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短文两章

2020-12-11抒情散文李有旺
回味尴尬在过往的时日里,我遭遇尴尬的经历绝对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尴尬的经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独有一次所遭遇的尴尬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如在昨天。我有时甚至会刻意地回味一下那次尴尬,以此激励自己和警醒自己。正值国家刚开始实行家
            回味尴尬   在过往的时日里,我遭遇尴尬的经历绝对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尴尬的经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独有一次所遭遇的尴尬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如在昨天。我有时甚至会刻意地回味一下那次尴尬,以此激励自己和警醒自己。   正值国家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年,我时年十二岁,刚进初中。父母亲带着我们弟妹仨从原先二十几人的大家庭中游离出来重组家庭之际,由于父亲他们共有六个弟兄,且全都在农村靠盘田种地为生,故分家出来时,分到的田地少,所有田地所出仅能满足我们五口之家的半年口粮。加之当时经济来源少,家里又没有什么经济产业,家境自然十分窘迫。尽管父母勤俭节约,持家有方,可我们的早晚饭不是“面果饭”、“玉麦砂”就是“面糊”和“南瓜稀饭”。可以说,那段日子是我们全家最困难的时期,困难到有时候连以上四种“饭”都吃不到。有时全家的“饭”就是一锅煮洋芋,或是一锅煮白薯。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过得和和气气。穷家的孩子早懂事。我记得当时四、五岁的妹妹身上就有了“孔融让梨”的精神,会把较大的洋芋或白薯让给父母。而父母自然对我们姊妹仨关爱有加,即便自己忍饥挨饿,但吃稀吃干也要让我们做子女的填饱肚子。   而我要披露的尴尬事就是发生在这段期间。当时我就读的中学,距我家约有两公里远。我是属于那种“走读生”的,晚上下自习后回家睡觉,一早按时上学,早晚饭当然也是回家吃。一天早上,我放学回到家,母亲和弟妹正坐在场院一角吃烤玉米棒子。见我回来,母亲说,饭煮好了,你要去念,先去吃。我问,你们吃了没有?母亲说,没有。我急忙奔进厨房,揭开锅盖,就见锅里只有三、四小碗左右的“南瓜稀饭”。我边舀了一碗,边吃边问母亲说,妈,怎么只煮这么点儿?母亲说,是煮得少了,不过,你吃得完就吃完得了。也许是真的太饿了,也许确实是煮得太少了,听到母亲这样说,我竟然把锅里的“饭”全部吃完了。吃完后,我才想到母亲说她们还没有吃过饭。就着急地对母亲说,妈,我把饭都吃完了。母亲说,吃完就好了。虽然母亲没有责怪我,但想到比我小的弟弟和妹妹滴“饭”未沾,想到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还没有吃“饭”,我不禁觉得有些愧疚和尴尬来。由于饭后还要到学校上课,那天早上的饭后,我就带着那种愧疚和尴尬的心情匆匆地去上学了。   这事一晃就近二十年了。如今,我和最小的妹妹也已经参加了工作。而家里日子应该说是越来越好过了,锅里常煮优质米,饭桌上常常少不了鱼、肉、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日已一去不返了。近二十年时间里,我常常回味这次尴尬,但回味归回味,我却没好意思问过母亲,母亲也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件事。但这件事却深深嵌在我脑海中。每当回味起这次尴尬,我常常扪心自问,不知父母和弟妹那天早上是怎样度过呢?   我确信,这种尴尬的经历是不可能再发生了。但我却视此次尴尬为财富,因为它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要珍惜粮食,要珍惜今天拥有的美好生活。因为珍惜,更加激励我要奋发有为,以此回报关爱我的亲人和我生活、工作着的社会。             庄稼的气味   倘若你问我庄稼有何气味,我还真会一时语塞,而无言以对。但我坚信,庄稼确实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让人感觉是那样实实在在,是那样若即若离,甚至还有些勾人魂魄。关于这一点,我是从父母亲身上品读到的。   我的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风雨无阻地和土地磕磕碰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如今已年近花甲了。长年累月地到田间地里劳作,父母亲和土地连得很近,和在土地上生长出的庄稼交情很重。他们年年都要到地里种包谷、种高粱,要到田里插稻谷、种小麦,庄稼是他们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老朋友了。当庄稼们在父母期盼的眼神中冒出土来,庄稼地里就氤氲着令父母着迷的气味,父母就要对庄稼进行除草,进行薅铲,进行施肥,进行浇水,进行洒药,生怕庄稼不茁长成长,惟恐庄稼因为付出不够而没有回报。庄稼地里飘悠的气味促使父母在庄稼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他们劳累时,就坐在庄稼旁边,深情地看着周围的庄稼,深深地呼吸着充满庄稼气味的空气。庄稼在父母的精心护理中成长、孕育、结实,转眼就到秋收时节了,父母亲就带着丰收的喜悦将粮食颗粒归仓。这时,父母亲就游离在庄稼地里,认真地收取庄稼的回报。这是庄稼功德圆满之际,庄稼的气味更加浓郁,这浓郁的气味让父母显得干劲十足,让他们不知疲倦地忙于收获。   庄稼是父母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他们没完没了的谈资。播种时,他们会谈哪块地要栽新品种,哪块地要播老品种;苗出土后,他们会谈哪块地里的苗出得整齐,哪块地里的苗出得稀疏;薅铲期,他们会谈哪块地里杂草太多了,或者哪块地里的庄稼得病虫害了;秋收时,他们的话题更多的是庄稼的收成。总之,有关庄稼的话题父母都津津乐道。他们谈论庄稼的时候,那神态,就像嗅到庄稼的气味,而越说越有劲。   年近六旬的父母,如今依然是家里的主劳力。还一样和土地打交道,还常常和庄稼打照面。我们几个子女轮番上阵,最终都无法说服父母不要再到田地里劳作了。父母依然我行我素,风里雨里照旧到田地里勤恳躬耕。他们说,做了大半辈子劳动,不劳动就觉得无所事事。到田地里侍弄侍弄庄稼,心里面就觉得充实了。观父母的行动,听父母的言语,我想,父母是被庄稼的气味盅惑了。这辈子,他们的心注定是摆脱不了田地和庄稼了。   前段日子,好说歹说把父母接到城里来,希望他们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忘记土地,忘记庄稼,从而在城里优哉游哉地安度晚年。为了达到目的,我和妻子变着花样给父母做好吃的菜饭,抽出时间和他们聊天、看电视,晚饭后还陪他们一起去散步,一块去看老年人打门球和地掷球。刚来的几天,父母倒是显得安心自在。我心中不禁窃喜,觉得大功告成了。没想几天过后,却发现父母有时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有时在场院里踱来踱去,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一天下班回家,我发现父母时不时唉声叹气,好象想到了什么牵肠挂肚的事情似的。我没有问父母有什么心事,心中却不由得开始自责自己或者妻子可能什么地方引起父母的不快了。吃饭的时候,就听母亲悠悠地发话了,这几天白天和你爹到城边走走,看到农田里的庄稼长老高了,不知道家里面的庄稼长什么样子了?至此,我才明白,父母是见乌及乌,开始挂念土地和庄稼来了。就连忙劝父母,既来之,则安之,家里面的庄稼有弟弟和弟妹照料呢,不要有什么牵挂。父亲却态度坚决地说,你的弟弟和弟妹照料庄稼很靠不住,我和你妈很牵挂家和家里的庄稼了,我们明天就回去。事已至此,再说任何话都无济于事。   次日一早,父母就乘车回家去了。我相信,是庄稼的气味将父母召唤回去了。高楼建筑和水泥路面占领的城里,确实很难挽留住常年在农村生活、经常和庄稼打交道的父母的,必定只有离不开庄稼的农村,只有呼吸着充满庄稼气味的空气的农村,才会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稳和塌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