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一个人和他躺在时间上面的村庄

2020-12-13叙事散文浇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58 编辑

       一个人和他躺在时间上面的村庄·浇 洁所有的人都是他所经历的事情留给世人的说明。——题记时间是跟随河流日夜奔驰的旅客,疲累了,在河边挑个山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58 编辑 <br /><br />       一个人和他躺在时间上面的村庄
                      ·浇 洁
  所有的人都是他所经历的事情留给世人的说明。
                      ——题记
  时间是跟随河流日夜奔驰的旅客,疲累了,在河边挑个山川形胜、人杰地灵的地方安歇,日出日落的昼夕间,躺下休憩,蜷留余温的地方形成一个村庄。一个个村庄串联记事就成为人类的历史。

  时间在江西省中部乐安县牛田镇境内,一条名叫乌江的河边停了下来,躺在一个四面环山、绿水环绕、环境优美,方圆近四平方公里的芦苇洲,形成—个温馨温暖的村庄——流坑。乌江水从村南流入,绕村东流向村北,像母亲怀抱自己的孩儿,温存片刻再与恩江汇合流入赣江。
  这样的一个村庄定是会钟灵毓秀的。明朝弘治十六(1503)年,董氏一姓世居的流坑村,开明乐观、喜奕嗜酒、爱交友乐善事的董策生下一子,取名董燧。流淌千年、依旧生龙活虎的乌江怎么也不会想到,老谋深算的时间带着它的村庄会在这个名叫董燧的人手上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为从没有过的梦找到出口。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大村庄,在年逾花甲的董燧面前桃红柳绿、花枝招展。
  人一出生就带着家族的印记,在隐藏的心脏水域安缆了一艘回归的小船,当在外漂泊迷途找不到方向,船便遥遥以轻扬,在家的码头停泊靠岸。
  家,在每个人心中都是理想的桃花源,那里有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有和自己血脉相通的风土人情,有适合自己肠胃的佳肴美食。除此之外,董燧的家还有他荣耀显达的祖先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2年)的流坑村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远祖,开基祖董合的长孙董文广审时度势,弃官兴教,培养子弟走科举勃兴之路。董氏从此仕宦鼎盛,人才辈出。两宋三百年,董氏一族有26名进士,全村30名进士,举人71人,官职上至宰相、司徒,下至知府、知县竟达100余人,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的美称。村中纪念性楼房比比皆是,“状元楼” “五桂坊”“文武魁元坊”“翰林楼”等巍然耸立,门牌楼上朱熹、杨士奇、金幼孜等名人题书的砖刻匾额风骨犹存。族谱、书籍里王安石、揭亻奚斯、真德秀等名士与流坑交往甚深。是文天祥笔下的“文明之会”,吴澄赞誉的“江右钜族”。故乡,在董燧失意沉沦的人生小道上是这样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明嘉靖四十二(1563)年,宦官当权,朝廷日趋黑暗,身为南京刑部正郎、已是哲学家的董燧,在权贵面前发出了“不有死盗,则有死职”的铿锵之言后,怀着一腔抱负和枝江、建宁人民的爱戴,乘一叶扁舟,从长江过恩江抵乌江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流坑,时年61岁。
  我不知道董燧回到家乡是怎样一幅欢欣鼓舞“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早已仙逝的父母不会“出郭相扶将”,冤死狱中的弟弟更不会“磨刀霍霍向猪羊”,但家门里亲人的音容笑貌犹在。他仿佛回到年轻时,在外游学、科举落第,几度数年不归,也不给家中寄上只言片语,村人皆传已死,他急急撞撞回家,日夜为他惊惶不安的母亲喜极而泣,父亲却总是平静地谆谆劝慰:“中进士由天,讲学由人,你要尽人事,以待命于天,不要忘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董燧摸了摸书屋门额上刻的“升腾”二字,想起祖父苦读的故事和高洁短暂的一生。书屋里坐着一个诚实恭顺、相貌英伟的5岁孩子,聚精会神地“独扫一室,据席作字,如在师侧”,望着童年的自己,董燧不由地笑着叹了一口气。
  但文化底蕴深厚的流坑不会给知识渊博、精神矍铄的董燧许多叹气的机会。早在南宋时期,村里有个著名的心斋先生名叫董德修,是陆九渊的入室弟子,曾随师前往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一场学术辩论,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董德修返家后,潜心理学,教授乡里。到明代中期,流坑心学气氛非常浓厚,涌现了一大批心学文士,许多外界名流以其学与流坑交谊频繁。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熏陶下,25岁的董燧和弟弟便跟从王阳明弟子著名学者聂豹讲学,随后,又师从欧阳德、王艮,与罗洪先、陈九川、罗汝芳、吕楠、谌若水等江右王门以文会友,探研心学。他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成“复初说”,即所谓“诚其心”。在枝江当县令,董燧写过一首《过三洲》的诗:
    “三洲昔是鸱枭窟,一变今为鸾凤窝。
    物性未应分善恶,人心原自具中和。
    林间雨过花常润,江上春回鸟自歌。
    稍喜丹阳更化地,不妨骑马贲烟萝。”
  诗中可看出他理政治事的卓越才能、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和注重本心道德修养的学术观点。这样一个满怀匡时济世之心、身心强健的董燧定是要有番作为的。流坑便是他蛟龙归海、生命才华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光彩夺目的宣泄口。董燧开始用一个哲学家的眼光站在自己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村庄:
  乌江上,行医的、讲学的、经商的、务农的、漕运的船只络绎不绝。村庄里,书声朗朗,好学成风;族人尊亲孝行,睦邻友爱,崇文重教,乐善好施;以读书入科宦、以科宦括田产、光宗耀祖的行为方式已嵌入骨髓;村民敬祖祭神相沿成习;村里有自己赐福全村的何杨神,有自己的傩舞——玩喜,还有自己的灯彩习俗——对对联“演才能”;古巷里被牛车、脚印打磨得油光发亮的鹅卵石诉说着骄人的历史,斑驳的马头墙、琳琅的匾联彰显着发达的文明;历经“丙申之难”和明嘉靖四十年闽广农民起义军兵乱的断壁残垣,呼唤着昔日的整饬明耀。
  所有这些,凝聚成一股潜在的力量,像深埋地下的种子,不经意间在董燧面前抽枝拔节、开花明示:缮建流坑,使千门万户聚只一家!真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去世35年的王阳明跨越时空和董燧会心一笑。
  可要治理规划一个有几千人之众的大村庄并不是一件易事!做他人未做之事未能之举,必须具备超常的生命力、健全的人格。而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哲学——文化人格学,注重“仁义礼智德”。董燧一方面走向自己的学说自己的内心;一方面走向自己的朋友:董极、董凤、董绪、董裕……他们要么学富五车、富甲一方,要么身居高位、韵藉风雅,他们是一批与流坑血脉相连、祸福与共的文化精英,是村庄的灵魂!
  董燧在心里掂了掂自己和村庄的能量,也就是沉淀了600多年流坑文化的能量。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具有最终意义、能够留下光彩印记的不是军事、地域、政治,而是文化,最柔韧又最坚硬、最涣漫又最集中的文化!文化不单单指向琴棋书画,它更是一个人的心胸、气度、能力、才华、勇气、信心、信仰和爱,是一切美好得如珠如玉的品格。流坑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董燧和他的族人们文化人格的冶炼所。
  一切从文化着手:学术文化、宗族文化。他迫不及待、想方设法、如饥似渴地兴书院开书舍,邀名士吸名流,讲学游学探学,达到无一年不远出会友、无一日不讲学的地步,使流坑迅速成为江右学术聚焦地。他建宗祠、修家谱、订族规、增族产,请许多名人为董氏祠堂作记,扩大流坑知名度和家族威望。他编写的族谱无论书写、雕板、纸张、印刷都属上乘,是国内罕见的写刻本。村里和他一起著书立说的董氏族人共有16人,著书38种,内容不仅有释经阐儒、诗词歌赋,还涉及医学、堪舆等,甚至还有爱好《西厢记》为之笺注的。其中他自己著述的《蓉山集》(董燧号蓉山)16卷还被列入《四库全书总目》,水平之高,令人仰止。在他去世前一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全村共有书院26所,祠堂26座,文化纪念性建筑30座,学田、祭田1000亩以上,另外,村中还设有文馆,村南村北各建有楼阁殿所专为文士文会之用。文化之盛,达到华夏古代文明的极致!
  有强大文化支撑的村庄,改建起来自然齐心协力、所向披靡。董燧只在书边轻轻一划,如当年在施州单人匹马深入夷寨说服罢兵,改建流坑就有了三大壮举:其一,在村中挖掘起沟渠作用的长湖,取名龙湖。将全村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自北向南引入湖中,再将湖水与乌江贯通,使全村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抱的佳境。以龙湖为界,将村庄一分为二,东部为居住区,西部为商业区,建方圆数十里内的集市贸易之地——朝朝街。
  其二,将村东密如蛛网的街巷加以规划整治,开辟八条宽巷,成横七竖一布局。每巷首尾均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八个房系分巷居住,并与各自的宗祠结合在一起。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庄左前方,其它宫观庙宇环绕村庄四周,外围由寨墙联成一体。这样,以乌江和龙湖为护城河,组成一座严整的微缩城池。七条东西街巷分别对应江边七个码头,既便于村民用水,又便于江风吹入。街巷布局代表了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三,在董燧的经营下,建造了十八栋联为一体的住宅。家族一房子孙之间出入是门,环环相通,伯叔子侄,昆仲邻里,和睦融洽,体现了“萃于一堂,联于一心”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也设计精良。门楣、山墙、影壁上多饰以砖雕、泥塑、石刻、木雕之类的装饰品。厅堂照壁镶嵌精工烧制绘有麒麟、凤凰、花卉、瓜果等式样的方砖,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当来自天井的阳光照射到墙壁上,立即反射出明丽的光芒,这不仅使大厅亮堂明净,而且随着阳光的移动,厅堂的亮度和色彩也不断变化,形成奇异的景观。
  在村庄的主体布局下,依照地形物貌,建宗祠,造书院,修街道,筑戏庙,立楼阁,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木,使村庄几乎是一座城镇,一处都会。
  这具有大将风度的手笔,不像是一个儒雅文人所为,又确是一个儒雅文人,一个有节操有傲骨的文人所为!从明嘉靖到明万历,董燧在家乡不过二十三年的时间,就把流坑打理得欣欣向荣,远近闻名。至于董燧是怎样一一办妥的?村庄是个奇迹,历史是个谜,人们钻到奇迹谜团里才活得有滋味。1636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江右时,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流坑,看到村中青砖灰瓦,昂翎翘宇,水光山色,掩映其中,楼坊馆宅,鳞次栉比,长街绳巷,交错纵横,匾额楹联,端庄劲秀,文化纪念性建筑典雅宏大。徐霞客深为赞叹,他在《游记》中欣然写道:“渡长木桥至溪南,是为流坑,其处圜缋(街市)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董燧的一生是幸福的,父慧母慈兄弟友爱家庭美满,想做的事一一成功。我不知道他一生还留有什么遗憾。他的人生几乎是完美的。生前就获得极高的声誉,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为他的住宅题写“高明广大”坊额,用“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州”的门联来颂扬他;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他“理学名家”匾。他活到84高龄。临死的这天晚上,他还能命童子秉烛读书,读到一更左右,沐浴后就寝,忽然对家人说:“我要走了。”等家人到齐,环侍其旁,董燧睁眼看着大家,默默安详而逝。他死后,“奔讣哀悼者无间于疏戚远近”。村民为了纪念他,建祠堂树贤坊。他被举祀入了县、府乡贤祠,省、府、县志都有传记流传。他所规划的流坑村,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大体如故,村民至今仍受其惠。全国各地包括海外游客,每天川流不息去看他,观赏他所做的事,欣赏他所创建的文化。公元2001年,流坑村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7年8月,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了流坑村,对流坑给予了高度评价:“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
  一向冷酷的时间在董燧面前停了下来,表现了从没有过的耐心和温度。董燧在他的村庄里,含笑九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