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故乡的铁堂峡

2020-12-04叙事散文文者
距天水市区向南50公里靠近秦州区平南镇和天水镇(古天水关、今又称小天水)交界处,有一条长约几十华里的峡谷名曰:“铁堂峡”。铁堂峡不仅是西汉水(古称漾水)的上游,也是上邽通往祁山的战略要道,更是秦人的发祥地。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铁堂峡作为天水
  距天水市区向南50公里靠近秦州区平南镇和天水镇(古天水关、今又称小天水)交界处,有一条长约几十华里的峡谷名曰:“铁堂峡”。铁堂峡不仅是西汉水(古称漾水)的上游,也是上邽通往祁山的战略要道,更是秦人的发祥地。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铁堂峡作为天水关的一个重要关口,曾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魏、蜀更是你来我往,短兵相接,在短短数十年的拉锯战争中发生过许多有名的故事。

  铁堂峡当地人又称“猫眼峡”,只因在入峡口不远二里处有一片宽阔的川道,靠着川道向左,有一条罅隙顺着山谷蜿蜒而上,谷底下是数片大小不一的麦田,其中有两块麦田呈椭圆形,正好浅搁在沟底因山体滑落而常年沉积的一块沙丘上,从峡口处远远望去酷似一只大猫正俯首瞪眼跃跃欲扑的样子,“猫眼峡”也因此而得名。峡谷内沟壑纵横,峰回路转,至险至奇,设伏兵,可谋杀敌军,设关隘,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古代扼守天水的南大门。据说三国时期的蜀将姜维当年镇守天水关时,曾在此按营扎寨,故有铁堂峡是姜维故里之说。入峡数十里一马平川,峡口南有一条长约十多里的深沟,人称门里沟,设有“铁门栓”,此地易守难攻,曾是当年姜维镇守天水关的军事指挥机关。另据当地老人讲,民国初期,铁门栓附近曾利用两山傍势建有一处大水磨房,附近方圆几里的人都在这里磨面磨粮,后来随着西汉水的减弱和近代电动磨房的兴建,水磨房便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逐渐地成了人们心目中永远的一种记忆。

  我的家乡平南镇离铁堂峡不太远,从镇子里出发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小的时候我老爱往峡里跑,特别是放暑假期间,常常隔三差五的约几个小伙伴顶着炎炎烈日去峡里凫水钓鱼,偶尔也去捉蚂蚱,吃山蜜子,摘草莓、小豌豆、野玛瑙,打松籽颗……,在我们当地蚂蚱大都是长翎子,叫起来声音混沌不太响亮,惟独铁堂峡的蚂蚱圆翎子居多,叫起来嗓门又大又好听,因此每逢夏收结束,我们便三群两伙常常去捉。记得当时铁堂峡的水既深又宽,每次我们一入峡口,就只能靠着左边谷底的一条石径进入峡里,离峡口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当地人称“月亮山”,这座小山特别的漂亮,就像现今公园里装饰的假山一样,周围生长着一些小灌木,山体似五指呈圆锥型,在月亮山翼侧顶部有一块岩石奇特,上面长着几簇野地蓬,下面刻着一个直径八厘米见长的“石月亮”,山底下另有一块很光滑的岩石,像是人为开凿上面还刻有几个大字,如今我也记不清到底是什么字。在靠近月亮山不远的山坡上,柏树森严,险峻奇幽,顺着沟道有一处岩层左右分开,看上去好似两条大蛇从谷顶垂下张口允吸滚滚西汉水之态势,当地人传说这两条石蛇特别有灵性,每年不管峡里发多大的洪水,附近的村子都会安然无恙。小时候我们每次到峡里玩,都要先顺着两条石蛇的岩体爬上松树林纳凉,待心满意足后才想起还有凫水钓鱼等其他事要干,于是又顺着蛇体下到小路,再绕过月亮山和猫眼田往峡谷中段前进。

  在距月亮山不远的门里沟附近,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立在河中央,石头上面布满斑斑箭痕,据说姜维当年曾经用此石躲过魏兵飞蝗般的箭矢,故当地人又称此石为“躲箭石”,后来由于附近开山取石,这块带有浓厚历史见证的大石头便最先从峡谷消失地无影无踪。在铁堂峡中段,有一座高堡,人称“姜维堡”,约百米之高,在距其不远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直通堡顶,斜逸而起的姜维堡使西汉之水流经此处时不得不拐个大湾,站在堡顶,鸟瞰铁堂峡,峡内美景尽收眼底。姜维堡据说当年是蜀军的一个嘹望台和观察点,堡顶虽不太大,但能容纳二三百人,而在堡西脚处有片川道宽阔平坦却能容纳数千人。峡内有一铁堂庄,据史料《元一统志》载:“姜维铁堂庄在天水县峡内四山环抱中,有故冢,相传为姜之祖堡,入峡数十步,右岩有‘石门上品’等大字及‘延佑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当年我常去铁堂峡玩,没有亲眼见过姜之坟冢和岩上所刻大字,可能是由于岁月的侵蚀及附近村民的盲目采石,文字、石岩早已荡然无存,从此便只能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大遗憾了。

  在铁堂峡,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当年武将驰骋疆场的威武英姿和历史留给天水关人们的诸多宝贵文化遗产,还可以看到许多文人侠士行吟于峡谷间的身影。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赴同谷(今成县)时,曾沿着峡内的西汉水路经此地,并留有著名的《铁堂峡》诗:
  山风吹游子,飘渺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经摩穹苍蹯,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说。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失,盗贼蛛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另外,五代文学家王仁裕当年曾梦见自己剖开肠胃,用西汉水来挥洒清洗,从此便文思泉涌,灵感大发,并把自己的诗合集也取名为《西汇集》。如今,峡里的西汉水早已没有我童年玩水钓鱼时那般的宽阔,随着上游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和气候的逐年持续干旱,西汉水如今也只有窄窄的二三米宽,并且一眼便可以望穿河底。另外,铁堂峡除了历史赋予浓厚的文化底蕴外,铁堂峡还是古今一个重要的商贾之路。如南路天水关、罗家堡、华歧的生意人去平南镇赶集,平南、徐家店、皂郊等西路的商贩去罗家堡进行骡马交易,铁堂峡便是他们绕道而行的必经之路。记得十几年前西汉水还很大,南路商人在平南赶完集回经峡谷时,只能顺着峡门的一条羊肠小道前行,但凡遇到河水拐弯之处,就只好光着脚丫绾着裤腿提鞋趟河,如果遇到下雨天,人们就只好到镇子里搭车去天水关等地。
  如今横穿铁堂峡修好了一条平坦的柏油马路,今年六月中旬我去牡丹、华歧下乡,返城时正好取道天水关。车子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驰骋,峡谷翼侧的苍松古柏伴随着急驰的行车快速向我们两旁延伸。天色已是日暮,一路上落日的余辉罩住了整个车身,虫子的嘶叫在我的耳边尽情鸣唱,铁堂峡里各种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尽收眼底。

  幽幽铁堂峡,眷眷峡谷情。铁堂峡,一座贯穿于天水之间的美丽峡谷;铁堂峡,一处绵亘于西汉之水上的自然遗迹。茂密丛生的灌木林,蓝天、碧水、浮云,幽谷,美丽的落日余辉、平整宽阔的马路,还有那清清的西汉水,那甜美的草莓香,那清脆悦耳的蝈蝈叫,那青山绿水永隔不断的思乡情,眼前的这一切怎能不勾起我对童年铁堂峡的眷恋与回忆。想念你呦!我日夜思念的故乡;想念你呦!我故乡的铁堂峡。
(2006-7-27于家)

文章评论