风刀刃一样干净,割人面颊。尘土伏地而来,在坑洼的土石公路上四处奔散。一个多小时之后,班车来了,我们急忙提了行包,从一边的戈壁上冲过来,旗帜一样,挥动双手。
   窗外的戈壁大得出奇,黑色的,一望无际,黄色的骆驼草夹杂其中,细碎的石子形态紧凑,匍匐着,堆积着,一直伸向我们看不到的遥远。班车在戈壁上晃晃悠悠,拖着粗大的烟尘,白色的黄色的,掺和在一起,像是尾追而来的凶猛军团。
   车辆晃晃悠悠,像是一个在母腹上贪婪吃奶的婴儿,既锲而不舍,又手忙脚乱。如此两个多小时之后,到边防检查站,停车,下来,每个人的头发上结满了白色的灰尘,即使年轻人,看起来老迈了许多。衣领、袖口、胸前的灰尘厚厚一层,摇摇欲掉。在路边,我们看到了叶子满挂的,色彩斑斓的庞大胡杨林,在偌大的戈壁之上,它们像是一群守灵者——至于它们在守着什么,不得而知。车子前方,是一面很窄的柏油公路,两边是围墙,高高的,蜿蜒着,红色的砖块已经褪尽了颜色。围墙之上,是一些树木的头颅,依然是干枯的,黑色的表皮,弯曲的形体,显得很没意义。
   再一个小时,到达来库布镇,夕阳已经落进西边戈壁,只是有点光芒,在不高的楼宇顶上,照着“额济纳旗车站”几个东倒西歪的铜字。关于额济纳旗现在的主要居民,史书上说:三百零五年前(公元1698年),流徙在伏尔加河流域170多年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在鄂尔勒克的后代、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的带领下,与俄国和哈萨克联军浴血苦战,历时数月,行程万里,同前来相迎的清军在伊犁河察林河畔会合。在这一震惊世界的东归事件,土尔扈特人付出了惨重代价,17万英雄儿女而踏上故土的不足半数……遥远得悲壮之旅,以鲜血和骨头,从300多年前,探出英雄的手掌。
   第二天上午,阳光热烈,当地政府在弱水河畔,最为庞大的一片胡杨林里举办第二届胡杨开幕式。我们几个人,骑着车子,过了一道桥,进入郁郁葱葱的胡杨林,胡杨——这一柳科树种,在中国,仅此地和新疆伊犁河流域尚存数千棵……这些过往的事情和事实,与个人的现实关联不大,但它们使得原先平淡的额济纳变得幽深和生动起来。那时候,正是深秋,它们的叶子正在变黄,金色的光芒在太阳下面,哗哗摇动身子,在空廓的戈壁之上,响动着区别于人间的独立声音。
   随后,好多的人骑着车子,或者乘坐轿车、卡车甚至四轮车,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入到胡杨林的幽深地带,两边的胡杨分行站立,粗大的躯干满目疮痍,深深浅浅的裂痕刀刻一般。而它们的枝叶却如此茂盛,更多的枝干四处伸张,每一枝上面都蓬涌着大批的叶片,一棵一棵,一枚一枚,聚集和铺排起来,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也遮蔽了额济纳的浩大天空。
   一些骆驼在林子深处,不声不响。而在它们的领地,那么多人,在主席台上(依稀有德德玛、席慕蓉的面孔),排了6排,我不认识居多;更多的人在台下的沙滩上站立或者走动,肤色不一,衣饰各样。右面的沙丘上面,好几峰骆驼伫立,扁扁的嘴巴不停嚼动。主人拿着鞭子,一会儿命令它们卧倒,一会儿站起来,一个一个的人轮番爬到它们背上,相机不断发出响声。左面是泥水滚涌的额斯河(弱水河在额济纳旗的名字),好多的孩子们踩着枯而不朽的胡杨残枝,对着浑浊的水面发出细致或者张狂的呼喊。
    开幕式后,人群散了。我们又去王爷庙。它一边的空地上竖着一面石碑,足有10米之高,两面有蒙汉文字。碑下的空地上,有一些帐篷,划拳的声音很多,一些穿着很少的女孩子端着盘子,或者扭着腰肢走来走去。而咫尺之近的王爷庙异常安静,走进去,顿觉一股阴凉。一些人站在雕梁画栋的屋檐下面挠首弄姿,穿了蒙古贵族的衣装照相,一些人在各个房间看着王爷的遗物,图片和家具。匆匆转了一圈,走到门口的时候,几只绵羊从侧面的甬道里跑了过来,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妇人举着一根干了的胡杨树枝,大声呵斥着羊只。她的声音越大,羊们跑得越快,腾起的灰尘遮住了不算高大但很威严的王爷府门楣。
   傍晚,胡杨叶子愈发美了,说不出来的那种——金黄与翠绿相间,半黄半红叠加——最美的颜色,似乎是上帝的特意给予额济纳的美色。路上好多人好多车,路边和胡杨深处也有好多人,拍MTV和照相,脚印杂乱。我又想了了前年冬天时候,这里安静得只有风。整个额济纳,都在风中,每一棵胡杨,孤独得叫人心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